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高油价考验交通运输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14:09 人民网-华南新闻

  今年8月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直在60美元/桶以上的高价位运行。在高油价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成品油短缺现象,耗油大户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

  鞠青 吴冕

  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大关,中国正逐步迈入汽车社会

  交通无疑是对成品油市场最为敏感的行业。据统计,广东全省一天的成品油消耗量在4万吨左右,其中1/3强用于交通运输。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近日表示,下半年

国际油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成品油供求依然偏紧。无疑,作为耗油大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正受到高油价的严峻考验。

  油价上涨影响交通运输业

  面对缺油,珠三角地区城市交通业成本骤增,大街上私家车少了很多,城市公交企业也普遍反映营运效益明显下降,出租车司机们更是叫苦不迭。

  广骏集团的宋司机算了这样一笔账:“平时一般使用90号汽油,由于油价一直上涨,和年初相比我现在每月多支出600多元。最近一段时间90号汽油供应紧张,经常被迫加93号、97号汽油,每月增加成本900元以上。”有司机对记者说,虽然私家车少了,打的的人多了,但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排队加油,所以赚的钱还是少了。

  据了解,上海从8月1日开始对公交行业继续执行政府油价补贴政策,对出租汽车驾驶员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给予一定的油价补贴。广州收取公交车和出租车燃油费尚未有定论,但目前已经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涉及出租车收费的专项检查。

  航空油料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据某航空股份公司反映,因航油价格上扬,2005年航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目前已升至35%,而一季度增加了成本5.09亿元。据测算,国内航油价格提高100元/吨,该公司一年减少利润1.7亿元,如目前价格维持到年底,预计全年将减利增亏13亿元。在航油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政府只能动用行政手段帮航空公司解难。从8月1日开始,旅客的机票栏里多出了交纳燃油附加费的内容。但专家分析这也是权宜之计,暂渡难关可以,但却不可能一直靠政府,毕竟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旅客的承受能力都不允许。

  对于以内河为主的航运企业来说,由于油价上升引发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包括修船钢材、船舶消耗品等使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而目前内河水上运输市场竞争激烈,运价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上调,因此部分公司已处于亏损的边缘。

  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以柴油牵引机车为主的广梅汕铁路按照国家发改委规定的现行油价150元/吨计算,公司年燃油成本支出达600万元,同比增加50%。此外,铁路运输不断提速,耗油量增大,已使铁路公司运输成本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专家分析,如果油价再持续上涨,势必影响铁路运输业进一步提速的积极性。

  节能成为行业“关键词”

  “如果你没有一座油田,那你应该考虑拥有一台省油的××车!”市场是最敏锐的,油价高涨之后,不少汽车厂商的广告也转变了方向,节能在消费者

购车考量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权威人士估计,2004年中国石油贸易赤字接近300亿美元,约占GDP的2%。进口逆差不但反映了GDP的增长压力,同样也显示出能源使用的低效率。目前中国公路交通是最主要的耗能途径,耗用了进口石油的30%,而公共汽车、轿车和卡车使用的汽油平均百公里油耗要比欧洲多25%,比日本多20%,比美国多10%。

  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增长了34.8%,达到创纪录的1.2亿吨。有业内人士据此分析,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耗的61%要依赖进口,汽车的消耗将占国内石油总需求的43%,这两个比例到2020年还将增至76%和57%。

  可以预见,切身体味到资源短缺的压力,节能技术将在今后的交通运输行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关专家指出,如果能具有日本目前的节能技术水平,那么我们就不必为今后60年内增加能源需求量而焦虑。日本正在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政府甚至设立补贴来鼓励车主使用混合动力车。由于采用电动马达和内燃机相结合的动力系统,混合动力车能达到传统汽车无法达到的省油效果。在惯于大量吞噬汽油的美国,混合动力车也逐渐升温,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白领的新宠。

  据悉,混合动力车技术领先的一汽丰田将很快在国内投产该车。国家标准委近日也发布公告,宣布我国第一批共6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将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各个汽车公司也在“秘制”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型。

  氢燃料实现商业化尚需时日

  除了尽可能的节油之外,寻求新的能源代替也是大势所趋。经过上百年的开发,不仅中国,全球基本没有大的油田储量的报告也是事实。而现有的主产油田大部分或者已经处于开采高峰期,或者已经进入开采衰退期。美国有专家预测,照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石油资源可能在40多年后就枯竭。

  专家指出,治本的方法就是要让我们的能源多元化,不要过渡依赖石油。如果我们在汽车消费领域成功地实现能源转换,就可以将有限的石油资源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能源安全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从长远来看,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被公认为是最有希望完全不依赖石油的解决方案。因为氢在燃料电池装置中和氧化合,产生电驱动汽车,唯一的排放物为水。通用汽车总裁瓦格纳不止一次表示,从社会基础设施和氢的获取角度来看,中国是最适合发展氢经济的国家。不过,氢燃料电池车离真正商业化还很遥远,虽然通用汽车认为2010年就可以大规模投产,但是业内主流声音认为,真正实现商业化,至少要20年以后。

  而日前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的专家们则认为,从节能、省钱和便捷的角度考虑,应大力支持包括

电动自行车在内的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轻型电动车和电动汽车三大类,使用二次电力能源,不受石油资源限制。目前电动自行车和轻型电动车在我国已初具产业规模,电动汽车在研发上也已居世界前列,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攻关项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