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关注直销立法 > 正文
 

邵颖波:为占变局先机 直销巨头争先向政府示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3:3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邵颖波

  9月2日下午3:20分,新华网最新的滚动新闻中出现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稍后一个小时内,国内几大直销巨头的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的声明都陆续上了网。事实上,这些直销企业在一直实时监控着相关消息的发布过程,以图在第一时间向政府表态。表态本身也并非完全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在下一阶段的直销变局中占得先机相当重要。

  这就是中国首部

直销立法出台时刻的众多企业的心态,在此之前,所有已经进来的和想进但还没进来的企业,都从未停止过他们与政府之间的顽强博弈,甚至由此引发了直销企业内部更为复杂的斗争。

  简单说,直销就是舍去了批发、零售和商店等环节,通过人和人的直接交流而进行的销售,但要细说起来就变得无比复杂了,因为它省下来的流通成本并不完全转化为价格的降低或者企业利润的提高,而是通过多层次直销复杂的计酬方式,转到了参与销售的人员身上。这种模式使得直销员和企业皆大欢喜。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也并不因此而受到伤害。但是,在中国,人们对直销怀有巨大的恐惧感,说到家,我们缺乏切实有效的对付非法传销的良策,而非法传销与合法直销是相伴而生。

  现在,有不少专家学者在新法出台以后发表了肯定评论,几乎一致地认为这两部法律同时出台是体现了政府智慧,因为它既完成了当初对于国际社会的承诺,又依据中国国情对非法直销采取了严厉的法律管束,一方面,《直销管理条例》是对合法企业的保护伞,另一方面,《禁止非法传销条例》是铁拳,而且已经高高举起。

  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那些巨头企业为什么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向政府表态示好了,谁不能钻进保护伞里,谁就得受到“铁拳”的重击。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目前存在于中国境内的直销企业90%都要根据新的法规进行调整,因为除了雅芳以外,大多数企业都保留了包含团队计酬的多层次直销的模式,政府在法规上禁止了团队计酬,据分析是把雅芳公司单层销售当成了例证,可惜的是,雅芳公司的单层销售恰恰是他们业绩较低的根本原因,而他们在国外的部分仍然采取了多层次团队计酬的模式。

  当然,我们也深知,几乎所有的跨国直销企业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能力足以使他们应变政策上的变化。人们不用担心这些企业会真的统统变成彻底的单层销售公司,即使是雅芳公司,或许也会有再转型的可能。

  除了老直销是否会乖乖“检视、调整”自己以外,那些现在还候在门外,跃跃欲试的新入企业更值得担忧。法立了,进入中国直销业的可能性出现了,受直销魔力吸引的人终于得到机会了,别以为8000万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的保证金是多么高不可攀的门槛,现在排队等着申领牌照的人多着呢。这些人一旦拿到了执照,谁敢担保他们会老老实实地照《直销管理条例》的样儿来画自己的瓢?

  中国老百姓很难分清合法直销与非法传销的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再来看看新的条例所做的规定,说起来已经明确的不能再明确了,一是拉人头,二是团队计酬,三是诈骗入门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都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这对两部条例的执法者来说可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若立法之后只是多了几家类似安利、雅芳之类的公司还不成大问题,若是让原先的地下传销机构浮出水面,大摇大摆地骗上一把然后开溜,那可就真是一场灾难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直销管理条例相关网页共约9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