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从阜阳奶粉事件到今年接连不断查出的微量元素超标,婴幼儿奶粉市场最近一直不太平。
很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日前在北京坐在一起,试图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美赞臣(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以楷的药方是:“把握好整个供应链,从原料供应商到经销商一起,大家控制质量与安全。”
李以楷所提到的办法,用术语来说叫“全程安全”,厂家既要控制上游原料供应商,也要掌控下游销售企业,看起来工作量成倍增长。但经验表明,这么做也许才是最稳妥的,因为问题往往不仅出现在生产环节上。以雀巢“碘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对外的解释是“由于原料中的碘含量是浮动的,所以导致成品中的碘超标”。
“全程安全”体系上把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三者捆绑起来,试图用利益共同体这根线把三个蚂蚱拴在一起,出了事谁也跑不了。
这种做法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可行?事实上,根本不具有法律依据。无论根据企业法人资格,还是目前企业责任规定,都没有这种“全程体系”的法律保障规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的所谓全程安全体系,在企业生存环境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建立在沙滩上的宏伟建筑,看上去养眼却经不住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大大小小利益的冲击。
而且,在目前的市场发展方向里,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工越来越精细,原材料供应、生产环节控制、销售环节掌握等等,分属不同的专业领域。让一个企业囊括所有这些领域,实际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
这种全程安全体系建立的成本消耗,本身就是对中国市场经济现状的资源评价和被迫应对。怎么看都不是一种创造,而更像是回到刀耕火种时期商品化率越来越低的情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