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海信正式接手科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2:07 招商周刊

  尘埃终落定。海信接手科龙已成定局。

  环顾四周,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家电企业中能拿出“七八个亿启动资金”的并无太多人选。海信以9亿元的最高报价和具有诚意的方案最终打动了重组领导小组,对股份仍然拥有所有权的顾雏军也属意海信,海信最终胜出。

  然而,这一切对于海信来说,还只是谋求白色家电霸主的第一步。

  9亿元“启动资金”令海信胜出

  海信收购科龙事件已经正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据媒体报道,格林柯尔与海信空调在9月9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根据规定,格林柯尔拟将其持有的境内法人股262212194股(占本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6.43%)转让给海信空调,拟定转让价格为9亿元人民币。据了解,双方按照科龙2005年半年报告为基本依据,拟定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为每股3.432元(共计9亿元人民币),首付款5亿元人民币。

  海信重组科龙的方案也已经拟定,据透露,重组过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派驻人员把住关键部位;第二步,全面恢复生产,使科龙重新回到良性运转轨道;第三步,将海信与科龙与白色家电进行资产整合。

  据公告显示,双方共同聘请的会计师按基准日(即2005年8月31日)进行全面

审计,双方根据审计结果确认的公司净资产与基准日的账面净资产差额的26.43%调整转让价款余款,海信空调在过户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格林柯尔支付调整后的转让价款的余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格林柯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不是海信集团而是海信空调,据资料显示,海信空调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67479万元,主营范围为研制生产空调产品,注塑模具及产品售后维修服务。但其实海信集团还是科龙的实际控制人。

  据报道,科龙新闻发言人刘伟湘对媒体说,科龙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停产,一直在接国际订单,上半年已完成3亿美元的代加工。他说,如果有7亿——8亿元的启动资金,估计在3个月内就可以恢复到5月的生产销售水平,在年底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也就是说,9亿元的“启动资金”令海信最后胜出。

  “问题龙”成为烫手山芋

  科龙电器(000921)日前公告披露,截至2005年8月31日,科龙电器及其控股子公司遇到的涉讼或仲裁案件共计108件,涉及金额5.94亿元。

  公告显示,在这108件诉讼或仲裁案件中,科龙电器及其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案件有17件,标的额为1506.39万元;科龙电器及其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案件有91件,标的额为5.79亿元。两者相加为5.94亿,这比公司8月27日披露的5.52亿元增加了约4200万元。

  科龙电器称,在这108件涉讼案件中,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共23件事项外,标的额共计4.778亿元;其余85件标的额均在500万元以下。而在详情披露的23起诉讼或仲裁案件中,最大金额的为1.4亿元,最小金额的为584万元。

  多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最大金额的诉讼,是南昌昌北支行起诉科龙电器控股子公司江西科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科龙电器借款合同纠纷案;最小金额的诉讼,是河南冰熊冰粒机有限公司、河南冰熊空调器有限公司对商丘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商丘冰熊冷藏设备有限公司、商丘格林柯尔冷藏汽车有限公司资产转让合同的纠纷。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时科龙突然公布诉讼及仲裁事务,是为海信入主扫清道路。

  9亿元值不值

  对于海信收购科龙一位家电业人士的评价是一个字:抢。

  其实认同上述评价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海信在两个月内即完成了从考察到签订收购协议的复杂过程,实在有失草率特别是科龙这样的问题公司。当然对于海信9亿元的天价,也令诸多家电企业相当不爽。有业内人士称,海信的报价绝非仅仅是对科龙股权价值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在排挤其他的收购对手。海信这样做是明摆着不给任何人一点染指科龙的机会。因此,这不是收,是抢。

  那么,海信9亿元接手科龙是否值得?

  有市场研究人员认为,海信缺少的东西刚好科龙有,海信擅长以彩电为主的黑色家电,科龙擅长以冰箱、空调为主的白色家电,且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双方恰好优势互补。表面看,这无疑是一桩好买卖。但问题是:科龙现在还有优势可言吗?

  经历了巨亏、顾雏军收购、再次巨亏,这几年来,科龙一直处在漩涡之中,负面新闻不断。科龙的品牌和声誉大受影响。在竞争白热化,产能严重过剩的家电行业,风波不断的科龙让出的市场空间很快会被其他企业填满。

  尤其是顾雏军挪用科龙资金,导致科龙停产,不仅严重损害了科龙的品牌形象,也严重损害了科龙配套厂商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科龙丧失了信用,也丧失了人才。经历了几个月停产的科龙,已是徒有虚名。此时收购科龙,除了能得到生产设备外,不知还能得到什么。现在的“科龙”品牌,到底是无形资产还是负资产?重塑科龙品牌,还是提升海信品牌,到底谁的投入大?值得海信三思。

  海信面临的挑战

  收购科龙后,海信等于在白电领域掌控了珠江三角洲,加上以北方基地为主的黄河三角洲,以苏州、湖州为主的长江三角洲,海信完成了全国的布局,其谋求白色家电霸主的雄心开始显露。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内地市场90%的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业界对白电“羽翼未丰”的海信是否有能力整合科龙,普遍持怀疑态度。

  但纵观海信发展史不难发现,海信实际并不缺乏并购整合经验:1994年,海信并购亏损达8000万元的淄博电视机厂,当年即实现利润238万元;2000年10月,海信收购韩国大宇在南非的工厂,海信彩电现在已占据南非10%的市场份额;2002年5月,海信收购了北京家电名牌雪花冰箱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如果收购完成,双方都将获得1+1>2的效益:海信的强项在彩电,科龙的冰箱和空调位居行业前列;海信的市场优势主要在长江以北,科龙更侧重于南方市场。

  但是,近日海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海信入驻科龙后会保留科龙品牌。这更增加了外界的质疑。中国家电业至今尚没有运作双品牌成功的先例。如科龙收购华宝、TCL收购乐华、美的收购华凌,包括海信收购雪花,其结果都是以牺牲被收购品牌为代价,提升收购方品牌的地位。

  “科龙一旦被海信收购,其品牌短期应不会有太大变动。但长远看,科龙品牌将面临逐步衰落、甚至消失的危险。”广东一位空调厂家人士对此如是评价。

  ·相关链接·

     关于科龙

  科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冰箱年产量800万台空调年产400万台,在国内冰箱业稳居一线品牌,空调方面也仅次于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作为白色家电业龙头企业,科龙电器2004年实现销售额84亿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