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一个新兴产业的求存挣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1:47 《法人》

  地方政府封杀电动自行车的现象表明,产业政策与社会政策相背离了,这显然不合乎市场规律

  ◎文/蔚 蓝

  在北京工作的中科院何祚庥院士今年已78岁高龄,他告诉记者,如果去离家3公里的中
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上班,就骑着电动自行车去。“所里打算派车来接送我上下班,我拒绝了。中关村路太堵了。从家到所里两三公里,骑电动自行车5分钟,坐小轿车至少40分钟。”何祚庥院士对记者说。

  但如果是在珠海,何院士显然没有机会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珠海市人大常委会5月底通过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不允许注册登记,也不允许上路行驶。

  珠海并不是第一个封杀电动自行车的城市,可能也并不是最后一个。而即使在何祚庥院士工作的北京,电动自行车的最后使用期限也将在今年年底到来。

  一个城市的“样板”

  曾经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珠海市,目前拥有4万3千多辆电动自行车,比小汽车数量还多。但5月底珠海市通过立法,使得这些电动自行车陷入了“非法生存”的窘境。

  在7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生效当天,珠海市有关部门扣留了59辆电动自行车。按照珠海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如果车主不缴纳500元的罚款,这些电动自行车将被销毁。但即使车主缴纳罚款领回车后,这些电动自行车已经不可能继续出现在珠海市内的道路上了。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电动自行车售价大约为1500元-3000元,按此计算,“老百姓8000万的财产被废弃了”。

  不仅如此,随着《珠海条例》的出台,电动自行车市场显然将在珠海彻底消失。

  令人惊奇的是,临近珠海的中山市则在同期做出了上牌照后允许上路的规定。中山市对电动自行车做出决策前先派出五个部门调研,走访调查了所有的经销商。在珠海市自行车协会会长谭忠铭看来,珠海市是“没有深入了解就草草做出决定,法不服众”。

  珠海并不是第一个对电动自行车说“不”的城市。2002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确定电动自行车2006年1月1日起禁止上路。2002年8月31日,北京市交管部门停止核发电动自行车临时牌证,已发的有效期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此后,众多厂家纷纷撤离这块原本必争的市场。2003年,又有福州市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

  但相比之下,珠海市以立法的形式彻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更为严厉和彻底。在社科院法学所召开的“维护电动自行车上路权讨论会”上,与会的行政法专家指出,针对行政命令的禁止,还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要求政府改变命令,但立法具有行政命令所不具备的权威,“市民可以抗议政府的行政管制,但毕竟不能违法。”

  对电动自行车封杀手段的步步升级,显示出这个新兴产业日趋严重的生存困境。广州市赛德玛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军感叹:“办厂四年来我们一路坎坷,现在仅仅只是维持,因为电动车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新兴产业的挣扎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坦承,一些地方陆续出台封杀电动自行车的政策,已经影响到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前景。

  王凤和介绍说,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起步于1985年,但由于电池不成熟而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市场。“1992年左右电动自行车开始兴盛,近年来生产企业和市场销售量都成倍数地上升。”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1500万辆。

  作为自行车王国的新兴产业,电动自行车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1998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18家,生产13.39万辆;到2004年,已有312家企业,年产量达676万辆;中国自行车协会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000万辆。

  除了整车,零配件业也在迅猛发展。

  “这个新产业每年可以为国家提供6至7亿元的税收。”王凤和说。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也踏上了向海外出口的路途,尤其在德国、瑞典、意大利,来自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尤其受欢迎。

  尤为可贵的是,迅猛发展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样本。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介绍说,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采用中国的技术;并且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价值优势、性能优势和质量优势在国际上也很明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出口的国家,只要充分研究欧美相关国家的法规,中国肯定是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大国。”马贵龙说。

  有专家预计,国内电动自行车有14000亿的市场,当然,其前提是国家允许电动自行车企业正常发展。

  对于新兴的电动自行车产业而言,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让他们警醒起来:尽管有庞大的社会需求,但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行动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而且禁止的手段越来越严厉。

