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实施生产基地的多元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3:54 《中国投资》

  中国企业不要把未来的一切赌注都押在增加对美国的出口上,同时要考虑实施生产基地的多元化,也不要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油价的回落上优尼科系列案带来的变数

  ○ 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亚洲区总裁 冯凯乐(Dr. Eugen von Keller)

  6月21日,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竞购优尼科的消息一经爆出,美国舆论曾因震惊而一
片静寂。随后,风暴便爆发了:《国际先驱论坛》、《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今日美国》和数不清的美国媒体上,关于中国企业收购的评论报道如潮水般涌出,谈论着那些从未听说过名字的中国企业已经或正准备如何友好或不友好地吞吃掉英泰克、IBM个人电脑、RCA和优尼科。

  在此之前,面对中国企业前去收购本国公司,美国民众和政界的情绪可谓复杂:一方面,舍不得这些曾经辉煌的老牌企业;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这些企业多数今不如昔。但优尼科并购案却大大不同。它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规模(以前,如此大规模的收购被认为是美欧日企业的专利),还在于它触动了美国的核心问题:

能源依赖。尽管一些专家指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几乎不会对美国的能源供应产生影响——因为后者仅提供美国每年能源消费的1%——但美国公众潜藏的心理恐慌还是被唤醒了:
中国经济
的迅速上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威胁?
石油价格
会继续上涨么?我们的工作机会是否将更多地流失到中国?中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而在实际上支持了很大一部分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一切是否将导致美国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力量的衰退?经济学家保尔·克鲁格曼在不久前撰文指出:中国人终于开始用手里的美元来买点儿实实在在的东西,对此美国人其实应该感到高兴——这总比他们继续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然后在某一天大笔抛出要好——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美国货币和利率都将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从美国舆论对中海油并购案的反应中,我看到令人忧虑之处:中国经济的兴旺发展给美国人带来的威胁感可能会导致美国不同党派一致支持采取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措施,以抑制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商品。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家们来说,该从这种变化的形势中学到些什么?又该在战略方面得到哪些启示呢?我想:还是那句老话——“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同一只篮子里”——其实你不需要是一个战略思想家,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浅显道理。首先,中国企业不要把未来的一切赌注都押在增加对美国的出口上,要争取使自己的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例如增加向欧洲和中东的出口。其二,可以考虑实施生产基地的多元化,在可能的条件下将生产能力部分转移到亚洲地区其它社会经济环境稳定的国家。这样,如果美国真的违反商业理智做出限制从中国进口的决定,你的损失会较小。其三,你必须明白:你的企业只有在本土市场拥有一个坚实的销售和利润基础,才具备出口受限时的抗风险能力——即使目前看来内销不如出口赚钱——因此,企业不应为专注出口而忽视了大本营。

  最后,不要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油价的回落上。事实上,油价保持现在水平甚至继续攀升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你应该现在就检查一下自己的能源成本,思考一下是否有新技术、新流程可以帮助你能节约能耗。懂得未雨绸缪会让你在今后不少年头里获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