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自主品牌:关于鞋与车的对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4:39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与汽车并不沾边的龙永图,最近因一番“中国不必有自己的汽车自主品牌”的广州发言,而引起业内外的一场讨论。本来,笔者对龙永图的这番话很不以为然:龙先生真的是这样讲的吗?这叫中国人说的话吗?这样的话不可能有市场,不值一评。

  但是,几天来,这句话总是在耳边嗡嗡地响着,挥之不去。如果这句话出自广州本田的日本老总,可以不评;如果这句话出自一汽奥迪的德国专家,也可以不评。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体现着自身的利益,说一些这种话,甚至说一些比这更刺激的话,都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承认,日本车不错,德国车也不错,我们的车目前还不如他们,所谓的自主品牌,也不过刚刚处于萌芽状态。问题是这话出自有一些知名度的龙永图,他的观点代表着一些人的观点,这就有评论的必要了。

  比较凑巧的是,在从媒体上获知龙永图发此言论之前,8月20日笔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一个研讨会。会上,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的主旨讲话,恰恰也是关于自主品牌。这位带领青岛橡胶九厂员工奋斗20年创出双星知名品牌的企业家,对自主品牌有这样一番认识:20年来,我们始终记着小平同志的话,就是“我们一定要搞出自己的名牌。”汪海透露,中国目前年产鞋达到70亿双,世界人口是60亿,中国可以给世界上每一个人制造一双鞋。但是,我们的品牌鞋在世界上却没有那么响,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不去。现在很多皮鞋、运动鞋的世界名牌产品在中国制造,换句话说,我们中国人做的鞋,在质量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没有区别。就是因为没有自主品牌的原因,我们把利润给了人家,只能拿一点加工费。这次会上有统计数据说,中国的一些商品,出口以后80%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和代理商的渠道拿走了,我们获得的利润是微乎其微的。在那天的会上,汪海总裁的讲话饱含激情,一再强调自主品牌的重要性。而正是因为有了双星、李宁等这样的中国自主品牌,外国的名牌运动鞋才不敢把价格抬得太高。

  龙永图、汪海,一个是官员,一个是企业家,在2005年夏季基本相同的时间,对中国自主品牌发表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一南一北的言论,形成了一种对话的态势,也有机会让中国关于自主品牌的认识和讨论进入更深的层次。

  笔者认为,无论是鞋还是汽车,对自主品牌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对近些年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坚定地倡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人,大多数是自认为懂一点经济的官员。他们认为,中国进入WTO,就是要把自己置于全球经济的分工格局内,遵守规则,别人怎么指挥,我们就怎么行动,不必自搞一套,不然怎么能叫全球经济一体化呢?

  我们先不必往远了扯,先不去探究到底是谁提出的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先不去探究一体化中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谁该牺牲自己,谁想主导别人。我们只说鞋和汽车。试想,如果没有汪海,没有双星,没有

健力宝,没有李宁,我们在国际赛场的领奖台上,怎样体现中国人的风采?那些在中国加工的世界名牌如耐克、
阿迪达斯
,是不是可以卖你3000元一双你还挺得意?如果没有夏利,没有
奇瑞
,没有吉利,捷达就卖你20多万元一辆,你爱买不买。而有了自主品牌,日本、德国的车就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价格压力,尽管我们自主品牌目前还很弱小,质量还不是那么让人放心,但那是我们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替别人制造。

  在汽车自主品牌的观念上,我们应该学一学韩国。在日本、德国、美国、瑞典、意大利的重围中,韩国人卧薪尝胆,在政府官员的示范作用下,国人就是以驾驶现代、大宇、起亚为荣,汉城街道上大幅图画,标有“身土不二”的口号,总是让韩国人热血沸腾,也让中国的访问者扪心自问。因此,讨论自主品牌的存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自主品牌包含的民族感情、自立意识,比品牌的经济价值更重要,它是一种大中国的意识,绝不是狭隘的。

  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否定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只能提醒某些同胞,在重要产品领域没有自主品牌的中国,经济安全的堤坝是不牢固的。而在没有经济安全保障下到处鼓吹全球经济一体化,只能是自欺欺人,甚至是自掘坟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自主品牌相关网页共约81,6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