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新加坡开发商纷纷增资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7:0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丁小莺发自上海

  新加坡华联中心、大华置业在中国的首个住宅项目日前在上海面市,并正在其他城市寻找房产开发机会;新加坡国浩地产、花莎尼集团等动工上海地产项目后,宣布了进一步投资的计划;在中国发展根基最为深厚的新加坡发展商凯德置地,不仅在北京、宁波、广州等地拓展房地产业务,并于日前募集完成一只规模为4亿美元的私募基金,专门用于中国房地产
投资。

  在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殊形势下,这些较早时期就进入中国的新加坡房产商,反而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加快发展步伐

  新加坡两家

房地产开发商——华联中心有限公司、大华置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开发的首个住宅项目“太原邸”于今年动工,并即将推出上市。目前,他们还在上海以及一些二线城市寻找房产开发项目。

  据华联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慕容介绍,华联中心有限公司、大华置业有限公司都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的控股子公司。这两家公司2001年就进入中国,但据介绍,除了今年动工的“太原邸”项目,目前并无其他项目储备。

  “太原邸”的发展商上海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华联中心、大华置业、上海城市开发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其中华联中心是最大股东,上海城开占有少量股份。“太原邸”项目位于上海太原路,近建国西路。这是一个集合着旧上海名流政要故居的地区,包括汤恩伯故居、马歇尔公馆等。“太原邸”是售价在每平方米25000元以上的

豪宅项目。

  此前,华联中心的母公司华联企业曾在上海投资开发南京西路“锦沧文华”酒店,大华置业曾开发苏州喜来登酒店。

  虽然这4年来发展缓慢,但华联中心等公司正在加快中国业务发展。郭慕容表示,继这个项目之后,该公司希望在中国开发更多地产项目,正在上海及一些二线城市寻找机会。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处在调整期,一些开发商由于资金紧张可能有意转让项目股份。除了一手土地市场,他们也会考虑二手市场机会。抓紧布局中国

  新加坡凯德置地不久前宣布“集中、平衡、规模”的发展战略,加快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布局。继今年在北京、宁波等地的一系列投资之后,10月24日,嘉德置地又在新加坡宣布,与花旗集团合作建立了一只规模为4亿美元的私募基金——“凯德中国发展基金”(CCDF),日前已完成募集,专门用于中国房地产投资。

  新加坡花莎尼集团也展开在中国的地产布局。不久前开盘的吴江路静安四季项目,发展商是新加坡花莎尼集团旗下的先得坊产业有限公司。先得坊产业有限公司还拥有位于上海市郊、占地约70公顷的一个地产项目。该公司总经理陈建频今年上半年对媒体透露,正在北京、重庆、西安等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

  国浩地产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此前在上海、北京有开发项目,但发展比较缓慢。今年7月,新加坡国浩地产与南京福中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竞标,以6.5亿元的底价拿下南京顾家营地块,计划投入人民币16亿元打造“新加坡花园”。买下这块今年南京最贵的土地后,国浩集团迈出了进军二线城市的步伐,并计划在未来几年以10亿美元投资到中国的地产市场。

  这些新加坡发展商都在较早的时期就进入中国,凯德、国浩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已达10年以上。为什么它们都选择现在这样的时机增加投资,展开中国地产的布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转折以后,这些企业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机会?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院副院长陈晟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新加坡开发商的优势在于融资平台,这方面的优势现在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前几年市场很火,由于本土市场的竞争状况,它们的资金优势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而

宏观调控以来,很多本土开发商陷入资金紧张的状况,它们在融资平台方面的优势就显示了出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