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导刊杂志:高油价时代的甲方乙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4:34 新经济导刊 | |||||||||
是不是要放弃一直钟情的SUV了? 经常出去玩的愿望也要打折扣了吧? 远郊大房子+代步汽车的组合也要三思而后行了?
因为我们,和全球已经一起进入高油价时代。 油价“井喷”,连美国总统都在呼吁他的国民尽量少出行,以节约能源。而我国自今年以来,油价也连续上调了五次。 石油总能引起任何经济领域的骚动,这次尤其广泛而深刻。 专家们已经提醒,我们已经进入高油价时代,要适应这样的经济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 怎么办?汽车、住房、旅游,我们最重要的消费模式将受到挑战。在高油价时代,我们的消费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究竟如何变化,现在看来还不明朗,预测及分析已出现“甲方乙方”的不同观点。 而就在两种观点的争论与较量之中,新的商业机会也将涌现。 油价不可抑制地上涨威胁着我们对汽车、房产、旅游等消费的重新选择。伴随消费结构的变化,新的商机也将涌现。 高油价时代的金算盘 本刊记者 戈晶晶 9月15日的第18届石油大会备受关 注,在世界石油价格飙升的背景下,闻名的“黄金之都”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近4000多位业内人士、政府高官、专家学者在研讨国际油价的“井喷”现实。大会主席勒伦说,全球已经进入一个高油价时代,以往油价每桶10至20美元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而石油在今后几十年中仍将是最主要的燃料。 这不只是专家的共识,现实已是如此。 今年以来,持续在高位徘徊的油价牵动着各方神经。特别是进入7月份之后,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60美元的历史新高。 勒伦提醒说,人们必须适应这种高油价经济。 油价上涨直接导致大众消费上涨,有车族加与以往同样数量的油,就要付出更多的钱。不只如此,即使不是购买与石油有关的产品,消费者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这使得房产、旅游等与交通有关的大宗消费同样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总统布什在9月26日呼吁美国人民要减少非必需的旅行以节省能源。 中国的油价紧随国际油价而涨,油价一调再调,甚至一月两次调高,而去年一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总共才调整了三次。正如勒伦所说,在调价的紧张节奏背后,将不得不迎接的是大众消费的高油价时代。 高油价时代来了 70.8美元! 8月29日,美国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每桶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关口,这个创纪录数字成为该所1983年推出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水准。 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几乎是2002年8月的2.6倍,2004年8月油价的1.6倍!油价经历了一轮疯狂的上涨后,世界范围内的高油价时代已经不期而至。 事实上,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就一再创下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油价高位强势震荡持续时间之长,为上个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与此同时,中国的油价也随之上调,油价上涨的消息不断传来,由于国际原油市场的拉动,中国燃油的持续上扬已成大势。 中国的优价体系和定价制度决定了我们的上涨会稍微滞后,但也是越来越不明显了。至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明确表态:“低油价时代在我们可以设想的下一步和近段时期内很难再出现,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成品油的高价位时代。” 个人消费者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汽油和柴油价格已连续上涨数次,部分地区在五、六月份短短的两个月间,油价就出现两次波动,对消费心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北京、江苏每升燃油上涨0.13元,湖南涨0.14元,上海涨0.18元,而广东、湖北最高零售价达到3.70元/升,河北每升为3.66元;重庆则将每吨的中准价提高了150元。 有调查显示,油耗已成为继安全之后对消费者心理影响最大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在无可奈何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涨价,大众的惊讶和逆反心理已大大弱化,有些消费者已经练就了泰然处之的本事。大家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高油价时代来了。 