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中国进入高油价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4:02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自6月23日,突破每桶60美元心理价位之后,至7月7日当天,纽约油价经历了14年来最为惊心动魄的变化,一度高达62. 10美元,旋即下跌4.08美元,最后收于60.73美元,使交易商们的神经饱受刺激。

  同时,近来,关于南方省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出现“油荒”的报道接连不断。

  新华社记者的专电颇让人心惊:“8月中旬以来,城乡处处汽车长龙等候加油成为珠三角一景。‘油荒’成为广东媒体和市民议论的热点。地方媒体公开指责石油公司故意制造短缺,作为进一步提价的筹码。由于加油难,广州市许多单位公务车和私家车停驶,广州街道和公共停车场出现少见的清静。”

  种种迹象表明,第四次石油危机即来临。那么,

国际油价一路高涨,中国的油价将如何随波而动?一直备受人们指责的中国油价究竟低还是不低?面对“烈火烹油”般的油价,中国,该如何应对?

  提高油价,中国不得不走的路

  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的油价没有完全放开,实行的低油价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对国内经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走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对部分行业的影响较大。

  商务部研究院资深石油专家童莉霞说,由于受到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上涨时间相对滞后,应该说,从整个国际市场看,中国实行的是低油价政策。中国政府出于稳定经济和保护消费者等考虑,控制了油价的快速上涨,因此,国际高油价并没有对中国经济产生全面的和直接的冲击。从上半年看,中国经济没有受影响,仍然保持高速平稳增长。

  但是,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中国应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体系。依靠政府直接补贴或让炼油公司亏损维持低油价的做法是不可持久的,也不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利于促进替代能源的开发与推广。

  亚行在8日发表的长篇报告《高油价的挑战》中指出,虽然补贴在短期内可以缓解高油价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但这种做法的机会成本很高,并有可能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泰国已宣布,所有燃料补贴将于2006年2月前被取消,马来西亚也已打算取消对汽油和柴油的补贴。

  报告认为,考虑到在未来数十年能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亚洲对石油的依赖,对石油产品征税对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将发挥重要作用。“石油产品高税负会带来一定的痛苦,但这些痛苦所换来的将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能源产品多样化以及更加清洁的生存环境”。

  亚行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时表示,能源供求矛盾为明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带来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原油进口国之一,拉动石油需求的部分原因在于国内私人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原油利用效率较低和国内市场对油价的控制。

  眼光盯在油价形成机制改革上

  日前发生的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油品短缺现象让人心出了不小冷汗。当人们回首这次建国以来罕见的油品短缺现象时,发现涉油各方—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国家垄断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和中小石油商—都成了受害者,都有一肚子苦水要诉。这时,大家的眼光越来越集中到了一个没有“口”来诉苦的地方,这就是我国油价形成机制。

  于是,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油价弊端的报道开始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关于油价机制的改革的讨论喧嚣一时。

  然而,通过深入分析便可发现,价格虽然是矛盾的核心,但只是问题的表象。在价格问题的背后,是整个石油行业管理体制问题。而石油体制问题的核心,则是如何调整好国家利益、国有垄断企业利益、中小民间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关系。其实质,是通过多方利益集团的搏弈,要重新廓清国家行政力量和国有垄断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确定我国新的石油工业秩序。这个问题搞不好,所谓油价改革只能是缘木求鱼。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一位官员说,当前的油价机制是根据1998年我国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和石油工业体制改革方案形成的。这个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通过三大国有大公司,把石油领域的上中下游都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民营石油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为了调控国有大公司的行为,国家又通过制定价格,来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利益,避免油价大幅起伏。可以说,国家垄断与价格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了国家垄断,价格控制才显得必要;而国家控制了价格,就控制了整个涉油行业利益调整的核心。

  “因此,单单改革价格机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我国油价机制改革议论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出台的主因。”这位官员说。

  油价改革多种方案,市场放开成为主流路径。据了解,在油价机制改革问题上,近年来议论比较多的是两大思路。一种认为国家管理不到位,应该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于价格的管制;另一种认为国家放开油价管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油价问题上,最终应该让市场来说话。

  上述思路,虽然可以解决目前油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种涉油方面的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身上这个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易操作。同时,被动与国际接轨的价格机制,受益的是石油企业,广大消费者和那些民间石油企业利益则难以保证。因而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这种声音已经越来越少了。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从一般的经济规律来说,价格是市场供求最直接的反应,是指引投资和消费的最重要的杠杆。如果国家控制价格,这个杠杆就会扭曲甚至失灵。石油虽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是其商品的属性仍然是第一性的。用政府定价的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也是多数专家都建议逐步放弃政府管制油价的原因。

  战略石油储备在争议中起步

  有关专家认为,确保石油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他们的观点是,中国石油进口的安全问题是很值得担心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国内储备。

  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曹晓的话说:“当今国际上,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出了纯商业的范围,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据了解,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政府已经着手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

  但与之相左的意见认为,进行战略石油储备,会耗费并占用巨额资金,其实际意义远不及象征意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的《全球能源大棋局》中就提出:“与其将资金投入战略石油储备,不如用这些钱去找油。”

  据报道,美国奥克拉何马大学能源经济和政策研究所所长丹尼斯•奥布莱恩博士认为,美国为了应对1970年代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实施的石油禁运,才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失误和愚蠢的决策”,奥布莱恩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石油远比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划算得多。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缓冲一旦石油供应全部中断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但这只是政府官员和专家教授的构想,在现实中从未出现过,而且全球石油供应全部中断的可能几乎等于零。

  一位能源专家认为,解放前中国的石油工业基本上为零,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本上是依靠本国的资源来发展经济建设。周边许多国家也都成为中国原油的受益者。

  “早在1980年代就有人探讨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那时中国还是个出口国,而且中国的油价当时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价格爱涨就涨,爱跌就跌,老百姓不关心,政府也不关心,他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这位专家介绍说:“到1993年,是我国能源界的一个分水岭。”

  1993年中国由一个原油出口国转变为一个原油进口国。随后,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国际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茅于轼也认为,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目前都有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但其战略石油储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付一旦石油供应中断,确保一定时期的国内石油供应需要,而不是为了平抑石油价格。

  支持者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储备计划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政府考虑适当的石油储备,在供应中断后起一个调节的作用。如果石油有三四个月供应不上,建多少储备都没有用,“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必要,因为中国毕竟不是日本,不是一个纯进口国,中国有一定的石油产量,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政策来解决问题。当然这个局面也不是一下就能调整过来的。适当地有一些战略石油储备,也就有了一定的威慑力。”陈大恩说。

  北京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清议认为,虽然从战略角度看,中国也应当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掌握这种威慑手段,但中国千万不要去步美国和日本的后尘,以冷战思维对待石油安全问题。清议认为,全球化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资料链接: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

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当时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油价一路飞涨。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