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锁定上升周期的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6:3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崔毅 来源:中国经营报

  9月13日,力拓矿业(RioTinto)首次在中国举行了全球董事会,包括集团董事长斯坎纳(Paul Skinner)和CEO克里夫(Leigh Clifford)在内的公司高层,悉数到京。这在公司132年的历史中尚属首次。

  而此时,坊间有关明年铁矿石价格的中外谈判即将开始的传闻,已不胫而走。国人也更是对今年初因铁矿石价格大涨而带给中国的窘状,无法释怀。

  集中度抢占博弈优势

  尽管集团CEO克里夫再三强调由于财政年度的计算不同,力拓明年铁矿石的销售价格要从2006年4月1日开始执行,公司高层此次来华与铁矿石价格谈判无关。但是,其价格策略仍不免成为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力拓近年来的骄人业绩,关键源于其对市场价格的精确判研与强有力的掌控。毕竟,对资源开采行业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资源开采企业和矿产品提供商,力拓矿业集团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41亿美元,而截至今年8月,其市值为457亿美元,在同类公司中,仅次于必和必拓(BHP),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

  另有观点认为,包括力拓、必和必拓在内的供应商操纵着铁矿石原材料价格以谋取暴利。一个数据是,每年全球20%的铁矿石贸易为力拓所掌控。

  自2000年开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分别展开了大规模的铁矿石业务购并,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据统计,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已掌控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70%以上。

  按惯例,铁矿石价格一般由各国的钢铁企业代表分别与铁矿石巨头进行谈判,并形成该国进口的基准价。而

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远低于铁矿石行业,这使三大供应商在价格博弈中占有优势。

  不过,克里夫并不认同力拓有掌控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能力。他告诉记者,铁矿石同其他商品一样,供需决定价格。今年中国进口价格大涨也主要是因为强劲需求所致。而在国际上,三大矿业公司都主要从事矿产品的期货交易,遵循国际公开价格,哪一家也不可能以非市场经济的手段垄断或掌控某一时期的矿产品价格,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会受到本国反垄断法的制裁。

  掌控未来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与印度等国从事现货交易的铁矿石供应商不同,力拓在价格策略上,更看重与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长期合作,但三大巨头对全球重点铁矿石资源的把握,及其倡导制定国际公开价格的做法,实际是一种更为高明的价格掌控策略。

  事实上,与其他行业不同,矿业公司对矿山的高投入和矿山资源不可再生的两大特点,决定了矿业公司必须对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向,有着精确和前瞻性的判断与把握。

  正如力拓高层所言,自2003年中国本轮经济发展加速以来,他们就判断此后5年内,世界铁矿石产量20%至30%的增量将为中国吸纳。据了解,这种预期的判断参考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均消费达到1000~3000美元时,会产生对住房、汽车等消费品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的背后,必然会导致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

  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该公司最大的动作就是把市场开拓的重点往中国转移。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三大公司除摸清中国市场需求的详细情况并加强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全面合作外,最重要的,是在价格策略上形成一致,以期借中国的经济增长,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长期来看,我们感觉中国市场上的铁矿石将供不应求。因此,力拓在华召开董事会,就是要向我们的中国客户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将对中国市场做出长期承诺,并希望与中国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克里夫对记者说。

  “两年前,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占集团全球销售额的5%,而今年,这一数字很可能突破15%。中国将成为继欧洲、北美、日本之后,力拓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力拓矿业集团董事长斯坎纳对记者说。

  目前,力拓已投巨资扩建

澳大利亚本土丹皮尔港的吞吐能力及附近矿山的生产能力。而这一切,主要缘于其对中国市场增长的乐观预期。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力拓只有抓住国际市场铁矿石需求的上升周期,采取强有力的价格控制策略,才能尽快回收上游的巨额投资。

  绑定上升周期的机会

  然而,对于以开采不可再生的铁矿石为主业的力拓来说,面对回收巨额投资的压力,将如何确保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的长期承诺呢?

  对此,克里夫的看法是,长期承诺主要体现在与中国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上。对于这一点,业内多认为,力拓的策略在于趁当前铁矿石需求旺盛、价格高企之时,尽可能多地与中国客户签订长期合同,以避免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通道后,因铁矿石需求疲软,而给公司带来的创收压力。

  原材料行业的一个特点是,上流的资源越开采越少,新的开采是一种沉没式的巨额投资。一旦遇到行业不景气,将遭遇巨大风险。在价格高位时,那种长达10年甚至20年的采购合同被认为是化解了未来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化解的背后,实际就是绑定了价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