高油价影响了哪些消费 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00万辆的私人汽车,最近几次的油价调整,使得一般的家庭汽车仅油钱每月就至少要多支出100元左右。私人车主的养车成本提高了20%至30%。 对消费起到巨大拉动作用的汽车产业,在油价攀高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越涨越高的油价,对汽车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抑制。 国内一项对消费者忍受油价程度的调查表明,96%的消费者无法承受每升5元以上的油价,在近70%拥有或准备购买10万元以内或排量低于1.6升的经济型轿车的消费者中,57.4%的实际用户对油价的承受上限是每升4.5元。而目前93号汽油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升4.3元上下。 在油价节节上涨的逼迫下,有车族们开始虚心研习省油的技巧,而准备购车者则纷纷把视线从“气派”的中高档轿车身上移开,打量起更节油的小排量经济型轿车。(见下图:不同级别车型的车主可承受的油价范围) 即使不是直接购买燃油,消费者在高油价时代必然增加更多的支出,这突出表现在与交通相关的房产、旅游等大宗消费上。 以房产为例,以往消费者在选购房子时,更多的是考虑价格、户型等问题,但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扬,大家不得不把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成本计算在内。一些曾经想购买郊区房子的人正在犹豫或改变了主意。在这些消费者看来,虽然郊区的房子在价格上与市区的房子相比有优势,但如今从郊区到市内的交通成本上升的不可预知性,使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甚至有消失的趋势。 旅游业也将受到波及。近几年随着黄金假期的设立,大众旅游消费逐年增长。但由于油价持续上涨,与旅游有关的航空、长途汽车等交通费用也呈上升之势,旅游成本随之提高,这也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旅游诉求。 高油价时代也有赢家 市场分析之士指出,在高油价的宏观背景下,新一代车主会越来越关注油耗支出的问题,因此,今后“节油车”有望执车市牛耳。而国内不少汽车生产企业在今年以来竞相推出微型车,这种车商对未来车市的集体预估,也是侧面印证了上述分析。 节能环保型轿车是消费者的首选。这包括小排量车及即将在中国面市的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有网站在线调查结果显示,81.8%的消费者明确表示在未来的购车计划中将优先考虑购买小排量汽车,有86%的网民认为小排量车将成为中国未来车市发展的主流。 有业内人士为消费者算过这样一笔账:一辆1.0升排量的微型汽车,100公里油耗为5升左右,与排量1.6升的经济型轿车相比,每百公里要省3升油左右。一辆家庭用车每月大概跑2000公里,排量1.0升的比1.6升的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就可以节油700多升。 目前北京地区93号汽油每升为4.26元,年省油700多升意味着消费者可以节省近3000元。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省油的微型车在私家车总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年节省的燃油量将是巨大的,同时减少的尾气排放也将有利于环保。 在如此环境下,地方政府对小排量轿车的限制政策成为众矢之的。“限小”政策的坚冰也开始显现融解的迹象。以上海为例,当地政府正在酝酿放宽对小排量车的限制政策、甚至考虑施行“限大”:有关领导在接听市长热线时表示,上海市正在研究对豪华型大排量轿车的消费采取适当的限制政策,同时鼓励研发和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污染的汽车。更有消息称,今后将可能对购买2.0以上排量轿车的消费者增收27%的购置税。 事实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鼓励小排量车的政策早已有之。有资料显示,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对小排量车在消费税、停车费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优惠政策。例如,法国政府对大排量轿车课以重税,同时补贴小排量汽车的购买;日本对微型汽车采用特殊的优惠税率。 除了小排量汽车,高油价时代将受到消费者青睐的还有一些使用新能源的轿车。以混合动力车为例,一汽丰田就已宣布,将在今年底推出混合动力车——“先驱”。这款车同时装有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启动、急加速和上坡时两套系统同时出力;刹车时能量逆向存入蓄电池;平稳行驶时,由蓄电池驱使电动机单独出力,不再烧油,可以节省更多汽油,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在当前油价飙升和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研究方面也有所发展,一汽红旗轿车的混合动力技术研究目前也取得了的突破;长安集团打造的混合动力车CV9已正式下线,面临着量产和实现商业化的问题。 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了,如何面对高油价,调整消费结构和选择,将是必然的。