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王帆:蓝领高地能胜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3:27 招商周刊

  □本刊记者 庞丽静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目标,针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积极构建蓝领人才高地,取得好的效果。9月2日,青岛市政府召开职业培训表彰暨工作会议,表彰了80个市级职业培训先进单位和80个职业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十一五”期间,青岛将致力于构建职业能力建设体系,继续打造蓝领人才高地。近日
,记者就如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构建青岛职业能力建设体系、构筑青岛蓝领高地的话题采访了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帆。

  高技能人才通道初步形成

  招商周刊:近年来,青岛市针对高技能人才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采取了哪些具有青岛特色的做法,蓝领高地建设取得怎样的成效?

  王帆:近几年,青岛市不断完善政策,创新培养机制,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以适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设国际化的大青岛、做好半岛制造业龙头的需要。建立了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政府职能从管理培训实体向管理培训市场的转变,从抓培训过程向注重培训结果的转变。对企业在岗技术工人参加我市紧缺工种提高层次培训和高技能培训的,按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由市财政给予补贴。经过几年的调整改革,技工教育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管理向市场竞争的转变,生源对象、就业渠道、培养层次发生了重要变化,已经进入由规模扩张到提高层次和质量的新阶段。

  目前全市技工学校22所,在校生由2001年的1.5万人增加到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各类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快速发展,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年培训能力由2001年的9万人增加到16.5万人。

  同时,技术工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机电公共实训基地已经启用,焊接、现代服务业、IT信息等一批公共实训基地正在筹建,年底前投入使用,年实训能力将达到3万人。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端带动作用。启动了“万名技师培养计划”,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通过考评和鉴定,成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建立了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选拔出49名有突出贡献技师和7名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今年,青岛市还将选拔出20名青岛市首席技师,这是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积极推行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提高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津贴标准,一些大中型企业把培训、考核鉴定同使用待遇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职工钻研技术、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目前,青岛市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了明显提高。高级工以上占技术工人总数由2001年的3.1%提高到目前的8.4%,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骨干的技术工人队伍。凯联集团、青岛港(集团)、南车股份等一批大型骨干行业、企业,坚持抓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职工技能结构合理,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比重超过了60%。

  构建青岛职业能力建设体系

  招商周刊:青岛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在职业培训上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王帆:从青岛市总体情况看,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制约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预测,到“

十一五”期末,青岛市技术工人需求总量将达到63万人(目前46万人),需新增技术工人17万人。其中,高级工需求总量为10.5万人,需新增7.2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需求总量为2万人,需新增1.47万人。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市职业培训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从培训的主体看,培训能力总体不足,合力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需求。从用工的主体看,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投入,效益不好的企业无力投入,部分企业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问题。在技术工人待遇方面,技能和待遇挂钩不紧密,部分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培养、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影响了企业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看,重视学历文凭、轻视技能人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在个人待遇及提拔使用上没有一视同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学习和从事职业技能工作的积极性。

  招商周刊:青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要适应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职业能力建设体系。请问构建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王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要从机制上保证高技能人才通道的畅通,具体地说就是要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职业能力建设体系。从2005年开始,青岛计划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0万人。包括培训失业人员3万人、企业在职职工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进一步优化技术工人技能结构,到2010年,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0%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到3%。

  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就是要突出建立四个机制:

  一是建立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机制。政府将加大对培训实体的投入,规划设计好现代物流业、造船业、汽车制造及服务等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我市公共实训能力达到8万人以上。

  二是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组织实施好“万名技师培训计划”和“金蓝领”培训工程;从大型企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再建立一批技师培养基地,积极开展争当首席技师活动,建立起具有青岛特色的首席技师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建立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落实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对应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务享受同等待遇、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等等技能人才待遇。

  四是建立职业技能评价机制。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改革,逐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以蓝领高地对接国际产业转移

  招商周刊:构筑蓝领人才高地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争取主动、发挥青岛作为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龙头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王帆:青岛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必须大力发展重

化工业,尤其是加快建设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青岛作为重要的开放城市,面对外资企业更加重视高级技能人才供给状况所提出的挑战,要引进更多的外资,引进更多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培育和集聚更大规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青岛作为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青岛要在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中发挥龙头作用,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来支撑。面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超常规增长,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必须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

  招商周刊:怎样理解“加强职业培训,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

  王帆:在经济全球化、中国面临新一轮招商引资、国际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的时代条件下,技能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最终的竞争是技术人才的竞争。

  拥有大批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和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扩大对外开放,大规模引进外资,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新一轮竞争中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以战略的眼光,抓住机遇。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座城市落户需要考察的主要环境条件,就是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状况。技能人才日益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对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