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需要形成梯度层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2:48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姜帆、裘立华、裴文彬)92%、86%、78%,这3个数字分别代表目前江苏、浙江、上海之间产业同构的比例。

  “十五”期间,“长三角”由一个单纯的经济地理概念逐渐变成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整体经济区域。但是目前,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梯度层次,同质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制造业结构雷同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难点和障碍。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表示:“十一五”期间将通过城市本身的差异化发展,带动各地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将成为“十一五”规划中调整长三角产业布局的点睛之笔。

  制造业结构雷同造成同质竞争

  在《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纲要》、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中,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均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除此之外,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三地同构率在80%以上。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长三角制造业的产业门类同构率很高,但产品同构率低于30%,正是产品的明显差异,形成了这些产业的规模优势和

竞争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颢瀚说,同是汽车制造,上海以中高档轿车生产为主,江苏

扬州以大型客车为主,浙江则以中档客车和特种行业用车为主。同是纺织产业,江苏与浙江的产业同构率在80%以上,但浙江的绍兴以服装面料生产为主,海宁以工业用布为主,江苏的无锡以高档面料为主,苏州以丝织品为主,产品结构差异性明显。

  然而,同样有观点认为,产业大类的同构还是会造成低质竞争的巨大风险。这样的观点也有强有力的事实支撑。

  寻找调整产业布局的有力杠杆

  要避免由产业同构造成的同质竞争,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优胜劣汰,则成本太高;而如果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则可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长三角“十一五”区域规划中,调整长三角产业布局的主要杠杆是对各城市功能明确定位。

  郁鸿胜说,这次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特点是不求面面俱到,重在规划协调,解决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政府要做而单个行政主体无法去做的工作,重点是协调跨省市行政区划的城市总体功能定位。

  “产业结构趋同的背后是行政分割造成的城市功能趋同。”郁鸿胜说,“各个城市没有在区域经济中形成明确、合理的功能定位,都是什么对地方经济有利就做什么,城市之间就是同构化竞争,因此才会形成产业同构竞争的局面。”

  以南通为例,南通市发改委对南通“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在长三角的功能定位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的现代物流中心。

  “这个定位是到位的。”南通市发改委副主任戴泽晖说,“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直通江南的大通道即将完成,洋口港大型海港建设已经启动,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都十分丰富。这些条件独特,别的城市无法比拟。作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一线阵地’,南通的大发展指日可待。”

  而在南侧紧邻上海的嘉兴,则也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打造长三角交通枢纽,加强新

能源开发利用、打造综合能源基地,建成网络型大城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之地等战略目标,对城市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集思广益防止新一轮同构竞争

  尽管规划思路明晰,城市功能定位也“看上去很美”,但有专家仍然提出,由于地方本位的发展思路积重难返,所以要真正做到科学定位,防止新一轮同构竞争,使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落到实处,还应统一认识,使科学的发展规划“固化”。

  专家认为,对于长三角区域规划,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全局定位与区域地位的问题。从地方政府利益考虑,都愿意自己的城市成为门户城市、枢纽城市、核心城市,对此,在城市发展战略上形成“远交近攻”态势。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看,这个观点尚可成立,但是从长三角或更大的区域看,未必合理。

  二是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治理、人口与城市化等重大问题的区域间协调。我国是行政区经济为主导的体制,各级地方政府的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上,理论上都会承认是局部利益服务全局利益、地方利益服务国家利益,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则并不容易。

  三是实施规划的保障机制。区域规划实施以组织和法律保障为前提,没有法律保障是不行的,这方面在我国仍是空白点。

  四是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开门编制规划的观念。这次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邀请国内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与实际工作部门一道开展调研,效果良好。各地制定规划也应如此。(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