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0:02 南方日报 | |||||||||
着力推进中心城镇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 城乡统筹化解“三农”问题 实践出真知 朱泽君
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系统的民心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关键要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城乡统筹,以城市化为核心,以工业化为基础,以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切实抓好基础教育为重点,着力推进中心城镇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整合资源,以城带乡,下决心抓好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 中心城镇是农村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对农村广大区域具有直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和发展中心镇,既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有效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可以较快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到城镇,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还可以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集中效应,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效益,促进产业集聚,减少和避免因小城镇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而造成乱占土地、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下决心搞好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起点抓好中心镇的规划。按照建设卫星城的概念和“统筹兼顾,优化布局,管理高效,形成特色”的要求,从本区域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全局来策划中心镇的发展。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心镇的数量和选址,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并和规划引导,在县(市)域范围内做大做强若干个城镇组团,促进社会资源向中心城镇集聚。其次,要加强中心镇内部的规划与布局,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发展速度及用地、人口规模等,按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结合中心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和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用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发展越快乱得越快的现象。 抓产业推动中心镇发展。中心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才能为城镇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首先,要狠抓组团工业发展。将分散的工业园区进行全面整合,撤并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组团,逐步形成工业支柱产业。其次,要大抓招商引资工作。以优化投资环境和完善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为重点,积极引进一批生产力骨干项目。打好民营牌和外资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通过狠抓工业发展和优化产业升级,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拉开中心镇发展格局。中心镇建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中心镇建设的突出位置,集中有限的资金,完善中心镇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努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实现战略性转移 统筹城乡发展,依靠城市化带动农村,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是有效解决“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而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基础教育,是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序推动农村适度空心化,提高土地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民。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致富之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农民增收和培养造就创业人才的系统工程。转移农民外出打工经商,既增加农民收入,又让农民增长见识,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人口素质,为改变农民命运,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创造条件。因此要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协调机制、财政投入机制、职业介绍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转移农民就业工程,重点是切实抓好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和畅通就业渠道。增城市近年来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1767人,转移就业率达79%,去年农民年人均收入496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达2981元,占60.05%。 大力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减少未来农民。要治穷先治愚,要致富抓教育。要从根本上转移农民和减少未来农民,关键还是要全面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要提高人口素质,关键是抓好基础教育。尤其要尽快改变村村办“麻雀”学校的弊端,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促使优质学校向中心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农民子弟读上书、读好书;立足长远,用八至十年的时间实现80%以上农村学生读上大学。增城市近年来已撤并中小学113所,改扩建34所,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考了1417名优秀教师,公开招聘了36名中小学校长,全面充实了中小学师资力量,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城镇优质学位,降低了办学成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9.96%和98.3%。今年高考,全市第三批B线以上上线人数4426人,上线率达87.82%。 注重民生,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城乡结合部的农村要善于念活都市经,服务城市、致富农村,瞄准都市需求,大力发展以“好吃、好看、好玩、好销、好贵”等五好为特征的都市农业。一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创造条件,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狠抓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优化农业布局。三是积极推进标准化进程,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山区脱贫致富步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一哄而起,村村点火、到处办工厂。要善于变资源优势为优势资源,打好生态牌,念活山水经,唱好旅游歌。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风光等旅游资源和靠近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想方设法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来抓。在为都市人提供优质农副产品的同时,加强策划包装,抓好旅游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整合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变扶贫为移民,变农村道路为旅游通道,变单家独户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为都市人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一是按“总体规划、重点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序推进”的思路抓好旅游规划,大力推进以自驾车游和农家乐为重点的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坚持“利用、组合、借势、创新”,整合盘活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和再造资源,逐步形成风光特色游。三是重点围绕“看、吃、住、行、购、娱、健、听、悟”等九字上做文章,完善配套功能。协调联动,建好旅游通道,全面整治农村的脏乱差,营造乡村大公园等旅游发展大环境,以一流的环境、良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把客引来,把客留住,既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又解决农民就业,从而产生旅游与农业联动等综合效益。 作者系增城市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