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郭镇经验不仅成就了“巩义模式”,推动了巩义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然而,作为源头的回郭镇,其影响却日渐减弱甚至消失。
□经济视点报记者 桑 燕 王新磊
从回郭走出的“巩义模式”
2005年6月,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巩义市再次以位居第63位的成绩入围。这是巩义市第7次位列全国百强县,作为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样本,巩义市被称为“中原第一县”。
以“乡乡有企业、村村办工厂”所呈现的民营经济的繁荣,和以民营经济为经济支柱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使巩义发展被当成一种模式,在全省推广。
“‘巩义模式’是源自回郭镇的。”谈起昔日的辉煌,回郭镇人脸上洋溢着自豪。
然而,在巩义名声大噪的今天,曾盛名一时的回郭镇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除了一些人至今仍能记住假电线电缆事件外,回郭镇似乎已从人们的视野消失了。
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回避。“回郭镇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确实影响了整个巩义的发展。”一位老巩义人说。
上世纪50年代,趁着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机遇,回郭镇建立了新中烟厂、铁工厂、炸药厂。到60年代,铁工厂、炸药厂先后被巩义市收归国有,成为后来的巩义机械厂和103厂,成就了巩义早期的工业基础。
“回郭镇经验”声名远扬
至今说起回郭镇,无锡人、温州人、上海人、大邱庄人……仍很感激。
在一本无锡人所著的《走在全国的前列》一书中,这样写着:“无锡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全国第一的成就,是因为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到回郭镇参观学习过,受到那里的社队企业的启迪,而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这种社队企业。”
事实已经过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考证——现在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起源,就来自回郭镇。
如果不是上海人自己坦言,大概不会有人相信,回郭镇对上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上海地方工业志》中,明确标明:关于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回郭镇公社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对崇明的社队企业发展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
“光港、澳旅游团和国际友人就接待了50多个,全国有29个省份连续不断地组团来参观学习。一天少则五六百人,多则可达两三千人!”9月13日,回郭镇原党委书记刘志刚回忆起当年的盛景,有些激动。
为迎接每天大量的参观团,回郭镇特别成立了一个50多人的接待站。
全国掀起了学习回郭镇的高潮,随着一批批参观团的到来,回郭镇经验如种子般洒向全国,遍地开花。
刺痛河南
这是一个有些酸涩的结局——“墙里开花墙外香”。
后来曾经到过回郭镇取经的温州、无锡等地现已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但在河南却影响甚微,作为源头的回郭镇却也日渐衰落。曾经盛极一时并让回郭镇人完成资金原始积累的电线电缆产业,也因假电线电缆事件而萧条不堪。
回郭镇人曾把它主要归结于地方的环境,并举例说,温州鞋出事后,当地政府合理地给予规范、管理,温州得以成功转型。而1992年,回郭镇假电线电缆事件曝光后,“相关部门几乎天天来打假,一连打了3年。”当地一些老人回忆说。为此,回郭镇还专门成立了电线电缆工商所,对电线电缆企业生产进行审查,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但现在看来,此举虽然对回郭镇的民营经济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或伤害了当地电线电缆产业的发展。
“这和南方相关部门的一边打击假冒伪劣、一边积极扶持引导生产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因为只打假而不扶持,回郭镇电线电缆厂从精神到行动都惨遭重创。”当地一些老人说。
而因为打假,回郭镇不得已选择转产、从零起步,如此就耽误了壮大的最佳时机,分析人士说这应归结为回郭镇为什么没有做大的根本原因。
回郭镇一些当地企业家接受采访时认为,事实上多年来,回郭镇这个金字招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商业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打击则加重了它的负重,“走得更艰难”。
此外,区域条件和观念也使回郭镇人备感失落。温州处于开放的沿海地带,那里具有相对自由的商业环境和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而且,沿海地带后来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也为民营经济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回郭镇也有开放的机遇,《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一文发表之后,中央曾对回郭镇批示“对外开放”。正是这个政策,才出现了全国各地纷纷组团前往回郭镇考察的现象,才使回郭镇有辐射全国的影响,但回郭镇此后却因种种原因失去了迅猛发展的机会。
回郭镇影响力的丧失,不只是回郭镇之痛,也是河南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