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虞城奶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8:34 经济视点报

  ●在河南虞城,奶农把还在产奶的奶牛卖到屠宰厂已是常事,一些养殖小区的奶牛已近乎卖光。

  ●奶牛卖了——虞城县最初支持科迪集团、促使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望有可能落空。

  ●虞城县一些奶农不“理智”行为的背后,和当地的龙头企业科迪集团有关。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

  科迪进军奶业,政府号召养牛

  “现在也快撑不住要卖牛了。”8月26日,河南省虞城县奶农米长青对记者说。

  当初,促使米长青们纷纷走上奶牛养殖之路的是,虞城县于2003年提出并实施的奶业工程。

  虞城方面认为,发展奶牛养殖业,当地具有位于利民镇的科迪集团的辐射带动优势。

  2003年10月,科迪集团拿出2亿元建设的当时河南最大的年产10万吨鲜奶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2亿元投资全部为科迪优质资产,占集团总股本的40%。

  当时,科迪集团的负债率刚好达到了60%的警戒线。这被食品业界认为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因为一旦发展不好,仅资金一项,科迪就得面临万劫不复的危险,“非生即死”。

  科迪集团确定初期以周边500公里以内的地区为主打市场,力争用3年时间跻身国内奶业五强。

  以加工罐头起家的科迪集团,于1994年进入方便面和速冻食品行业。投巨资于奶业项目,被认为是科迪集团的第三次扩张。

  事实上,科迪早在1997年就已对进入奶业进行了论证,并于1998年上了项目,规模不大,较蒙牛早了两年。但几年之后,蒙牛坐到了全国乳品四强的位置时,科迪奶业依然寂寂无名。

  发展奶业,科迪有过认真的论证——罐头加工是夕阳产业,一年仅仅几千万元的产值,速冻食品是季节性很强的产品,方便面市场也已严重饱和,而奶业则是朝阳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如果不转型,科迪就有慢慢衰落的危险。

  业界分析,2003年科迪大上奶业项目,可谓倾注了整个集团的优势力量,有破釜沉舟的意味。并且在当时,科迪还面临着多方质疑:很早就进入了方便面和速冻食品行业,却很快被后来者远远甩在了后边。科迪需要证明自己。

  科迪似乎志在必得,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科迪缺少奶源。

  2003年11月17日,年产10万吨鲜奶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不久,科迪方面就把战火烧到了郑州三鹿花花牛公司门前——打算收走三鹿花花牛第15奶源基地产出的5吨鲜牛奶。当时,业界为之震动,直呼“狼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虞城县实施了奶业工程,并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决定在利民、田庙等11个乡镇建立奶牛养殖小区。2004年,虞城县又成立了奶业工程指挥部,任命一位副县长为指挥长,设3名副指挥长,分别是县农办主任、县畜牧局局长和科迪集团董事长张清海。

  为引导老百姓养殖奶牛,虞城县采取了“四方”投资的办法,即政府无偿提供土地;科迪集团无偿提供饲养场、挤奶厅等服务设施;农户投入50%的购牛款;当地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50%的小额贷款。同时科迪集团与所有奶农签订了为期10年的收奶合同,按每公斤1.3元的保护价收购。

  政府联合当地最大的龙头企业登高一呼,很快推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虞城全县已形成了养殖4.5万头奶牛的规模。”8月27日,虞城县奶业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许英豪对《经济视点报》记者如是说。

  实施奶业工程,虞城方面有着良好的愿望:科迪集团按保护价收购,奶农无销售之忧;每头奶牛每年需4亩甜玉米秸秆转化的青贮饲料,数万头奶牛将带动起数十万亩的甜玉米种植;有了充足的奶源,科迪集团势必更具竞争优势。

  但美好的愿望却迎来了当头一棒。

  科迪拖欠奶款,奶农杀掉奶牛

  这当头一棒,便是奶农竟然把奶牛送到了屠宰厂——不养奶牛了。

  虞城县城郊乡米庄村2组村民米九华就是卖奶牛的奶农之一。今年春,他把4头正在盛奶期的奶牛送到了屠宰厂。

  “为啥卖牛?不卖牛就买不起牛吃的饲料啊!”米九华说。

  卖牛得来的钱,后来米九华断断续续又全部投到了牛身上——买成了饲料。据介绍,奶牛必须吃好才会下奶,吃不好就会进入“干奶期”,而如果一头奶牛一天吃掉的饲料不超过10元钱的,下奶量就很少。

  如此,从春到秋,在没有外来补给的情况下,卖牛得来的钱眼看就没了,米九华说,他准备在9月份的时候再卖几头。

  米庄村3组村民米长青是一位老奶农,已养了5年奶牛,目前家里养着9头。一个让人唏嘘的背景是,他目前所用的牛棚是牛楼村董红亮家的,2004年夏,董红亮将自家10头奶牛一股脑全卖了,从买到卖,前后不足一年时间。米长青说,他家养殖奶牛已有5年时间了,过去自己挤奶零售,积蓄了几万元,但和科迪签约后,“再也攒不住钱了,原来的积蓄快花光了,也快撑不住要卖牛了。”

  《经济视点报》记者了解到,2004年5月间,米庄村奶牛养殖小区鼎盛时期共有85户奶农800余头奶牛,到2005年5月间,只剩下了44户奶农400多头奶牛。据奶农估计,“有差不多20多户熬不过今年冬天,牛会越来越少”。

