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秦朔南风窗 理性激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6:57 《今传媒》杂志

  文/王平

  “宁可饿死,也不要医疗广告”。秦朔接手《南风窗》依然不改知识分子心中的那股抗争精神,“如果不幸福,宁可不要。”他说。

  他要的是一份体现知识分子良心的“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

  2005年5月,《南风窗》版权页上总编辑的名字换成了陈菊红。《南风窗》的秦朔时代宣告结束。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从1985年《南风窗》创刊到秦朔接手时,《南风窗》的主线是新闻时事性杂志。但其定位与思想甚至从版面设计上都出现着较大的波动。

  1998年,对于《南风窗》而言是标志性的一年。经过论证,秦朔将《南风窗》定位成政经杂志。

  从新闻杂志变为政经杂志,《南风窗》当时算得上是“新锐”,但这种方式并不是一个理性知识分子的理想,秦朔主要是需要向社会奉现一份责任。

  而不同时期的社会责任是有区别的,《南风窗》也因此而变。1998年前后,《南风窗》是“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责任感更多地体现在政经和社会领域。当时,改革进行到了深水区,一些阶层收益是以牺牲另一些阶层的利益为代价的。《南风窗》就更多地代表了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群的利益,这种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种合理、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秩序。

  秦朔此时的“窗下人语”栏目的发言代表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渴望》等,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溢于言表。

  秦朔曾无数次说:“读者之所以喜欢《南风窗》,是因为《南风窗》有一种打动人的力量”。

  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批判与继承

  秦朔曾深层次地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而他需要的是自己独立的思想。

  《南风窗》最早提出的口号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秦朔的解释是“谁有新的想法都要尊重”。所以《南风窗》一直都在保护和维护这种创新的精神。

  这种精神其实是秦朔对于知识和思想个性的一种保护。“到30岁的时候,如果还不能独立思考问题,不能按真心向往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能按理性和自由的思考方式去叙述,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讲,将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正因此,这种思想氛围下成长的编辑记者们时时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理性地对待社会的任何一个变化。也因此,《南风窗》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维眼光。

  秦朔给员工的也是更多的自由。比如,在《南风窗》有近一半的采编人员,他们都有写书的机会、出版的机会、成名的机会。同样,知识分子的包容和勇于承担责任也体现在《南风窗》和他身上。

  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特点:勇气来自良知的驱使,来自知识分子的道德,来自对社会的深层思考,来自内心深处对公平、公正的呼唤。这一切都在秦朔和他的《南风窗》身上表露无疑。

  曾经有不少人说秦朔28岁就当上了正处级,又有副高职称,今后的仕途一片光明。而他却要独立表达。这也面临着风险。“当不成总编辑,我去当个编辑,当不成编辑,我去当一个自由撰稿人。万一自由撰稿人都不能做的时候,就到企业去打一份工,自食其力。”这种思想决定了他要拥有表达的个性和深度,这也决定了《南风窗》充满理性与责任感的性格。

  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秦朔的成功来之不易,他把自己的“差异性思维”视为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是他的核心竞争能力。他追求的不是故作姿态的标新立异,而是合理的差异性思维。

  而《南风窗》的成功也在于此。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秦朔认为,现在这个社会的竞争,比的不是谁比谁聪明,而 “比的是眼光”。他的感触也融合在《南风窗》的每一期。由于是市级单位主办的杂志,《南风窗》拿不到很多一手资料。这时候,要靠深度加工,靠观念取胜,“差异性思维”就大派用场。1999年第2期《南风窗》的“窗下人语”,是秦朔写的《李嘉诚与董建华的"加减法"》,其中很明显地流露出他那与众不同的思维亮点。

  《南风窗》的内涵更依赖于“生产者”的价值观和眼界,而且还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每个阶段皆如此。说近几年来的《南风窗》是秦朔成长经历的缩影,是他思想的外延,也许并不为过。

  秦朔在10年中接触了大量的成功人士,与张瑞敏、李东生、段永平、刘永行等中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交往,秦朔发现影响企业运作的深层原因是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政治经济很难截然分开,于是把《南风窗》的风向标拓展为“聚焦政经,相约成功”。

  同时,秦朔还拥有知识分子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当时,为了改版后刊物的整体质量,“我们决定:饿死也不登一条医疗广告”。《南风窗》全面改版,由于要全面提高办刊质量,吸引更多的品牌广告。“当时创业的时候很艰苦,我自己去拉广告,在1997、1998年,步步高的段永平、TCL的李东升,创维的黄宏生我自己都去找他们拉广告”。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南风窗》也许不会是大家看到的“从头至尾”的高品格。

  知识分子市场的缺失

  抑商思想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商业头脑的某种缺失,而秦朔正是如此。

  在发行上,《南风窗》曾经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秦朔说:“我们的网络做得比较早,曾经交过的学费和惨痛代价让我们认识到,杂志的营销是一个系统问题,和产品本身息息相关。”

  秦朔也坦率地承认,《南风窗》在营销上存在不足,体现在自身的广告价值和运营上,远远不如“四大周刊”。当《南风窗》处在“经营发行量”的阶段时,“四大周刊”则是在“经营品牌”。“我们的缺陷在于:对主流人群最具有价值的北京、上海方面偏弱。广告运营能力和方法差。”秦朔说。

  同时,秦朔认为,《南风窗》的设计、版式及整体包装上不够精致。

  据说,《南风窗》发行量是“四大周刊”的总和。但从经营的角度讲,《南风窗》确实没有“四大周刊”做得好。

  《南风窗》在秦朔眼里考虑得更多的是成为主流媒体,在秦朔对主流媒体的解释是:面向中国绝大部分的都会城市,面对公务员、经理为主体的人群,同时能提供在政经、国际、财经、产经各个领域方面比较好的评论、分析,而且有比较大的发行量。而经营不在此列。

  《南风窗》没有了秦朔

  是什么样子

  一个是《南风窗》杂志本身,一个是《南风窗》的事业。一个是秦朔的品牌。

  这三者都紧紧围绕着秦朔的个性与风格往前发展。

  2004年11月15日,以总编辑为秦朔的《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在此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南风窗》的总编依然是秦朔,这被业界理解为一种自然过渡。现在,秦朔对于《南风窗》来说已经成为过去,而《南风窗》还要继续,秦朔也还要谱写他作为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热情与理想。

  人们对《南风窗》的热爱,源自于《南风窗》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即建立在对我们这个社会的使命感之上。

  失去秦朔的《南风窗》,失不去他所营造出的这种气质。《南风窗》沿着"生态文化"的主线表现得依然充分。但这种气质无疑会因为秦朔的离去而变得不具有彻底性,秦朔的《南风窗》气质带有个人的强烈烙印,这种烙印恰恰是我们现在普遍追求的对社会的良知。至少在"窗下人语"中我们看不到这种气质下的闪光,更多的象是一种"编者的话"。而没有彻底性的气质也将失去读者对《南风窗》的追求。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只有气质的《南风窗》显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南风窗》,秦朔留下的经营缺陷也需要后来人弥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