而在大众正在重新选择消费,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结构有所变化的时候,新的商机也将涌现,就如同小排量会在高油价时代盛行一样。 高油价吓退的是高油耗的大排量车买家,还是对价格更为敏感的小排量车车主? 小排量的“黄粱梦”? 1~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累计上 涨逾30%。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从长期来看,由于目前油价水平仍不足以抑制国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势头,未来政策倾向将极有可能支持成品油价格的继续上涨。如此一来,高油价时代的汽车消费结构将有所调整。 这种转变在今年已经显现出来,与二季度相比,今年三季度售出的新车主要以排量在1.5升以下、价格在5万~10万元之间的经济型轿车为主。可见,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应市场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而加强了对经济型轿车市场的争夺,新车的集中上市将加大这一领域产品降价的压力。 最近的销量统计,排名前10名的汽车企业中,以经济型轿车为主的上海华普、吉利豪情、奇瑞汽车、一汽夏利和哈飞汽车等均榜上有名。 专家指出,短期看,油价的持续上涨将加剧市场对未来汽车消费环境恶化的担忧,从而产生抑制消费的负面作用;但从长期看,高油价带来的最终结果是推动汽车消费向经济型、节能型方向转变,而政策的引导作用则是这一转变的催化剂。 油价上涨对汽车制造商产生的影响最终来自于消费者的选择,因为对于油价的最终和直接的承受者是消费者,他们的汽车消费倾向正在发生改变。但究竟哪种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军,争论依然存在。不妨请出持两种不同观点的阵营,形成对决的甲方与乙方,在辩论中分析,在分析中预测。 甲:油价居高不下,而且还有继续上扬的趋势,这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前不久,一份新华信的调查报告有数据显示,无论是车主还是潜在用户,表示对目前油价有所排斥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有26.6%的车主和19.3%的潜在用户表示对目前油价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只有19.8%的车主和21.3%的潜在用户能坦然地面对油价上涨。 从排斥和不能接受的两种选择中可见,高油价对于汽车消费的选择影响很大。(见图:油价上涨对车主的影响) 乙:油价确实在持续上涨,也对很多消费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对于一部分消费者来说,这种影响还不明显。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他们普遍是中大型轿车、SUV、MPV等高油耗车型的车主。 这个群体虽然不大,在有车族中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0%,但他们的消费习惯变化比较小,消费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都很平稳,对油价上涨的反应就不明显。 甲:但是认为油价上涨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汽车消费的仍是大多数。与将油耗作为次要考虑的少数派相比,汽车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主要是作为代步工具,养车费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支出。因而,相对于个性化、品牌知名度等因素来说,经济性才是这类消费者的首要考量因素。 前面提到的新华信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有近五成的车主(44.3%)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油价持续上涨,车主的用车成本势必增加,一旦成本增长到消费者的承受极限,适当减少汽车使用频率而改用公交工具就自然成为他们应对的第一举措。对于那些经济型轿车的车主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乙:但是汽车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还具有张扬个性、享受动力,甚至彰显身份的作用。我所提到的那部分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高油耗汽车的燃油支出,所以油耗这样的因素在他们的汽车消费中的重要程度并不高,油价上涨对其汽车消费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他们对于汽车的品牌、性能等因素要更为看重,而且这种倾向会随着油价的上涨逐渐加强而不是减弱。 就以我的一位朋友为例吧,他是一位私营业主,现在开的是一辆广本雅阁,虽然油价在不断上扬,但他还是看中了一辆奥迪A6。因为他觉得,要换车总得升级吧,如果越换档次越低,他的客户会以为他的生意不好,对他的信心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在购车时,提升自身形象、彰显身份才是他的首要需求。因此,这部分的支出即使高,但从这个角度看,还是要会如此选择的,而不是相反。