  而距离米庄村不远的岳楼村,2004年年底还有100多头奶牛,目前不到10头了。

  奶农们何以从最初的积极养殖奶牛走到了卖牛的地步?奶农们反映,主要原因是科迪集团对奶农的奶款未按合同兑现。其中,米庄村的奶款仅支付到了2004年12月份。

  “最初,科迪方面是不欠账的,一个月一结账,但是他们只按时结账3个月就不行了,然后就是2个月一结账、3个月一结账,现在已经拖欠了7个月。”奶农们说。

  虞城县养牛大户魏龙祥也面临着奶牛断炊的危险。

  2003年4月,魏龙祥一举购进了70头奶牛,如今已发展到了200多头。“今年他们只和我结了一次账,而我每天光喂牛就得花1000多块钱!”魏龙祥嘟囔着。

  魏龙祥本来决定继续壮大他的奶牛养殖场,但现实使他难以放心:“前段时间我和山东的归一奶业公司接触过,目前正在留意蒙牛、光明和伊利等公司,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经济视点报》记者得到了一份科迪集团同奶农签订的收购牛奶的合同,合同显示:每月用现金结算一次奶款,特殊情况不能按月结算的适当延长,但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未按时支付奶农奶款,科迪集团方面对此作何解释?

  8月26日上午,科迪集团乳业公司经理孙运宝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合约,我们可以延缓3个月再支付奶款。”

  “压3个月奶款,我们主要是为了确保牛奶质量,防止奶农掺水,这样可以起到约束作用。”孙运宝说。

  但孙运宝的说法遭到了奶农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全县所有奶牛小区的挤奶站都是科迪建的,挤奶的人就是科迪方面的,“如果掺水,也是他们自己掺的”。

  在魏龙祥看来,科迪之所以拖欠奶农奶款,肯定另有隐情,否则他们是不至于甚至说不敢拖欠奶农的奶款的,道理很明显:奶农基本上都缺少资金,奶款支付不及时手头就没钱,没钱就养不起牛,养不起就卖牛,没有牛,科迪集团的奶源更紧张。科迪方面应该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一个没有得到求证的消息是,因为拖欠有关部门款项,科迪集团董事长的沃尔沃轿车已被对方作为抵款扣押。采访期间,经科迪集团一位司机的指引,《经济视点报》记者见到了科迪集团董事长的新坐骑——帕萨特。

  科迪奶源不足,壮大尚需时日

  科迪于2003年年末斥巨资大举进入奶业,快两年时间过去了,经营情况如何?科迪拖欠老百姓奶款的真实原因究竟何在?是不是缺乏发展资金?雄心勃勃的科迪遭遇了什么?

  就此,孙运宝经理介绍说,传闻和事实并不相符。科迪集团这两年的发展相当不错,2004年实现了10亿元的产值,其中方便面3亿多元、速冻食品3亿多元、奶业3亿元,共盈利8000万元。

  “成绩还不错。”孙运宝经理说,科迪奶业运作得不错取决于三点:其一,当地有着大面积的高效运转的奶牛养殖小区;其二,科迪集团有“黄(牛)繁(殖)奶(牛)工程”基地,提供了繁殖奶牛的技术支持;其三,科迪集团有着规模很大的生产线。

  不过孙运宝坦承,集团目前存在奶源不足问题,做不到满负荷运转:“原来预想是日产200~300吨鲜奶,现在只是日产20~30吨。”

  然而细细计算科迪的“10亿元”和“8000万元”的账,却找不到奶业的贡献。因为早在多年之前,仅靠速冻食品和方便面,科迪就做到了年盈利上亿元的规模。

  就记者的疑惑,孙运宝解释说,科迪目前已开发出了20多种饮用奶品种,走的是高档和中低档两个路线。高档的盈利,中低档的由于促销的缘故赔钱,两者相抵,不赔不赚。

  “目前还属于推广、打招牌阶段,不赔钱就很不错了。”孙运宝说。

  有分析人士指出,2003年科迪斥巨资筹建年产10万吨鲜奶生产线时,因为没有得到当地银行的支持,科迪基本上用的都是自己过去的积累,这之后,为尽快做强,科迪几乎把集团全部精力和资金都用在了奶业上,而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奶业并没有带给科迪预期的收益,理论上说科迪的资金不会太充足,甚至是紧缺。对此,孙运宝没有回答。

  采访时,孙运宝说,此前科迪刚刚在北京召开了经销商大会,签下的生产合约数目可观。

  记者提出参观科迪集团的养殖小区、基地和生产线,由于孙运宝需要参加一个临时会议,改由科迪集团武装部一位刘部长陪同。

  但在集团楼下,刘部长对记者说,“去奶牛小区的路正在修,过不去,看看基地和生产线好了。”记者说走过去,刘部长说“非常远”。

  离开科迪集团后,记者去了相距科迪集团最近的利民镇三里井村奶牛养殖小区,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修路,路程也只有700米左右。

  57岁的三里井村奶农范贵民在小区养了10头奶牛,面对记者的提问,比如“养奶牛是不是能够致富”,他恍然不知如何作答:“按理说比种地强、能致富,实际上现在小牛犊卖不上价、科迪老是拖着不给结账,养牛还不如种地。”

  范贵民说,三里井奶牛养殖小区共有32个圈300多头奶牛,过去科迪方面经常拉些人过来参观,今年却没人来参观了。“我们的奶款才发到了去年11月份,可能他们怕我们说不好听的。”范贵民说。

  “你们倒牛奶吗?”记者问。

  范贵民一听就急了,大声嚷嚷说:“我们不倒奶,要卖给科迪挣钱呢!他们科迪才倒奶,回收的过期奶,成吨成吨地都倒下水道了!”

  说到科迪集团倒奶的事,围着记者的几个奶农突然静默了。

  “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还我们的奶款?”他们问。

  “科迪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很难跨越的坎儿,这个坎儿现在主要表现在资金链上。跨过去,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一位曾在科迪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说。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