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报人的管理秘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6:32 《今传媒》杂志 | |||||||||
文/莫闻明 我一向认为管理是一门很有灵性的手艺,不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的。尤其是报社这样文化人多、思想活跃的单位,不能象工厂那样用一些简单化、标准化的制式管理。我从事媒体管理工作将近二十年了,经过无数次的摔打、失败、挫折,总结出几条摆不上桌面的琐碎经验,希望能对后来者有一点点启示。需要再三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些个人体会,可能在真正
可以不会写稿子但要会看稿子 我见过很多总编、社长都是由上级委派进入媒体圈子的,本身并不擅长舞文弄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从事管理工作。我自己也是部队转业出身,对于写作、新闻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刚开始为了附庸风雅还硬着头皮写点东西或者在其他人的作品上圈圈点点,在进入编委这个级别后,别人就很难看到我的“墨宝”了----不会写、也不愿意写、也没时间写。到了做总编的第二个年头,连我们自己的报纸都不太看了,只是每天晚上听一下广告营业额汇报。我不太看自己的报纸,但爱听别人评价我们的报纸,如果发现人家说的很有道理,就会把下面的人叫来吹上一通。到了这个级别,会看要比会写更重要。有些年轻人常以文笔自负,以为由此就可以进入管理层,我看这是南辕北辙。好的记者永远只是个技术人才,相反由记者升上来的“会写” 的总编往往不自觉的流入技术层面或过分关注细节,这样的“能人”往往压制了下级的创造力。遇上这样的领导,下级有时候是很痛苦的,所以说动嘴不动手也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管理方式。 小矛盾站在员工一边,大矛盾站在报社一边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我复员后分到媒体工作,先从一个后勤上的中层干起,熬到最高层用了7年时间。高层领导好当——只说不练;基层群众也好当——没啥责任;中层最讨厌——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很多人没有灵性的人就困在这个级别上不去。既然两头受气就要学会平衡、要站错队。我的经验是小矛盾要站在员工一边,比如增加一点工资奖励,考核松一点,逢年过节多张罗点礼物,谁要结婚安排一下公车私用等等。中国的员工是很容易的满足的,一点小恩小惠、一点额外的关心帮助他们都会记住的。原则要讲,但不要对一个具体的人严格。多站在下面人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失了民心的领导也就是个自弹自唱的孤家寡人罢了。隔上一段时间有意识和上级拍拍桌子,为下级争取一点利益会给你在基层留下极好的口碑。但在大矛盾上,可不能有妇人之仁,要坚定不移的站在报社立场上。比如我经历过的因为三金问题引发的集体怠工事件、因为竞争对手高薪挖人引起的骨干跳槽事件、因为稿件严重导向错误引起的七人下课事件等。在这些大问题上,我是毫不犹豫站在报社的立场上,坚决维护报社的利益和形象。什么时候站在群众一边,什么时候站在管理层一边,其中三味还需仔细拿捏。 对上级要和气对下级更要和气 不论是当领导也好,当员工也好,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是中国人千古不变的道理。人都做不好,事还能做好?很多时候说某某人工作能力强,其潜台词就是说此人做人很成功、很老到。私营企业的老板也许可以颐指气使,但报社这种藏龙卧虎的单位,和蔼可亲还是要讲究的。平时进大门,我会问一下保安“站在外边冷不冷”?到了配送中心,我会顺手把投递员自行车上的报纸摆整齐,然后叮咛一下中层干部“一定要让我们的投递员喝上热水啊”。编辑部地上要是有张纸屑,我也会捡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是做秀,有意识的去做一下姿态,后来好像成了习惯,大家都夸这个老总平易近人。在报社,地位有高低,但都是打工身份,没有本质区别,谁敢说5年后谁是谁的领导?我的部下中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跳槽后也在其他地方当老总,见了面对我还是很恭敬,所以说不广结善缘、在这个圈子里面是没法混的。至于对上面要恭敬,这就不用多讲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遗憾的是有些人总是对上面笑脸,对下面冷脸,这可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啊。 要把小钱当大钱花 国外的管理经验总说要激励,我对这些没有什么研究。我只牢记了老祖宗的一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比如一般报社都设有总编辑点评奖,有一段时间我就很重视,而且采用的是现场发钱这种不符合财务原则的方式。一次一个摄影记者冒险拍了一组非常刺激暗访照片,我看到后决定临时换版,当晚签完字送印刷厂后我让大家晚走一步,现场开会表扬并发了1000元奖励(按规定我们的点评奖一般不会超过500元,而且大多是给文字记者了,摄影记者基本是轮不上的)。小伙子当时很激动,在场的夜班编辑簇拥着他呼啸着冲向报社旁边的小饭店,喝的酩酊大醉,还惊动了巡逻的警察。如果按常规把奖金放在以后和工资一起发,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发奖金的学问就是总量要控制,但在个体上一定要慷慨,这样才能起到激励效果,如果改成给每个人撒点胡椒面,钱花了那么多,效果还不好。