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经济实力更强的消费者,往往同时拥有多辆爱车,而汽车品牌才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因素。前不久听说,有一批山西富豪到北京去团购悍马。像悍马这样的全进口车,又是耗油惊人的SUV中的经典,它的求购者对“悍马”这一品牌的追求高过一切,油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自然微乎其微。 甲:但经济实力如此强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事实上,油价持续上涨不仅对有车族而且对潜在消费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后者的影响程度要远远高于前者。新华信的调查已经表明,有近五成的潜在消费者(44.1%)表示将会推迟自己的购车计划,32.9%的潜在消费者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还有13.0%的消费者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 对于这些潜在消费者来说,他们大多数是准备第一次购买汽车,所以他们原本的选择就会倾向于性价比较高的经济型轿车或微型车,而每月300~400元的油费支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如今随着油价的上涨,他们如果购车,油费支出可能每月要增加100~200元,这个增长比例往往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所以他们会选择推迟购车计划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妇,他们在北京近郊购买了一处120多平米的房子,由于他们都在二环一带上班,为了方便,他们原本计划购买一辆性价比较高的小排量车代步。但现在油价不断上涨,这对夫妇决定暂时还是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虽然没有私家车方便,但是现在油价涨得这么厉害,一旦购车,养车费用也会不断提高,对于他们这样已经有房贷压力的工薪族来说经济压力太大了。(见图:潜在用户准备购买的汽车排量) 乙:我也承认,油耗对消费者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但无论油价怎么涨,还是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能够承受,毕竟汽车是一项对人类非常重要的消费品。当然,从长远来看,社会应该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的发展。 甲:的确是这样,一汽丰田的混合动力车不是要在中国量产了嘛。不过因为现在使用新能源的汽车造车成本仍然很高,这类车的价格偏高,而且这种价格差还要高出在油耗差,所以要想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还需要时间。因而,在目前阶段,小排量汽车还是会成为汽车消费中的宠儿。 高油价时代,困扰我们的不是房子面积的大小,而是房子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路程。 距离是个问题 高企的油价影响绝非仅仅一个交通行 业,被称为“黑色黄金”、“工业血液”的石油涉及行业之广泛、产业之链长,可以说是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产业链的传导,高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通胀或通缩的双向影响,进而影响到房价的起伏。 此外,国际上的投机资金豪赌石油期货,则可能造成对资金需求巨大的房地产业的投资替代。涌入房地产的资金有可能会因此而减少,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冷热与房价的走向。 具体到我们的生活,高油价时代的消费变化也会悄然改变我们的房产消费模式。房子与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在油价飞涨的时候,出行成本将大大提高,也许已经购买的汽车不得不长期停在便宜的车库里。 那么,高油价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其影响几何?到底该如何选择或已经对住房消费选择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通胀or通缩 甲:高油价将导致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前段时间,世界银行就发表声明称,2004年每桶43.55美元的平均油价将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削去了0.5个百分点。鉴于不断高企的油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也将其对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调低到4.3%。 一旦进入通货紧缩阶段,物价将停滞不前,房产价格下跌,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将使房产商的日子很难过。 