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平板彩电成为主打先锋 彩电大战提前打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7:28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

  东升

  “空调过后主打彩电”这已成为近几年市场的一条规律,“金九银十”旺销季节还没到,彩电降价的“枪声”已从各大家电卖场爆出。而且,这次彩电降价的主角已集中在彩电新贵——平板彩电上。

  平板彩电替换空调成为卖场主角

  8月中旬,一些家电连锁商已纷纷将卖场的主卖点转向彩电。先是大中电器宣布与各平板厂家成立“平板普及同盟”。绝大部分国产品牌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将实现万元以下不限量销售,部分37英寸液晶将首次跌破万元大关。降价品牌涵盖了全部系列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既包括夏普、松下、东芝等著名合资品牌,也包括了创维、长虹、海信等知名国产品牌。

  国美也不示弱,8月27日宣布,从当日起发动为期40天的彩电大会战,全线彩电价格最高狂降40%。据透露,降价后一些厂家已在赔本销售,单台彩电赔本最高达2000元。

  平板需求渐旺

  据了解,今年以来,平板电视价格一降再降,价格不断探底,直接带动了平板电视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据市场调查统计,2005年上半年,40英寸

液晶电视的均价下降了超过2万元,降价幅度在50%左右;42英寸平板均价降价幅度超过20%;37英寸和32英寸平板降价幅度在10%左右。在平板价格快速逼近消费者心理价位的过程中,平板的市场销量也在不断突破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期。从年初的70万台,到年中的120万台,再到最近的180万,市场预期不断刷新。

  与市场销量激增同步进行的,是各大平板企业的基地扩张计划。下半年以来,康佳、TCL、海尔、创维等众多彩电厂商纷纷宣布将大规模扩大平板电视产能。

  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些地方的家电卖场,从7月和8月的统计数据看,平板电视销量已达到了70%以上,销售额已达到90%左右。

  据卖场销售人员分析,平板电视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小屏幕液晶销售的拉动。很多人选择把这种小屏幕电视放置在卧室里,作为家庭的第二台电视。以20英寸为例,其4000多的价格让小液晶电视进入卧室成为可能。在有的城市卖场,目前平板电视与传统彩的销售量比例是6:4。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来看,平板电视的绝对优势已经凸现。

  销售旺季见分晓

  据卖场销售人员介绍,最近促销力度较大的一些国内品牌,降价幅度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暑期以来的价格调整属于常规降价促销,还局限在小范围内,比如某些型号的降价。但是,进入9月份彩电销售旺季后,价格“屠刀”将向全线砍去,届时才是真刀真枪地“浴血拼杀”。可以看出,众彩电厂家和商家对即将来临的“金九银十”充满了期待。

  毫无疑问,42英寸

等离子和32寸液晶电视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向标了。据悉,目前国产一线品牌42英寸
等离子电视
的主流价位在14000元左右,液晶32英寸主流价位在10000元左右,进口品牌要到15000以上。估计,“接下来,主流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均价将从目前的14000元下跌到1万元左右,相应的32英寸液晶电视的均价也会调整到9000元的区间。”有商家的预测更为“大胆”:9月份以后整个降幅达到10%—20%。以42英寸等离子为例,以后八九千元的电视不再限量,而是敞开来卖了,甚至卖到7000多元的价位也完全可能。

  外资品牌加紧了平板布局

  继日立、夏普之后,日前,索尼高层已经正式表态,在中国市场,公司的业务重点将是发展液晶电视和液晶背投产品。其实,早在 2001年,日立就已在中国市场停止生产 CRT电视。2004年年底,夏普南京工厂已开始停止向国内出货CRT彩电。据悉,今年上半年,夏普已经停止CRT彩电在全球工厂的生产。业内人士认为,CRT彩电终将被市场淘汰,早已成为业内共识。

  无论退出CRT领域能否在短期内变为现实,从目前外资品牌的动作看来,他们在平板下注已毋庸置疑,液晶更是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从7月底到11月份,松下将有十余款平板电视全面上市。其中,液晶电视占到一半以上。以等离子见长的日立也开始在液晶电视上“做功课”。“十一”之前,日立将有一款26英寸液晶新品上市,结束目前只有一款液晶电视的局面。此外,索尼、LG、三星等品牌的液晶新品也将在“十一”之前陆续上市。

  平板不要重蹈传统彩电覆辙

  面对平板彩电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一些彩电生产企业也开始为产业的前景担心。为此,有彩电企业惊呼:鉴于上世纪90年代惨烈的价格战教训,应该避免产生新的恶性价格战。

  有一位彩电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价格是竞争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恶性价格战会使消费者重新产生持币待购的心理,不能够扩大市场需求,还会引起市场萎缩。”

  一位彩电企业领导表示,目前,大屏幕电视用的液晶面板成本占到制造成本的75%,各厂家进货渠道基本一致,降价的材料空间差别不大。盲目的价格竞争将影响研发投入和产品质量。另外,彩电低价策略使中国家电在国外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不利于建立品牌。

  因此,内业人士呼吁生产厂家动用降价手段启动市场时,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要避免盲目地陷入价格战泥淖不能自拔。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