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退洋进 谨慎应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5:13 《法人》 | |||||||||
文/本刊实习记者 崔莹莹 应如何看待企业产权改制中资本层面的"国退洋进"?我国企业该如何认识外资介入的风险?《法人》采访了曾参与"中国行业国际竞争力"、"跨国购并"等研究项目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陈涛涛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境内外上市和其他资产重组项目的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以及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近年来,“南孚”先后被吉列、宝洁并购控股,哈啤也易主境外,在国际资本大举进入的同时,一些颇有发展前景的民族品牌却消失了。一些有识之士担心的资本层面的“国退洋进”,最后是否只是外资独享的盛宴呢? 郑锦桥:企业应当清楚,在引入外资后,一定会有部分利润被外资分享;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的对华并购更加注重投资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全球性,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长期的经营利润,是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层次上的进一步提升,实际上已经把中国企业纳入了自己的增值链和经营网。 当然,对"国退洋进"的现象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外资进入中国参股或控股国内知名企业是市场化的行为,对此反应不必过分敏感,外资并购方式上的趋同是由于资本自身的逐利本性;以华为、联想、TCL、中石化为代表,从他们通过并购国外产业和品牌走上国际化开始,一如我们对外资并购中民族品牌发展前景的担忧,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颇具影响的交易同样引起了其他国家经济学界"狼来了"的惊呼。新经济时代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果通过并购能够形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格局,对中国培养出自己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法人》:我国企业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该怎样认识?又应如何应对引入外资的相关风险? 陈涛涛:国外企业往往在技术、资本或品牌上占有优势,它们的进入必然对我们的本地市场、甚至我国以前的某些垄断行业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对我国不同性质的民族品牌,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对一直在本地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企业而言,如果它提供的技术、功能、对消费者满足程度等方面比国际上的相关品牌逊色,那么出现购买力转移和在市场上受到挤压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不过,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民族企业虽然可能因为资本实力相对较弱,但人们对它的情感不会因为外国企业的进入而在短时间内改变,对这些仍具有优秀品牌基础的企业而言,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郑锦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取优势资源、提高竞争力等目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某些投资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的投机动机。很多民营企业和民族产品正是在投资银行的分拆、重塑、转卖中衰败的。面对外资并购中出现的类似风险,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抗衡砝码。企业需要从内部大力调整,并积极扩展外延,力争成为行业内具有核心资源或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龙头企业,在并购中争取主动地位。从本质上说,并购其实就是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实力的较量;如果分开来看,"并"侧重于两个经济实力、品牌效益基本相当的企业之间的资本合作,而"购"则更强调了其中一方的强势地位和主导权。 李肃:优秀的国内企业需要研究如何到国际上重组,把国际上的能力和资源引入企业。国外投资银行来找中国的企业并购,重点讲的都是关于战略性的设计,探讨塑造中国领袖型的企业。目前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的中介机构良莠不齐,这增加了并购企业选择中介机构时的困难。我国企业除了要注意选择优秀的中介机构,选择何种资本的介入,对企业发展同样影响至深:相较而言,产业资本的进入,对我国企业原有品牌的"湮没"可能性最大;大金融资本,使我国企业丧失管理权的可能性最大,对产业短阶段的助推力则相对较小;而投机性并购的风险性是最大的,金融控股者的目的在于以更高差额套现,没有义务负担中国产业的未来。所以在外资引入过程中,对外资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的目的要特别加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