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资本市场:高油价会否导致另一场亚洲金融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6:58 《资本市场》

  文/王建

  印尼盾大幅贬值不仅源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升,更在于其国内鼓励石油消费政策的因素推动。在国际油价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不可能逆转的前提下,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于,通过开征燃油税扭转国内外扭曲的石油价格关系已迫在眉睫。

  自今年初以来,印尼盾与美国的汇率一直处在贬值通道,到5月中旬已经贬值了7%,8月19日以后再掀一轮贬值狂潮,当日对美元的汇率跌破了1万印尼盾兑1美元,8月30日当日又暴跌了10%。

  为了制止本币继续暴跌,印尼政府自7月中旬以来到9月7日已经连续三次加息,已将利率水平从8.75%提升至10%,并且把燃油价格上调了20%。

  印尼盾的贬值已经对东南亚地区的货币市场造成动荡,许多人甚至在谈论,是否会再次形成1997年那样的亚洲金融危机。

  印尼盾贬值:高油价是祸首

  只要对印尼盾贬值的过程略作回顾就可发现,其贬值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因为国际油价上涨。从年初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66%,8月29日已经上涨到每桶70美元。由于国际石油是以美元定价的,而印尼已在2004年9月变成石油净进口国,油价上涨使印尼为进口石油对美元的需求增多,就导致了印尼盾对美元的贬值。

  其次,美联储自去年6月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11次加息,而印尼的利率水平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由于印尼盾利率与美元利率的息差不断缩小,导致国内资本不断转换成美元外流。石油进口费用增加而美元外流,对印尼的国际收支形成逆差扩大的压力,迫使印尼盾贬值。

  再者,印尼本来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原油日产量一度高达160万桶,是东亚地区唯一的OPEC成员。长期以来,印尼政府对国内石油消费实行鼓励政策,并提供大量财政补贴,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石油补贴的支出竟高达四分之一,使国内油价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水平,刺激了国内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例如许多工厂都是用

柴油发电。由于长年开采,印尼的石油储量逐年减少,去年日产量已下降到95万桶,比高峰时期下降了40%,但鼓励石油消费的政策一直没变,这样在油价大涨的年代,石油贸易不仅不能给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反而由于石油转入净进口,使外汇支出猛增,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来应付,目前外汇储备已经从去年底的363亿美元减少到320亿美元,由此形成货币贬值压力。

  会否导引另一场亚洲金融风暴?

  高油价导致的印尼盾贬值是否会酿成新的亚洲金融危机呢?

  是否会导引出另一场亚洲金融风暴,除了要防止国际投资资本利用这个机会来捣乱外,还是要看国际油价的走势,而国际油价是否会继续上涨,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的上涨势头。

  一个原因应还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目前并不是真的缺油,虽然从长期看,世界石油储量将会被耗尽,但是根据各方面资料分析,还得40多年,而目前的情况还是产需平衡的。国际油价之所以会狂涨,是因为国际投机资本正在不断涌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目前的国际资本已经有六、七十万亿美元。

  从未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股市、

房地产和欧元都没有上升动力,而吸纳了巨大资本量的房地产泡沫也可能破裂,国际资本将更加缺少投机机会,所以油价很可能继续向高位攀升。

  最近一些国际性大投行不断放出风声说油价将会涨过100美元,可能并不是无的放矢。

  另一个原因则应是美国的战略利益和操纵。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扭转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为此必须保持吸引力使足够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以弥补贸易逆差。自1990年代以来,美国先是靠股市,后是靠房地产的繁荣吸引外资流入,可是如今股市泡沫已破,房地产又处于高危状态,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只能寻找其他途径。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目前的种种经济调控手段,都是为吸引外资流入而实施的。例如,用拉高利率,制造出与日、欧不断扩大的利差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对美国海外公司汇回国内的利润,把所得税税率从35%减少到5.5%;已经对敢于唱衰美元,开始大幅度投资外汇和国外股市的美国“股神”巴菲特进行打击,挑他下属公司的毛病,等等。

  而国际油价正是制造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动的重要机制,因为油价是以美元计算的,而且现货交易很少,主要是通过伦敦和纽约两个石油期货市场进行买卖。油价越高,通过石油交易所获得的美元就越多,从产油国组织看,油价上升使他们的美元收入也会增加,但是这些美元收入不会被锁在保险柜里,而是会放到美国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这和中国也必须把自己的美元外汇储备放到美国去进行证券投资的道理是一样的。

  美国的投机基金通过拉高石油期货价格,再把高价石油卖给东亚等地区的石油净进口国,也会把东亚地区的一部分美元收入转移到美国,所以,国际油价越高,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就越多。

  按每年石油的国际贸易量为23亿吨计算,在每桶30美元的时候,流入美国的石油美元不低于5000亿(按1吨石油等于7.3桶计算,23亿吨×7.3×30美元=5037亿美元);涨到每桶7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就可以增加近7000亿美元,总量会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到了每桶10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还可以再增加5千亿美元。

  故此,美国是国际油价上涨的最大利益获得者。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国际石油期货交易的60%在欧洲,但是北美地区的石油投机活动却最剧烈的原因。

  从以上观察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应是继续上涨。

  反思中国:开征

燃油税迫在眉睫

  东亚国家大都是石油净进口国,由于油价是以美元计价,国际油价的飙升必然会带动东亚地区的美元需求。

  从印尼的例子看,要想改变国内的石油消费习惯并不那么容易,而增产的潜力又十分有限,因此至少在未来短期内还得是保持石油净进口。如果在8个月内印尼的外汇储备已经减少了超过40亿美元,则按照这个速度,在6年内印尼的外汇储备也会被石油进口所耗尽。

  如果油价继续飙升,则以外汇储备支撑的石油进口时间会更短,而随着国际收支情况的恶化,印尼盾的继续深度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单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看,印尼的情况还不是最坏的,直到目前也只有7%,而日本、“亚洲四小龙”和菲律宾的石油进口依赖率几乎为100%,印度超过55%,泰国接近80%,中国目前也有40%,在东亚国家中,目前只有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情况好一些,是自给有余。

  但是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龙”由于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应付目前幅度的油价上涨还是游刃有余,所以油价上涨对亚洲的货币冲击,主要集中在东盟各国和印度身上,并不能排除在油价上涨到一定幅度后,比如上涨到每桶100美元上下,部分亚洲国家会出现货币危机。

  但是比起上次亚洲金融风暴,如果出现货币危机也将是局部性的,而且主要会表现为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以及部分企业和行业,由于难以承担油价上涨所引起的成本上升而陷入衰退,但是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国际货币投机活动,和在区域间国际资本大幅度流动的现象。

  即便是如此,中国也应从油价对印尼盾的冲击中吸取教训,并作出必要的宏观政策调整,而最主要的调整措施是应尽快提高国内油价。

  目前中国的燃油价格明显偏低,在亚洲国家中,大约比印度低一半,比日本低60%,比香港地区低近70%,如果与欧美比就更低了。中国油价偏低,不仅扩大了石油需求,鼓励了不适当的石油消费,而且据说已经引起周边国家和过境的车、船、飞机等到中国来加油,导致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外流。

  中国油价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油价中没有燃油税,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目前出台燃油税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应该尽早出台。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