只有善于用钱、敢于用钱的领导才能拢住人心。 可以安排人但决不能安排亲人 当到了一定级别,自然会有很多人来找你帮忙,安排一些人是常见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建造团队,也要有意识安排人、调整人。我有一个朋友水平很高,在外地接了一个杂志,他自信可以搞好,可一到那边就发现控制不住局面。后来他总结“没有七八个人,十几条枪是弄不成事情的”。安排人是很有必要的,但绝对不要安排自己的亲人进来。私营企业搞夫妻店、父子兵或许可以,在报社里面搞这一套(比如安排你的老婆搞财务)只会死得更快。不要轻易相信人,包括你身边很亲近的人,更不要轻易给人留下把柄,历史上所有位高权重的人都是善于保守机密的。至于有些错误,比如和某个漂亮的女秘书发生点暧昧关系,那就更低级了,连这点小事都控制不住,还能有什么大出息?这又不是美国。在单位里只能有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和一点点的兄弟、朋友关系,再近一点的关系,坚决不能有。否则,就是再给自己挖陷阱。 可以不要面子但一定要爱惜名声 面子这个东西,我在做中层的时候十分重视,比如名片上的“副”字,办公室的大小,开会发言的顺序,那时以为这是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的表现。几年后我把这种幼稚的想法统统抛弃了。现在我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抽自己习惯的劣质香烟,我敢承认自己只有高中文化,西装只有在非穿不可的情况下才穿上。有时还有意夸张表现一下自己的小农本色——大部分中国人思维还是农民式的思维,否认自己是农民(有人特别喜欢炫耀自己是海归派)实际是脱离群众的做法。处世低调的好处是让人不会防备你——你是愿意和一个精明的人共事还是愿意和一个憨厚的人共事?我有一个气宇轩昂,谱很大的朋友。他凡事都爱出风头,一天晚上不知道被谁一黑砖打得在医院里躺了大半年,再也无法重回工作岗位了。面子可以不讲究,名声可一定要维护好,比如勤恳、懂业务、慷慨、对人实在这些好名声要千方百计的塑造并保留,积攒这样的好名声要比存钱重要的多。你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但好名声可以让你在任何时候都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可以不精通业务但要能讲业务 对于业务,我谈不上精通,而且现在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但我一直要求自己要保持起码的粗通。行业的一些术语、新观点、历史掌故、人事变动要能说出来个七七八八,要不然就会被人笑话。当领导可以故作无能,但不能真的无能,要是外行到被下面的人笑话,那也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仅要粗通业务,还要特别锻炼自己在台上讲的本事,上不了台的领导总让人觉得拿不出手。幸好我每天有十个小时都是在应酬、谈话,由于交流的对象都是一些“能人”,所以也能从中吸取不少好东西,这给我现炒现卖提供了不少素材,也让我更加相信“社会大学”和“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说法。当年复员回来的一个战友,也分到某报社,当时论级别还比我高,可是此公对新闻业务方面没有一点兴趣,自己也不留心学习,过了多年,除了肚子大、牢骚多外还是呆在后勤上没什么进步。干什么就要吆喝什么,干不干先不说,吆喝总的会几句吧,连吆喝都吆喝不了,你不下课谁下课? 宁可被骂无能也要坚持底线 媒体这碗饭的确不好吃,条条框框多,还容易出事情。所以加强政治学习是头等大事,不讲政治、只讲业务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甚至是很“危险”的领导。我的底线就是坚定不移的遵守党和国家的新闻纪律,对于可能出现负面影响的东西毫不妥协。为此,不少基层员工背后骂我、瞧不起我,但是回过头来看,我管编采的那两年,是出问题最少的时段,而同期翻船的同行可是车载斗量。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些规矩并努力保持,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要顶住不盲从,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也是培养个性的好办法。在一个单位里,中层是不允许有个性的,要玩个性危险系数太高。而一把手则要有一点个性的,成百上千人的单位,你没点个性是镇不住的。 可以不看电视但一定要学会上网 我现在除了新闻联播外,其他电视节目基本是不看了。看新闻联播是一种职业习惯,即便再单调也要把头十分钟看下去。不看新闻联播的老总是不合格的,不积极领会其中传达的信息的老总是不明智的。至于上网,有些同行不屑一顾。我们单位在1998年就开始陆续配备电脑,我是第一批享受到的,可是头两年基本没有动过。更不会什么电子邮件、google。后来因为我们的一批年轻同志在某个论坛活跃,并且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我才慢慢开始重视上网这个事情。现在虽然时间紧张,但只要坐下来,就挂在网上。网络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听到很多意见,不懂网络、不会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肯定要被淘汰的,温总理开新闻发布会之前还上网看看民意,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老爷的架子对网络表示蔑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