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尚待时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06:38 北京晨报

  晨报讯 (记者 张黎明) 联想收购IBM、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这些国内企业“先行者”扣人心弦的海外扩张刚刚告一段落,知名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就发表了出人意料的观点——面对海外市场,中国大军尚未杀到。

  昨天,这项报告刚一发布就引起一连串的提问,负责此项报告的《经济学人》信息部中国咨询总监许思涛说,前段时间的并购并不预示着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扩军已经出现。

  许思涛拿出了数据。最近,《经济学人》信息部联合美国银行、陶氏化学等机构对国内年营收在1亿至500亿元之间的176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在这些企业中,有91%的公司在未来三年内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中国市场,对邻近的东北亚和东南亚有投资兴趣的公司各有17%,而对北美地区感兴趣的只有11%。

  “现在,少数投资海外的中国企业要么是为了获得稳定的

能源或其他资源,要么是购买国际品牌加强自己的品牌实力。”许思涛说。他认为这些理由都不足以带来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潮。

  同时,调查也显示,目前高调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大都属于国内过度饱和或高度竞争性的行业,“例如家用电器和个人计算机”,有很多企业是被“逼”得走出去的。

  事实上,《经济学人》所说的“大规模”并购潮有一个令人担忧的比较对象,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面临日元升值,很多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但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却并不十分谨慎,到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很多大公司负债累累,又被迫全线撤退。

  《经济学人》认为,现在中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投资、贸易上增长的势头都和当时的日本非常相似,但在海外投资上与日本当年还相去甚远。

  不过,许思涛也指出,在大量的银行储蓄的支持下,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之路本应该走得更远,现在仅仅是出现了苗头。“金融管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行结汇制度管制严厉,让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获得资金很不方便”,同时,很多企业也预期国内市场的内需会进一步扩大,所以不会急着进军海外。

  《经济学人》预测说,按照现在的状况,到2009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可能增至300亿美元,但只占到全球资金总额的2.4%,而且也不太可能达到当年日本的水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