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UPS风波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2:38 和讯网-《财经》杂志

  亚太区总裁“携款失踪”真相厘清,一个在高速发展中体系失控的跨国公司的轮廓渐显

   □本刊记者 袁凌/文

  “我现在坐在新加坡的办公室里,窗外阳光明媚,天气非常暖和,并未像传言中所说的携款失踪。”9月30日下午,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亚太区总裁肯托罗(Ken Torok)在接受
《财经》电话采访时,以此作为开场白。

  自9月中旬起,不利传闻就围绕着现年52岁的肯托罗,及其为之服务了30年的国际快递业巨头UPS。有消息称,肯托罗“携款失踪”的原因,是其牵涉UPS亚太区、中国区员工的一系列违规行为,甚至本人亦有自肥行径。对此,UPS曾在媒体发表声明,仅否认失踪传闻,余则语焉不详,加之肯托罗本人一直缄默,令外界各种猜测持续升温。

  传闻发生在一个相当不寻常的时段: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国内物流市场即将于今年12月起全面放开,外资可在中国独资开设物流企业。为此,多年来采取与中方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四大国际快递巨头UPS、FEDEX(联邦快递)、TNT(天地快运)、DHL(敦豪),纷纷抓住时机独自拓展,尤以UPS步幅最大。就在传闻发生的9月,UPS刚刚宣布在中国23个主要城市独立开展国际快递代理业务;此前两个月,UPS还宣布在中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并同时获得

北京奥运会快递商资格。

  这一时刻,有关肯托罗和UPS的传闻不啻一枚重磅炸弹,腾起重重烟雾。随着“失踪”的肯托罗本人出面澄清,传闻背后的真相得以初步厘清,一个在高速发展中体系失控的跨国公司的轮廓逐渐清晰。

  “飞单”和“逃分量”

  此前外界所传肯托罗及UPS的违规行径,多集中于其在中国市场的“飞单”与“逃分量”之说。

  一家与UPS业务联系密切的上海某快递代理公司的经理告诉《财经》,UPS的一名业务人员曾将一笔100多公斤的“到付”(由收货方付资的快件)转给他,“然后问我能给他多少钱。”“到付”转来之后,这名经理付了那位业务员现金,“他回头跟UPS交代说顾客不寄了。这就叫‘飞单’,把公司的业务拿出来自己做。”

  关于“逃分量”,前述快递代理公司经理举了一个例子。“200公斤的货,上飞机是一整件,在海关也报200公斤,但对UPS总部只报10公斤。中间所得由作弊的UPS员工和代理们内外勾结瓜分掉”。“逃分量”首先损害的是UPS的公司利益,但也会危及客户:货物到达异国后,要通过当地派送系统派发,由于实际分量和所报分量不符,往往会引起纠纷,甚至导致短少和丢弃的现象。

  对此,肯托罗告诉《财经》,UPS总部通过审计和内部调查,确实发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问题暴露后,经UPS大中华区和中国区领导层研究,已展开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包括取消违规代理商的代理资格,以及对内部员工实行解雇。

  有知情人士向《财经》透露,UPS此次调查尚无最终定论,“还有一个申诉程序。”

  在肯托罗接受专访前,UPS曾向《财经》发来声明称,若确实出现问题,问题也是出在代理UPS业务的中国代理商身上。但从此次内部人员被解雇的情况看,内外勾结的现象确实存在。

  传闻中的被解雇者,一度直指肯托罗本人。曾有消息称肯托罗将于9月底辞职,而UPS亚太、中国区的其余高管也将有变动。

  肯托罗表示,传言发生时他本人正在印度,以后一直在印度等南亚国家拓展业务,这也正是有媒体报道称其在“印度失踪”的缘由。

  9月下旬,他又回到UPS亚太区总部所在地的新加坡。而UPS总部在给《财经》发来的声明中也提到,肯托罗在新加坡“刚刚度过了一个公司为表彰他服务UPS整整三十年的庆祝日”,并称其从未涉及任何经济纠纷问题或受到任何调查,且公司也从未对其能力和声誉产生任何质疑。

  肯托罗称,目前他的工作一切正常,并将继续担任UPS亚太区总裁,短期内也无退休等打算。他强调,目前UPS亚太、大中华区的领导架构没有改变,“黎松江将继续担任UPS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但他未提到UP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学淳的去留。此前《财经》曾向陈本人求证,陈表示其工作一切正常,至于职务是否会有变动,“取决于我的上司”。

  而据《财经》了解,UPS中国区确有华人高管被解雇。另悉,早在去年年底,UPS中国区人事即有一次大变动,一些大陆本地人士出局,代之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管理人员。UPS当时提出“运用欧美的现代化管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管理人才,大陆的劳动力”的管理思路。而此次,问题恰恰出在这些网罗自新加坡等地的管理层身上。肯托罗对此表示,UPS今后将加强培养中国区本地人才,促进管理团队本地化。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非但UPS和其中国代理商之间,而且在代理商彼此之间也会发生“飞单”、“逃分量”等现象,而这些代理商又隶属于UPS亚太、中国区董事会中不同的董事管理,“各有各的体系,争夺利益。”

