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华北制药重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5:3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范卫强 徐会玲 深圳 北京报道

  10月27日,华北制药与荷兰DSM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对外宣布了双方的合资计划。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制造商DSM以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入股,华北制药则充分发挥产能制造的优势,双方将各自优势整合,以对抗其也在进行全球化整合的对手们。

  这是一场销售额达到70亿欧元的百年跨国公司与一家52年历史的老国企的联姻。DSM急于寻找低成本的制造基地,华北制药迫切想得到DSM的资金、技术、管理还有高端客户群。这一次,老国企华北制药能抓住重组的机会,从国内的价格战中脱颖而出焕然一新吗?

  DSM来到中国

  这是自2004年12月华药宣布DSM将参股华药股份公司以来,双方合资关系的进一步明确。根据双方宣布的合资计划,华北制药将和DSM在不同层面组建合资公司:DSM将对华药集团公司投资,并成为集团公司的参股股东;DSM将收购华药集团公司持有的华药股份公司的部分股份,并成为上市公司的参股股东;华药股份公司将与DSM在维生素业务和抗感染业务上组建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中华药股份公司持股51%,DSM公司持股49%。通过三个层面的投资,DSM将总计在华药投入现金1.64亿美元(折合13亿元人民币)及其在中国境内的三个抗感染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同时将其在维生素和抗感染业务上的相关技术无偿授权合资公司使用。

  华北制药表示,在合作领域,华药可以提供低成本的生产能力,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国内市场网络;DSM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较强的国际市场网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双方的合作可以提高在维生素和抗生素两类产品上的竞争力,谋得共同发展。

  DSM极为看重在中国的发展。10月初,DSM公司在荷兰宣布,未来五年将加强中国市场的开发,销售额从目前的每年5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

  恰当的重组

  DSM急需寻找它的低成本制造基地。在中国抗生素厂家们不断的扩产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下,这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的荷兰跨国医药公司的抗生素业务大幅度下降。根据DSM公司的年报,2004年DSM的抗生素销售额从5.42亿欧元下降到3.86亿欧元。在巨大的成本压力面前,DSM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将6-APA抗生素产品等产业转移到中国和印度。

  这正与华北制药一拍即合。华北制药作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类医药产品生产基地,在惨烈的行业价格战中压力更加沉重。2005年第三季度,华北制药出现5000万元亏损,虽然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仍然增长了8%,但是净利润同比下降235.34%。产生亏损的原因是“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能源动力提价,以及
人民币汇率
调整和公司部分主要生产单位例行停产大修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长期跟踪研究华北制药的西南

证券资深医药分析师张仕元说:“行业的过度竞争是华北制药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行业的残酷价格战,使得青霉素和抗生素企业损失惨重。

  价格战的另一后果,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维生素类产品反倾销的指控增多。美国、印度市场相继采取保护措施,使得华北制药等维c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兴业证券的医药行业分析师王晞说:“维生素类产品进入壁垒过低,导致过度竞争,国内企业大打价格战,是这个行业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在销售价格低迷不振的同时,原材料价格却在上涨。

  华北制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虽然公司已经通过以股抵债等方式积极清理关联方占款,但是截至2005年6月30日,仍有6.75亿关联欠款。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华北制药的资产负债率达78%,财务费用高达6128万元。

  DSM的到来无疑是华北制药重生的一次重要转机,DSM将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有望带给华北制药焕然一新的改变。

  王晞则说:“DSM带来的技术,有助于产品得率(产品提炼后获得的有用产品的比例)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如果价格战还继续,那么华北制药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DSM在抗生素领域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厂商之一,青霉素工业盐发酵效率、6-APA和阿莫西林等产品的发酵效率都高于华北制药,这些技术的引进将大大降低华北制药的制造成本。而DSM在国际上的销售渠道,也有助于华北制药突破反倾销壁垒,打通高端客户群通道。

  自2002年起,华北制药已经决定转型,但是内忧外患之下,利润却连年下降。张仕元认为这是“船大难掉头。”这一次,华药能抓住机会吗?DSM并没有把所有的技术都给华药,但是,业内许多人士的共同看法是:“要能把现在引进的两个技术做好,已经很不错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