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境外风险投资汹涌而入 本土风险投资严重萎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12:20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 张汉青 实习生 郝亚洲 闫蓓

  境外风险资本汹涌而入,在国内市场大快朵颐的时候,中国本土风险投资却在萎缩,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

  国际咨询公司安永9月份刚刚公布的一份报告显得有些危言耸听:中国的风险资本产业
目前正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威胁。风险资本投资活动的减少,凸显私人股本投资环境的各种缺陷。“除非具备了维持活跃的风险资本行业的必要条件,否则投资速度可能会减速,甚至出现倒退的危险。”

  国内风险投资与境外资本的较量,越来越像是一场“蚂蚁”与“大象”的博弈。

  外资掀动风投狂飙 国内机构向边缘化游走

  8月初

百度上市首日,即生出了40亿美元的“金蛋”。还来不及适应强烈的“金蛋”冲击,阿里巴巴与雅虎已写就出10亿美元的完美收购神话。翻云覆雨的资本浪潮背后,风险投资机构才是真正的导演。

  有消息称,日本最大风险投资商软银仅从阿里巴巴一个项目的套现收益就高达5.5亿美元。尝到甜头的软银于近日携着总资本6.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二度来华,成为了中国地盘上最“敢投钱”的主儿。

  据了解,进入中国最早、最为成功的风险投资商IDG VC近期同样出手阔绰,在中国新设立了两笔、总金额约为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最新调查显示,中国风投管理资本正处在强劲增长期,境外风险投资如潮水般地涌入,而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却在日渐萎缩,投资情况处在不断的恶化之中。“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行业总体上很火爆,实际投资总量和实际投资项目都有所增长,但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情况不是在好转,而是在恶化。”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院长陈工孟博士表示。

  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的调查,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总规模为近439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113亿元,增幅达34.93%。2004年新增风险资本量52亿元,比2003年度新增风险资本量增加了15亿元,增幅达41.67%。与此同时,2004年许多新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众多利好因素的驱动下纷纷进入中国,并进行实质投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不但推动了盛大、蒙牛、腾讯、李宁等公司在海外上市,还投资了阿里巴巴、银联商务、宁夏红等企业。

  而在2005年,境外风险投资来势更显凶猛,那些硅谷的投资巨鳄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大洋彼岸的中国。根据记者打探到的消息,除IDG之外,Sequoia Capital拿出1.5亿美元投资中国,据称,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KPCB、Accel Partner、Matrix Partner等三家国际风险投资也将于今年底进驻中国。美国中经合集团北京代表处左凌烨告诉记者,最近三到五年时间中经合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新成立的基金将会有超过一半以上直接投资中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风险投资在中国蓬勃发展之际,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投资额却呈现出萎缩的状况。”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曼红说。

  根据刘曼红提供的数据,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额达到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7%,2004年风险投资额达到1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92%。而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则由2002年的296个缩减到2003年的233个,风险投资额由2002年的1.948亿美元减少到2003年的1.69亿美元。

  “原罪”探寻:政府资金一家独大

  专家表示,由于风险投资推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注重对经济未来发展的投资,虽然中国现有的资本力量在传统产业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如果让外资占领了“未来”,中国的资本力量很可能会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未来发展领域失去阵地。

  德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佳纹已经在台湾做了20多年的风险投资,他向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风险投资产业就像一棵树苗,这棵树苗不管它多努力,假如它长在盆景里面,顶多是一个漂亮的盆栽。但是,如果它生长在山上,就会有机会变成一棵大树。而我们面对的金融发展环境既可是盆景,也可为土地。

  “在其它国家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机构占主流的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却是政府不得不出资充当投资主体。”不少业内人士对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和政府资金的一家独大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在欧美等国,风险投资以游说者的形象奔走于政府、银行、其它金融机构、企业和其它有关单位,以极具吸引力的发展计划,宏伟的战略构思吸引政府、银行、企业等参与到风险投资业中来,来自于政府的创业资本只占一小部分,银行和其它金融、非金融机构挑起了风险投资资金输出的大梁。

  但是,中国的风投机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科技转化成果进展缓慢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据刘曼红介绍,在对204位风险投资公司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有48位,原为教授学者的有31位,具有银行及其他金融背景的有13位,只有75位真正具有企业家背景,占37%。很多基金管理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及风险企业的管理都缺乏足够的经验。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此前一次论坛上坦言,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环境的确存在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比如说我国一半多风险投资企业是国有企业,很多问题还处于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起来就会受阻。

  “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推动下,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以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但这一方面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也使得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刘曼红说,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筹资渠道、管理水平、退出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同时,中国目前没有政府背景的风险资本规模又普遍偏小,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很难,只能做一些短平快、投资少的项目。风险投资被人称作“耐心投资”,一般要经过3至7年后才能有较高的回报。一些公司除了注册资本金外,再无资金来源。在业务规模扩大以后,为弥补资金不足就采用高成本融资的办法。而这样操作带来的还款压力,最终导致其偏离风险投资路线而进入房地产和证券炒作。

  中基国际集团是中关村的一家企业,集团业务主要分几块:一块是做风险投资,主要投资的领域有IT和环保,再生能源这类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另外一块是一些实业投资,投资于房地产和一些小型的基础设施。中基国际集团董事长成卓向记者坦言,以前我们只做风险投资,后来互联网神话的破灭,使我们认识到自己必须有一个产业,才可能承受住一定的风险。我觉得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投资方式。

  制度力挺 本土风险投资或可困兽出笼

  目前存在的重重困难和约束,使得蕴藏巨大潜能的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犹如笼中雄狮。

  在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业内人士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充满了期待。现行的《证券法》、《公司法》均作出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资本规模不能低于5000万元,公司必须连续3年盈利等。此规定将大量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挡在了上市融资的大门之外,而中小企业不能上市融资,又让大量有意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望而却步。

  根据最新打探到的消息,目前《公司法》、《证券法》正在加紧修订,并有望年内出台。修订中的新《公司法》将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的上市门槛,如资本规模降低到1000万元以上,连续3年盈利降低为连续3年有经营记录等。更为关键的是,此次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还特别为风险投资的进入与退出预留了通道。现行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起人股至上市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新的《公司法》可能把发起人股与风险投资基金持股区别开来,创业发起人仍将实行3年禁售期,而风险投资基金的禁售期可能缩短至12个月,此举大大方便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套利退出。

  摩根基金中国区首席代表肖辉说,我们的风险投资主要投资在企业的创业期或者发展期,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投资者怎么样退出,这可能是我们基金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

  华欧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总裁朱德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决定风险投资规模、发展投资意愿的还是资本退出这个环节,可以说这是风险投资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缺乏良好的退出机制,成为了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风险投资的资本具有不安稳性,不会长期被投放到一家公司里面,而要追求新的投资机会。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仅有4家创投机构从被投资的企业中退出,退出的水平为2003年以来最低。

  她说,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就是让以前不能上市流通的股份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被投资公司的发行上市,意味着风险投资持有的股权完成一步到位,风险投资有了更为便利的退出渠道,为中小企业上市与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扫清了制度障碍。未来深圳
中小企业板
也有望逐步向创业板过渡,这将为风险投资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