  肯托罗一再强调,“飞单”等行为不可容忍,但这亦绝非UPS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其他公司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他表示,UPS已与中国海关开展合作,打击代理商违反法规和商业道德的行为。

  代理商模式利弊

  UPS此次风波,无疑由其在中国区的代理商业务模式引发。

  “我们在中国的目标是掌握自己的命运,直接掌控我们的业务。”肯托罗明确地告诉《财经》。对于9月初开始独资经营的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UPS会更多地寻求通过自己的网络直接开展。

  但他同时承认,代理商目前仍是UPS中国区业务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许多新的业务领域以及一些边远地区,UPS还会发展代理商。上海原华国际货运公司是UPS在中国的重要代理商,其内部人士向《财经》透露,UPS今年计划将中国国内代理商的数目增加至逾50个。

  代理商数目庞大,源于UPS在中国业务拓展过速,致使许多延伸不到的服务只能依靠代理商来做。而新近在23个城市开展独资国际速递业务,以及同步开展国内速递业务,更使得UPS在短期内无法摆脱与本地代理商的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UPS在中国市场的国际快递业务发展,要晚于同为快递业巨头的FEDEX,其在国内快递市场的进入,又晚于DHL。而2004年以来,UPS在中国区的业务增长量大大超过FEDEX、DHL等所有跨国巨头。超常规增长的背后,正是UPS远比对手庞大的代理商体系,而其管理也更成问题。以DHL为例,公司在2004年尚有多家中国代理,但自今年起则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外运)合作。

  中外运,也正是UPS之前在中国的紧密合作伙伴。UPS与中外运的合作始于1988年,当时,外资欲进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须与本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来展开。在合资公司中,外资不得超过50%。随着中国加入WTO,上述比例从2003年起被宽限至75%,而至今年12月则可完全放开。

  2004年12月1日,UPS与中外运签署协议,以支付1亿美元的代价,获得在中国23个城市的独资经营权。双方业务交接自今年1月始,首先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青岛五个城市展开。至今年12月,UPS将在其他18个城市获得控制权,“为这个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直接提供服务。”

  与中外运分家后,UPS须与原属中外运旗下的几十家代理公司重签合约,这使得代理商失控的问题凸显。

  UPS代理商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上海原华国际货运公司一位高管对《财经》称,包括原华在内,UPS在华东区一共有四家代理公司,今年11月之前都要重新签订合约。这位高管认为,之前有关UPS“飞单”、“逃分量”的传闻中,曾有消息直指原华公司,“这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手段,但也在情理之中。”

  肯托罗明确表示,从长远看,UPS将逐步减少代理商的数目,改由自己直接操作。为此,UPS正快速推进在中国的硬件设施布局,已宣布于2006年在中国20个城市建立物流网络,并于2007年建成上海浦东国际转运中心。

  对此,包括原华在内的一众国内代理商也有“出局”的预感,但至少就眼下而言,UPS欲维持快速发展尚且离不开代理商。“由于快速发展,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转型期,UPS要求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遵守UPS 的道德、制度规范。”肯托罗如是说。

  失控背后

  业内曾有共识,此次UPS风波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眼下快速发展且处于“失控”状态的中国物流市场的通病,是对于行业的一次警示。

  中国物流信息中信的统计显示,包括国内、国际快递业务在内的中国整体物流市场,2004年的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是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样是2004年,全国物流总费用为29114亿元,物流总费用占当年GDP的21.3%。

  国际物流界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比例愈高,则物流效率愈低,中国的这一比例较发达国家高出10%以上,显示出中国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落后局面。

  一方面是水平低下,一方面是增长迅猛,竞争加剧之下,物流业内的守法意识和道德规范堪称全面失控,诸如回扣、低价恶性竞争、“飞单”、“逃分量”等现象泛滥成灾,成为业内潜规则,国际物流巨头进入中国也难免泥足深陷。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物流公司之间为了争夺客户提供回扣的现象是通病,此外还以各种方式提供“好处”。他经手的UPS的一家大客户,即被另一快递业巨头以为管理层配备笔记本电脑的方式挖走。

  FEDEX中国区总裁陈嘉良日前在一次论坛上也指出,中国物流市场存在诚信危机,首要问题是回扣现象大量存在。

  有研究者指出,国际快递巨头进入中国,若身处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下,本可有利于建立新的服务规范和价值标准。但是,目前中国的物流市场远未开放,中国邮政及国有物流巨头的垄断依然存在,垄断之外,则是大批良莠不齐的代理公司低水平恶性竞争的混乱图景。国际快递巨头们为求发展,往往要作出种种权宜和变通,导致原有的企业理念、制度在中国变型走样,此次UPS事件即为明证。-

  (本文刊于10月17日出版的《财经》2005年第21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