乙:但是,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如果国际原油上升10美元,持续一年,将推动我国CPI上升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高油价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一旦通货膨胀的迹象明显,那房地产价格将会随物价上涨而上涨。房地产是买涨不买跌的,依据这样的购买心理推断,那么使房地产依然是会受到追捧的。 甲:不过,根据央行金融研究局的测算,由于价格管制,国际原油价格所带来的国内成品油、液化气以及城市交通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CPI上升的影响严重滞后,远远低于IEA的预测。 乙:从经济学理论上讲,高涨的油价通常是通货膨胀!因为石油涉及工业生产的众多的环节,在许多产品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油价上涨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推动物价的上涨,进而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甲:当前,我国的钢铁、煤炭、焦化、电解铝等上游产业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回落,库存积压上升,企业预期利润下滑的现象。如果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石油价格再次上调,那么就会继续打压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增加宏观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 记得1998年的中国,那时经济进入了一轮痛苦的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实际增长一度曾为负值!那时我听到最多的是房产商的抱怨,“我们是求着消费者买房,而且还连卖带送,价格是一让再让,购房者还觉得吃了老大亏。” 乙:但是情况后来变化了。2003年起,经济开始走出通缩的谷底。我的一个朋友2001年大学毕业,和女朋友商量着准备买房结婚,当时上海的房价是4000元/平方米,但当时他没下决心去买。一轮疯狂的价格上涨后,现在上海的房价翻了几翻,10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让他现在是后悔莫及,每天是望房兴叹呢。 泡沫vs投机 到底是房地产的泡沫逐渐鲜明,而使原油期货高涨,还是反过来,石油期货高涨而转移了本可以投向房地产的资金呢? 甲:7月底,当原油价格冲破60美元/桶的阻力位后,大量基金信心暴涨,倾其所有纷纷买入多单。基金净头寸从7月底的1万多手猛增至当前的5万多手,从而推动油价的飞涨,这个意义上,当前的油价至少造成10美元是投机的泡沫“投资溢价”。 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全球范围内的调整是石油等金融衍生期货投机盛行的深层原因。例如2005年美国的住房市场虽然火爆,而全球范围内房地产已经开始降温,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住房价格已经出现回冷趋势。 乙:不错。但是,世界范围内油价的高涨不是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油价至少涨了两年!应该是油价的暴涨,吸引了更多的投机资金的进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2005年,石油期货非商业性交易,即投资基金的交易需求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价格上涨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投机色彩。而石油的涨价和房地产降温的期限是正好相匹配,这说明石油涨价使大量资金从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转向石油投机。 甲:如果资金开始从房地产市场撤退,或者说没有进一步的资金进入,那么更多资金将持续涌入证券市场,各种资源类金融衍生产品自然成为富余资金的最佳投资对象。 资金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如果房地产、外汇等其他行业或金融产品领域出现更好投资机会的化,可以预期石油期货价格将会出现下降。 乙:如果全球经济发展找不到新的突破点,而房地产市场继续回冷的话,大量的富余资金只能进入证券市场。以石油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将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基金追捧的对象,石油期货价格也将继续走高。 城里or城外 是“大房子+小车子”,还是“小房子+交通便利”?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甲:现在最让人痛苦的是,因为国内成品油市场批零价格倒挂,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加剧,到处是汽油、柴油供应告急,大多数的私家车主生存环境可谓饱受打击。 这样看来,近年流行于京城的“远郊买房+私家车”的消费模式,肯定会受到很大挑战。大多数的人会放弃,至少会重新考虑这样的选择。 乙:没错,国内成品油价格2002年以来,像坐上了火箭一下蹿到四元多甚至五元。