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9月11日电 记者张毅报道:我国畜牧业生产已进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畜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这是记者从农业部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畜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2174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6%,农民人均收入净增部分40%来自畜牧业。近些年来,特别是去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胜利后,各地努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规模化水平提高。2004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37.9%,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3.0%,饲养5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0.4%。养殖小区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类养殖小区已突破4万个。
二是畜牧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0多个,其中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30%,发展较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5万个。
三是牧区饲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半舍饲、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等养殖方式逐步推行,饲草料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四是畜禽良种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目前,荷斯坦牛及其改良牛的良种覆盖率约70%,三元杂交猪的良种覆盖率约95%。
农业部提出要全面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会上说,当前要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为重点,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建立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需要,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畜禽生产标准体系。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分散养殖户提高防范疫病风险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