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商机无限 商家未雨绸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孙东辉 10月19日-2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行,同期还将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9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597.6亿美元,增长25%,东盟已跃升为中国第4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增加意味着商机的扩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唱响的主旋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CAFTA带来无限商机 “距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还有30天”,近两个月来,在深圳从事物流生意的唐昭发先生每次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电话,都不忘自己的“倒计时”。按照唐昭发的“如意算盘”,利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公司形象,拿到更多的订单,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唐先生感到时间紧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对口洽谈等一系列商务活动真是有点难”。 与唐先生一样,深圳物流业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忙碌并憧憬着未来的幸福时光。“深圳在CAFTA合作的大背景下,把握中国物流业发展先机,积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是一件大有作为的事。”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主任张金生在9月17日举行的“走进东盟论坛”上如此表示,论坛上有数字表明,深圳仅去年一年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就达到200亿美元。与此同时,广西、湖南等省份或地区纷纷以召开博览会、座谈会等形式来寻觅CAFTA中的商机。 “扬己之长,补彼之短”是捕捉CAFTA商机的最好写照。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副秘书长许宁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资源丰富,但石化工业相对落后,中国在农业、石化、轻工业、家电、农机、纺织业及地矿业等诸多领域,与东盟国家有很强的经贸互补性。 CAFTA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CAFTA背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的风起云涌”。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王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应成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保障自身的现实利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助理、新闻发言人王锦珍9月7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友好商会合作圆桌会议上做出预测:随着CAFTA建设的逐步加强,2010年,CAFTA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2020年,CAFTA在GDP总量上将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二自由贸易区。届时,CAFTA将和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一道成为世界经济的三支柱。 许宁宁表示,我国一方面高度重视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另一方面,主动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稳妥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商谈自由贸易区,取得了重要进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一共有9个,涉及到27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接近300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约1/4,而且发展潜力还很大。 目前,世界各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在加速发展。据WTO秘书处估计,在国际贸易中,至少有50%是在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下进行的。到2005年6月底,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已经达到了328个,其中大多数是在最近几年出现的,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21个。美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既高度重视WTO多边贸易谈判,又在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而且把商谈自由贸易区作为对外经贸政策,甚至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宁宁认为,我国在选择共同组建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或地区时,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政治关系友好或发展相互间友好关系意义重大,二是经贸互补性强,三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CAFTA面临挑战 “CAFTA的建立是项浩大的工程,在今后的几年中,在这一区域内,既商机层出,又挑战不断”。许宁宁说,提高本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已开始实施,现在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这一协议得以正常、如期、顺利的执行。同时,目前我们双方还面临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谈判和签署,这两份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市场开放的组成部分,是市场开发的必要保障。 早在2004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就发表讲话指出:“切实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协定和争端解决机制协定,加快自贸区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 许宁宁认为,CAFTA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东盟内部协调问题,因为十国情况各异;二是东盟国家的有些行业及企业担心开放市场后竞争不过中国产品而严重受损;三是区域外一些国家出于各自的目的而与东盟及其中有的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这易分散东盟国家与我国建自贸区的注意力,比如日本,完全摆出与我国争东盟的架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主要难点有四:一是中国经济还需要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拉动贸易伙伴经济的能力,赢得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动权;二是要克服某些贸易伙伴国内保护主义势力的阻挠;三是要确保贸易伙伴守信履约,建立高效率、多层次的争端解决机制,这种机制未必是西方人所熟悉的那种制度化、法制化的仲裁程序,还应当包括东亚人所习惯的调解方式;四是向一体化“伙伴”开放部分市场时,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的选择。 “东亚诸国投入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目的之一是摆脱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国家取代美国扮演商品吸纳中心的角色。纵览东亚,有能力也有意愿充任这一角色的国家,舍我国之外别无他人。”梅新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