绝大多数的私家车主都感受到了油价的巨大压力,但那些烧油不眨眼的大款们对此可能就不是很敏感了,毕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 可以分析在远郊买房者的人群特征,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嫌城里房太贵,同样的投入在郊区可以买面积大的房子,再配一辆便宜的汽车作为代步;二是那些有钱的人,在城里有了N套房,在远郊买别墅,周末去度假的。受影响最多的,也就是第一种人了。 甲:确实。我的一个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朋友,奋斗了几年,事业小有成功,与谈了一年多的女友商量着准备年底前买辆车,再在通州买套100多平米的大房子准备结婚。但现在,计划不如变化。 乙:怎么说? 甲:他们本来看中了通州一处楼盘,均价在4000左右,一套2居室100平方米的住房,加上10万元以内的家用经济型轿车,总预算才50万元,既满足了家庭居住的需要,又解决了上班代步之需。而现在就必须考虑,这样的选择是否应该调整,因为房车同时消费的支出对于普通的家庭是最大支出了,那么,油价上涨后,每月的汽车支出将大大增加 以最常用的93号汽油为例,目前的价格是4.26元/升,按一年行驶2万公里,百公里耗8个油计算,仅从油费开支一年就6816元。这还属于保守估计,据我了解,一个开嘉年华的朋友,这两个月平均每月烧掉的油费上就在1500元左右!停车费用、保养、过路过桥费等等,车是越开越费钱了。 乙:那放弃买车? 甲:车可以不买,但婚不能不结。我的朋友看中了国贸附近的一处小户型,单价在8000元,总价在56万左右,放弃了购车的计划。这样的支出是稳定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 乙:虽然超了点预算,相比较而言,房产是个耐用商品,尤其是北京市区地段好的房产,将来保值增值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自驾游,越来越烧不起油;旅行团,报价一路看涨。一项普通消费有被逼到另一个方向的危险。 旅游成奢侈消费? “十一”黄金周让陈先生有点烦。陈先 生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每月收入大约5000元左右,在北京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去年,陈先生贷款通州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然后又买了辆嘉年华作为代步工具。加上妻子的收入,每月支出2000元房贷,加上1000多元保养爱车的钱,陈先生和太太生活过得挺滋润。 本来夫妻俩计划今年“十一”开着爱车来个时兴的自驾游,而地点早在几个月前就选好了——向往已久的大草原。 然而,下半年油价的再次提升,让陈先生有些犹豫了。 “不知是夏季开空调的关系,还是汽油质量有所下降,近段时间车子越来越吃油,再加上油价涨到四元多,我一个月的油费居然要花1500元!”陈先生向记者抱怨。 陈先生放弃了自己开车出游的计划,当他转向旅行社准备跟团旅行时,却发现旅行社的报价较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旅行社的理由倒是让人同情,“油价涨了,我们的不提价,就得自己贴钱,我们总不能做赔本的生意吧。” 对于大多数像陈先生一样的家庭而言,油价上涨,不仅仅意味着,“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的旅游费用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原来平衡的家庭收支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而陈先生代表的正是一个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敏感的群体,这个群体又是消费的主流人群,他们的消费选择会对市场有最强烈的影响。 陈先生最终放弃了“十一”出行的计划,决定在家陪太太复习韩剧。“这样算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好几百,给老婆买样礼物当补偿吧。”陈先生无奈地笑道。 据了解,像陈先生这样因为油价上涨放弃或调整“十一”出游的人还不在少数,那么高油价对我们未来的旅游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自驾游降温 甲:前几天有个网站公布了今年“十一”游的网上调查结果,其中短线自驾游在“十一”长假中的热度已经有所降低,自驾游的比例已低于50%。调查同时显示,影响游客选择自驾车游的最大因素,来自于油价的上涨,其次分别是堵车、旅途疲劳和黄金周旅游产品价格上涨。 乙:但是,在今年“五一”期间,在选择短途游的游客中,可有超过70%的人都是自己开车前往景点。 甲:北京市刚刚出台了一项规定:今年“十一”期间,凡去颐和园和香山的私家车必须事先申领临时通行证,否则一律不得放行,而且每天发证数量只有2000个,现在是有车但你未必就玩得了。今年“十一”的自驾游可能不复“五一”时的壮观景象。 乙:开车去香山那也算不上自驾游啊,还没出北京呢! 甲:我认识一个自驾游论坛的版主——佳鸣,他的论坛这两年很火,在业内小有名气。往年这个时候,论坛是最热闹的,关于自驾游线路讨论的帖子是跟贴无数。但今年的“十一”前,佳鸣却兴奋不起来,以往热闹的论坛,如今特别冷清,讨论“十一”自驾游线路的很少。他告诉我,连他发起去泰山、日照的路线,响应者也寥寥。 乙:但是,很多拥有私家车的人,一般收入水平相对比较高,他们不太可能因为油价的上涨就会放弃驾车出游的计划。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今年“十一”就会去驾车草原,而且他们的车子不是奥迪就是悍马,超耗油的,当然他们对烧油也是无所谓的。 甲:那只能说明个别现象。