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美联储加息:第十一次小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6:54 《资本市场》

  文/张锐

  对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来说,启动第十一次加息机制比先前的任何一次都要艰难。尽管如此,美联储还是迈动了加息的步伐。毕竟加息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美元摆脱颓势,而且看样子美联储还会继续加息。

  负着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不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依然在“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之后,于9月20日再次迈动了加息的步伐:将联邦基金利率从3.5%上调至3.75%。这是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11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也达到了4年来的最高水平。

  顶风加息

  如果世事安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会像前十次那样轻松地舞动“利率魔杖”——让联邦基准利率再上升25个基点。美联储在上一次会议纪要中也指出,大部分美联储官员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仍然过于宽松,因此并不打算改变既定的紧缩策略。

  然而,“卡特里娜”飓风的突然造访却让美联储陷入到了艰难的抉择之中。同其他美国人一样,美联储的官员们也看到了飓风给本国经济带来的肃杀与凄凉:直接造成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使下半年的国民经济成长率下降零点五到一个百分点,同时失去了40万个工作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应当将提升利率的计划暂时搁置起来,等到灾情对经济的影响明了之后再决定如何行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也向格林斯潘施压,明确要求美联储暂时停止提高利率,以帮助美国经济从飓风所带来的破坏中得以恢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林啸且徐行。经过仔细权衡之后,美联储还是敲响了加息的锣声。在美联储看来,美国经济数据基本面仍然处于良好状态。其最新公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7月中旬至8月期间,美国12个地区中有11个经济持续增长,零售、服务、金融、建筑、制造、采矿及能源等行业实现增长,大多数地区商用

房地产市场走强。与此同时,美联储认为,“卡特里娜”飓风对整体经济的近期影响很大,但不会构成“更为持久的威胁”。由于石油生产和提炼工作恢复比较迅速,美国的石油产品价格近两周持续大幅下跌。此外,布什政府正不断对受灾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和灾区重建,计划总投入高达200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灾后重建行动。这也将对美国经济起到额外的刺激作用。显然,飓风灾害最终并没有淡化美联储提息的决心。

  实际上,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我行我素的态度,正好表明了美联储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机构在作出任何一项政策选择时并不会打上十分浓厚的政治色彩,因为,控制通胀、保证物价稳定才是美联储的职责,而在长远利益和公众形象间,美联储无疑更注重前者。

  旨在防止通胀

  按照美联储秉行的利率政策,回归既不刺激也不打压经济增长的“中性”利率水平是其首要目的,而在本轮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之际,遏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则成为其施政的首要着眼点。因此,与其他人关注飓风可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相比,美联储则在此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物价上。

  应当指出,尽管核心通货膨胀率近几个月一直处于相对低水平,较长期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仍处于控制之中。但美联储在升息例会后发表的声明说,能源及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的潜力”。格林斯潘也警告,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正受到各种不同资产的资本增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预测和我们的政策越来越受到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

  的确,石油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的飙升已经加大了人们对通货膨胀风险的担忧。在目前美国经济已接近于充分运转的条件下,企业很有可能将能源成本增加的部分转嫁到其产品和服务上。因此格林斯潘认为,为稳定价格,美联储需要做出回应。

  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劳工部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能源价格快速上涨,8月份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0.5%,与7月份的升幅持平。在过去12个月里,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3.6%,为2001年5月以来升幅最大的一年。另外,8月份美国的批发价格指数上升了0.6%,虽然略低于7月份1%的升幅,但仍为近几个月来升幅较大的月份。与去年同月相比,美国的批发价格指数则上升了5.1%。因此,在美联储看来,通胀的危险大于飓风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提息已是时不我待。

  另一方面,正在全面展开的救灾工作在提振经济的同时,不断追加的投资势必形成对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成本的上升性驱动,进而很可能传导到消费资料的价格上。美国劳工部提交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成本正在加速提高,第二季度增长幅度为2.5%,高于第一季度的2.2%。而这恰恰是美联储观察通货膨胀压力变化的重要数据。从而也坚定了美联储加息防通胀的决心。

  难以扭转美元颓势

  在过去几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爬升之后,如今美元重又进入到了下降的通道。但是,美联储的加息之举无疑意味着美元对欧日货币的利率优势进一步扩大,因此,对近来一直疲软的美元应该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在美联储再次作出提息的决定的当天,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

