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嗓门的上海汇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8:59 《英才》 | |||||||||
文•本刊记者 李占舟 “我们要做汽车业的海尔。”这几乎成了奇瑞汽车总经理尹同跃的口头禅。尽管不断下滑的车价和销量让众多制造商瑟瑟发抖,尹同跃依然高呼:做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 在去年1000大中,奇瑞的全称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排名第197位。2
而一汽倾力打造的“上海汇众”去年排名247位,今年排名341位,下滑仅97位。与尹同跃的眩目不同,上海汇众总经理张弘沉默得像块石头。 汇众自身却再也绷不住了。作为2005年上汽力推的自主品牌,年初上海汇众把广告牌竖到上海浦东和浦西的主干道旁,试图“引诱”客户。由此,一系列广告宣传展开攻势。 汇众原来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由于零部件企业只能从属或依附于整车,极可能最终沦为廉价代工者。为了取得品牌,获得利润主控权,汇众要么在整车制造领域杀开一条血路,要么另辟蹊径。 如果去做中低端商务车,汇众的技术优势就大打折扣。而15吨以上的重卡市场进入者寥寥无几,目前中国惟一真正重卡生产者是济南重卡。2001年,汇众以320万美元购入了韩国双龙的重卡生产线,启动上汽汇众100系列重型车生产。 轻客领域,汇众避开中低端市场锋芒,直接切入高端。2003年1月11日,汇众与双龙签署协议,购入双龙轻型客车伊思坦纳“MB100”的整条流水生产线。此时,汇众两大业务板块正式确立:整车产品和轿车底盘系统产品。 不容乐观的是,上海汇众全员劳动生产率在汽车业中排到第37位,员工每年创造主营业收入68.576万元,比排名第一位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少741.597万元。或许,他们应当重温现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讲述的这个故事: 兼任汇众汽车总经理时,胡曾带领50多名员工到德国工厂培训。第一周,汇众的员工因为不熟悉,干得很累,被德国工人比下去。第二周,双方持平。第三周,汇众员工超过德国工人。第四周,德国工人私下对汇众的工人说,你们别再干了,再干下去我们要失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