  王凤和担心,珠海以立法为手段彻底禁止可能会为其他地方政府做出“榜样”,为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兴产业带来灭顶之灾。

  在珠海,有记者发现,有人即使有小汽车,但因为公共场所停车难等问题,有时还是宁愿骑电动自行车。珠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使用电动车的大都是妇女和退休老人,他们通常担负着接送孩子的任务。

  一辆电动自行车,售价在1500到3000元人民币之间,充电一次仅需0.5度就可行驶四五十公里,使用成本是汽车、摩托车的1/5到1/4。

  浙江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张顺荣调查后发现,电动自行车受欢迎是因为“小汽车太贵、自行车太累、公交车人太多、摩托被禁止”。作为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大省,浙江省有150万辆电动自行车,其中仅杭州市就有30万辆。

  但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包括太原、广州、海口、南宁、珠海等在内的城市都已采取手段封杀电动车,其封杀的理由基本上如出一辙:危险、污染、占路等等。

  但一些业内人士否认这些观点。浙江市交管部门为此作了专门测试,最后决定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

  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主任余世光表示,按照生产标准,合格的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20公里,对车重、制动也有严格标准,不存在安全问题。

  摩托产业的前车之鉴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不愿将遭遇生存困境的电动自行车产业与摩托车产业做对比,但在一些专家看来,曾兴盛一时的摩托车行业,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在城市被禁止,显然是电动自行车的前车之鉴。

  摩托车产业是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年产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产值达600多亿元人民币,影响就业面达1000万人。

  但在近10年间,禁摩令蔓延开来,据官方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148个城市对驾驶摩托车作出禁止或限制的决定,其理由与当前封杀电动自行车的理由相当接近。

  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禁止、限制摩托车上牌,已严重制约了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摩托车行业的“龙头”重庆摩托车产业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度下滑。重庆市现代摩托车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因为各城市“限摩”、“禁摩”,中国的摩托车销量每年抑制400多万辆,抑制的销售额约为300亿元。不少摩托车业内人士将摩托车工业比喻为没有娘的孩子,是“野草工业”。这一窘境正在电动自行车行身上重演。

  与世界相比,封杀电动自行车是中国这个自行车王国里的独特现象。世界电动车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介绍说,在英、法、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马路上就专门辟出供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行驶用的通道,并且设有充电站,免费充电。“在政策法规里面我们要多采取一些措施,而不是采取封杀的手段。”

  上海千鹤是国内知名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已经投入上千万元进行研发。总经理张民卫告诉记者,千鹤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曾举办过电动自行车的展览,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好评。他对珠海市把电动自行车当作“洪水猛兽”的行为非常不解。

  中科院何祚庥院士表示,交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燃油到电动,“相比之下,电动车节能、环保,效率高达88%-90%,远超出燃油的12%。”何院士最近出现在一个维护电动自行车上路权的研讨会上,他认为,发展电动自行车符合百姓需求,符合当代城市发展理念。

  王凤和对此表示,电动自行车是民族工业新的增长点,“政府不能允许企业生产销售却不允许社会使用。”

  北京工商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认为,地方政府封杀电动自行车的现象表明,“产业政策与社会政策相背离了”,“这显然不合乎市场规律。”这位教授如是说。

  资料:步步紧逼的政策

  2002年8月1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所有电动自行车在本市道路上行驶”。

  2003年5月中旬,广西南宁对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店进行清查,实施了扣车、罚款等强制性处罚措施。

  2003年6月1日,福州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市各县(市)区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现有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必须在7月1日前到工商部门变更经营范围,并自行清理电动自行车,不得继续销售。

  2003年8月1日,浙江温州市发布规定,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市区上路行驶。

  2003年8月28日,海南海口市发布通告,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海口主要市区内行驶。随后,山西太原也发布了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规定……

  直到此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禁行、禁卖令都还集中于行政层面,而到2005年5月28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珠海成为第一个通过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的城市,从行政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