汇率全面上行。纽约汇市收市时,欧元对美元比价从前一交易日的1比1.2150跌到1比1.2124;美元对日元比价从1比111.49升到1比111.90;美元对瑞士法郎比价从1比1.2768涨到1比1.2807;英镑对美元比价从1比1.8047降到1比1.7994。

  然而,在笔者看来,美元的反应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接下来的日子里,欧日货币还会再打“翻身仗”。这是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提息声明中仍沿用了过去的口气,称美联储相信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取消。这无疑给投资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美联储今后不太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加息措施,当然也意味着美联储的作为既不能让前期抛空美元者的操作思路得到改变,也不能将持有美元者“手中的稻草变成木棍”,美元汇率再度走低获得了可能。

  不仅如此,市场依然对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耿耿于怀,尤其是导致美元疲弱的双赤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明显的减轻。美国国会预算局日前公布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2005财政年度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额将为3310亿美元;从今年10月1日开始的2006财年的政府赤字将为3140亿美元,比今年3月份的预测高出16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赤字方面,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尽管经季节调整后第二季经常项目赤字为1956.6亿美元,比第一季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分析师的原本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此再次对美国的双赤字发出警告,认为美元汇率仍然高于为避免净赤字继续上升所需的水平,需进一步贬值。

  一系列国外经济因素也使得美元的支持力量日见微弱。一方面,欧洲经济渐露起色,对欧洲央行加息的预期有所升温,欧洲货币因此出现持续买盘。同时,市场还传言亚洲、中东国家和俄罗斯的中央银行自6月份欧元跌至1.20美元之下时就在大量购进欧元,他们调整储备资产策略的部分内容是逐步卖出部分美元储备。两家中东国家央行——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已经明确表示,欧元在上述水平看起来很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市场也出现了对日本经济将摆脱停滞的乐观情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05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预测值从4月的0.8%上调至1.8%,由此大大提升了投资者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信心,日元也获得了强劲上扬的支持力量。

  还须注意,随着中国日前透露了“货币篮子”的组成币种,虽然未定权重,但也构成了对美元并不十分利好的消息。“篮子”中不仅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常规币种,也包括新加坡元、泰铢、林吉特,甚至卢布等非常规币种。可以看出“篮子”中的“亚洲权重”出乎意料地强,当然会对整个亚洲币种起到深远的影响,而对美元则是一定程度的稀释。

  对于美元的后市,多数分析人士作出了唱衰的预期。由于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受此影响,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地创出新高,因此,美元指数即将跌破近期的整理区间只是时间问题。以此为据,巴克莱资本、瑞士银行、花旗集团和渣打银行在日前都相继调升欧元的汇价预估值,将三季度欧元兑美元的预估值由1.23调升至1.24。同时,市场人士相信美元对日元的报价有可能出现昔日的最低点1比104左右。

  将加息进行到底

  美联储在每一次升息之后的表态往往是未来美元利率的政策风向标。而在本次加息的会后声明中,联储仍然保留了“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取消”的说法。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美联储今后仍将逐步提息。一个即将可能得到印证的事实是,美联储负责货币政策的委员会在11月1日举行会议的时候,还会继续把利率提高0.25%,使利率在今年底达到4%。

  当然,有经济学家指出,由于长期利率没有一如既往地跟随短期利率上升,美联储按部就班加息会导致通胀失控。同时,相当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已经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一旦破灭则可能引起经济的巨大动荡。有鉴于此,美联储需要采取更加激进的加息策略。不过,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上述观点在美联储内部得到了共鸣。相反,对于在过去1年里连续10次加息而没有引起经济活动急剧放缓,美联储官员们感到很满意。

  同样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担忧也来自于目前美国在消费力量方面显现出来的疲态。7月份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的支出超过收入,个人储蓄率则下降至负0.6%,这是自195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被看做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晴雨表的RBC现金指数(消费者态度和家用投资指数)9月以来骤降至61.5,同比下降41.9,为2003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今,在美联储已经加息的情态下,消费信贷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开支极有可能应声大幅下落。这对于以消费者开支为最大引擎的美国经济来说恐怕是其并不想看到的事情。不过,有人相信,先知先觉的格林斯潘在18年中任何一次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没有失手过,相反以其准确的判断造福了全体国民。但愿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