虽然有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但油价短短几年内提了十几次,相比前两年自驾游的成本提高了很多。现在人都很聪明,本来想去的,一算成本很划不来,要么就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或者几人拼车出来玩。 乙:其实,无论哪个自驾游团体。总会有些核心会员,每次活动他们一般都比较积极的。不过,这些人的收入相对都比较高,对烧油有经济基础支撑。 甲:今年“五一”长假漫山遍野私家车的景象,将很难在“十一”延续。油价的一涨再涨,那些收入中等的拥有私家车主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会转而选择乘巴士或火车出游。 旅行社提价 甲:油价上涨,对旅行社而言,其成本肯定会增加,“十一”期间的旅游价格也会因此上涨。 乙:不错,但一般来说,旅行旺季旅行社都会提价的,我认为这和油价上涨关系不大。 甲:不然,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决定从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允许航空公司在国内航线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缓解因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随后,各旅行社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7月初昆明双飞的价格还是3200元,但现在已经是4000元,足足涨了近800元;而九寨沟、重庆四飞的价格更是完成了“三级跳”,7月初、7月底和8月初都有加价行为,总加价幅度也在1000元左右。这和发改委允许航空公司提价在时间上正好一致。 乙:这不能说明就是因为机票涨价而导致旅行社提价,因为国内游未必都是搭乘飞机。 甲:但出境游总必须乘飞机的。我们看看出境游的价格:澳大利亚8天团上涨了3600元,澳大利亚、新西兰10天团上涨了2900元,涨幅分别达到30%和18%。非洲线方面,南非8天观光团由暑假的10490元上涨至12300元,涨幅为17%。日韩线方面,日本本州7天精彩游由暑假的9200元上涨至9800元,涨幅为6%,但韩国汉城、济州5天团由4480元上涨至5580元,涨幅达22%。 乙:不过,有经济实力选择出境游的游客,也就不会考虑机票上涨的这部分支出了,因为这在整个旅游支出中,占的比重很小的。所以,这部分旅游将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 甲:除了机票,现在很多旅行社的短途游也酝酿涨价。一般,一辆旅游大巴的几百公里短途游,车费成本大约是2400元,但因为油价上涨已经升到2800元,涨了一成多! 乙:但是,现在各旅行社之间竞争太激烈,谁提价谁就有可能失去客源。他们的选择还是会谨慎而为,如果油价一直高企,旅行社的报价依然会稳定下来的。 甲:但我看到的最新报道,中青旅山东分社已将省内游的部分线路提价,日照游上涨5%~10%,青岛游则上涨了30%~50%。 还出去玩吗? 甲:油价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使我们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当一个家庭收入下降时,首先可能考虑的就是削减与基本生活无关的一些开支,旅游就是最可能首先被削减的消费支出。这样的削减,可能使旅游演变成一项奢侈的消费。 乙:但大部分人并不是经济学上所假定的所谓“理性人”,他们不会很敏感于通货膨胀对他们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反而有可能因为通胀导致工资上涨,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钱包鼓了起来,然后增加各方面的开支。 而且消费是有一定惯性的,中国有俗语叫“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就是一个家庭面临收入下降,首先考虑可能是动用储蓄来维持其原来的消费水平,而不是削减支出。所以,如果石油不是猛然而且爆发性的提价,那么对旅游消费的支出影响并不大。 甲:如果通货膨胀很明显的话——因为大都预测石油价格会保持这样的增长——那保持原来的消费水平的时间也不会长,只是本身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消费者虽然发现自己的工资涨了,有了收入增加的短暂错觉。但当他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在超市收银台结账时,就会发现差不多同样的东西为什么比原来要付更多的钱。这种感觉是最直观的,一旦消费者发现同样100元可购买的物品少了,他会适当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 乙:但从石油价格的传导途径上看,在我国由于油价上涨,除去居民直接的汽油消费受影响外,以石油为原料的橡胶、纺织等行业,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企业很难通过价格提升将油价上升导致的成本增加转移出去,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甲:但是,如果油价持续走高,企业不能通过提价转移成本那就必须压减其它方面的开支,降薪可能就是很好的选择。一旦,人们的收入下降,很可能对经济前景产生一种悲观的预期,人们会增加储蓄,减少当前开支,旅游依然会首当其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