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东北装备用自主创新赢得尊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2:5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任鹏飞、孙英威、齐海山)东北三省曾有许多享誉国内外的“老大哥”企业,今天,如何让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加快技术创新成为“老兵”续写“新传”的助推器。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东北三省的大企业早就感到了这种趋势的重压。他们开始思考为自己的未来找一个出口: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原创性技术和产品,推进研发的国际化。

  说起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的变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张伟明掩饰不住喜悦和自信。“过去,我们害怕与国外的产品同台竞技,因为差距太明显;现在,我们再也不害怕了!沈机在科技创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近三年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有100多种。”张伟明说。今天,沈机生产的数控机床已经占到国内市场的20%,居全国第一。过去,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石油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所用的机床90%是“洋品牌”,如今,“中国制造”已经成批量地打入这些领域。

  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这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东北老国企从改革开放初期只能生产单一产品的普通通风机。到目前,可开发设计制造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离心鼓风机等4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规格的风机产品,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为87%,大型离心压缩机产量居世界前六位。今天的沈鼓制造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沈鼓总裁苏永强称这一切应归功于“联合研究、自主开发”的企业创新思路。

  “我们经常讲要与世界接轨,在沈鼓首先与世界接轨的是科研投入。”苏永强介绍说,“沈鼓”每年的科研经费已经占销售收入的4.7%,在“沈鼓”研发并不光围着产品转,一般企业很少涉足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这里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苏永强告诉记者,沈鼓和国外的大公司每年都有技术交流,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已经形成自己的

知识产权200多项。现在沈鼓的技术与国外同类产品在同一个水平上。

  在哈电集团的车间里,生产着三峡右岸70万千瓦发电机组,对于这样的发电机组,哈电人有着特殊的感情,机组中直径10米多重达450吨的转轮完全是由他们自主研究开发生产的。可就在8年前,三峡电站左岸14台发电机组招标时,还只能找西门子、阿尔斯通这样的国外公司,这让在哈电工作近50年的技术顾问吴新润老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只能当别人的小伙计,三峡左岸发电机组招标时就是这样,我们就当了外商的小伙计,结果我们干的活,干了40%,而收入的份额只有20%左右,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为了这核心技术,吴新润和同事们开始了连续3年的科技攻关。终于在去年,哈电集团完全自主技术的世界第一台70万千瓦空冷式发电机组在哈电诞生了,接踵而来的就是出乎意料的效益。在三峡右岸机组成功以后,哈电集团就在小湾、龙滩、拉西瓦这样具有世界挑战性机组招标中,击败了世界著名的发电设备制造公司。产品订单都排到了2010年。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兴志认为,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给东北三省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装备制造业是东北振兴的重点,努力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就要像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哈电集团那样,把增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

竞争力,作为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这样才能迎来新的自尊。(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