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部分地区油品供应趋紧 > 正文
 

成品油流通之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萧何 北京报道

  当民营加油站挂出“无油”招牌时,有人问:

  ——为什么不进油?

  ——中石油、中石化不卖给我们。

  ——那为什么不去其它炼油厂进油?

  ——因为地方炼油厂根本没有原油可炼。

  ——地方炼油厂为什么没有油?

  ——国内所有原油都被两大巨头垄断了。

  一个加油站老板的告白

  据本报记者深入了解,此次震惊全国的华南“油荒”最初是以广州多家社会加油站(即中石油、中石化体系外的加油站)挂出“无油”招牌,引发市民石油涨价的预期,纷纷前往加油站大量加油为序曲引发的。

  “从去年开始,每次涨价前我们都能得到消息,为了赚取涨价的价差,我们曾用过涨价前停止卖油的招数,毕竟批发和零售倒挂已经很长时间了。”张星(化名)坦言,“不过这一次确实不是我们囤货,因为刮台风,中石化的油船到不了,他们当然首先保证自己旗下的加油站,我们就进不到油了。”

  张星自1993年开始经营成品油生意,已经在广州市内拥有几座规模不小的加油站。

  “自2000年以后,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两大集团因为自有加油站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自己旗下的加油站的供应,开始严格控制给我们的供油数量。而且由于

国际油价飞速上涨,而国内油价必须维持在发改委公布的价位,目前国内成品油批发与零售的价差已是越来越小,甚至经常出现批零倒挂的局面。如果不是靠在每次涨价前囤油,我们的经营肯定维持不下去,所以很多司机一看我们挂出‘无油’的牌子,就认定要涨价了。”

  在国内石油市场打拼多年,甚至一度做过“石油大亨”梦的张星不得不无奈的面对一个现实:按照现行的成品油流通体制,国内成品油的销售已经完全被纳入到中石油、中石化的掌控之中,社会加油站完全没有决定自身命运的能力。

  首先,国内所有的自产及进口原油都必须交由中石油、中石化控制。两大巨头除分配极小部分原油给地方炼油厂之外,绝大部分原油交由自己的炼油厂来炼制;

  而两大巨头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各由自己的母公司控制不说,即使是地方炼油厂生产的配额内的成品油也必须交由中石化、中石油的销售公司进行统一销售,如地方炼油厂不遵从,那么中石油、中石化将扣减其原油配额。

  然后中石油、中石化再通过其销售公司给各加油站制定每月的供给量和供应价格。

  这样一来,在与两大巨头嫡系加油站的竞争中,社会加油站可谓举步维艰。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人都曾找过我,希望能够入股我的加油站,或者我去做他们的加盟商,但考虑再三我还是拒绝了。”

  事实上,近几年来,民营资本纷纷退出原本获利丰厚的加油站领域,其经营困难可见一斑。而与此同时,中石油及中石化则乘机大量吸纳,以致两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上升。

  “为了囤更多油,我什么招都想过。”张星告诉记者——

  第一是尽可能从两大巨头那里获得廉价成品油供应,“但这条路有时成本很高,而且不一定奏效。”张星介绍,在2003年以前,中石油为打入广州市场,常常会提供廉价的成品油,但2003年以后两大集团签署了协议,中石油的供应量少了许多。

  第二是奔赴全国各地方炼油厂找油(配额外的成品油),比如山东、黑龙江等省,这些地方的地方炼油厂比较多,规模也比较大,因此2003年以后地方炼油厂就是张星油源的主要供应商了。

  “我的实力还可以,能够囤油,那些实力不济的(社会加油站)只能现买现卖。台风一来,中石油、中石化的资源一紧,它们当然不会再供应油给我们这些社会加油站了。

  社会加油站要么囤油、要么无油,广州“油荒”也许早已注定。而在此次油荒之后,不少社会加油站的老板更已表示心灰意冷,计划将自己的加油站卖给两大巨头,“一了百了”。

  地方炼油厂举步维艰

  在这场“油荒”危机中,张星也曾积极筹划用老办法,到北方的地方炼油厂组织一些油回来,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无油可供”。

  事实上,张星的第二条路确有“弹尽粮绝”的危机。

  在地方炼油厂较为集中的黑龙江省,有牡丹江石化、齐齐哈尔石化、大庆联谊石化以及黑龙江石化四座炼油厂。然而它们却经常不得不陷入停工待料的尴尬境地。据了解,仅今年前三家炼油厂就分别在3月、4月、5月、6月因无油可炼而停止生产。

  依照黑龙江石化的产能规模,每年需要100万吨的原油,而这些年的实际配置量只有37万吨;齐齐哈尔石化的规模需要原油150万吨以上,而实际配置量只有28万吨左右。

  黑龙江省发改委经济贸易处处长陈文莱告诉记者,为了争取多一点油源,陈经常去大庆油田拜访,希望给仅存的四家地方炼油厂多供应一些原油。而即使在省政府的强力介入下,四家企业每年也只能要到25万吨左右的原油。

  按国内目前的规定,只有中石化、中石油拥有国内陆地采油权,而中海油拥有海洋采油权(中海油所开采的原油供应给中石化)。

  这样一来,中石油、中石化完全垄断了国内的原油供给,那么地方炼油厂是否可以在进口的原油上做些文章呢?

  目前国内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化和珠海振戎四家可以根据国内需求状况随时进口原油、成品油。另外根据中国对于WTO的协议,我国政府承诺给予其他中国企业一定的非国营贸易配额,原油基数为720万吨/年,入世后每年递增15%,成品油基数为400万吨/年,入世后每年递增15%。

  但是政府另有规定,所有进口原油均应交由中石油、中石化排产,相关单位不得私自销售。这样一来地方炼油厂想合法取得原油配置就必须仰两大集团鼻息,否则只能谋求“灰色路径”。

  这样的博弈导致两巨头与地方政府的交涉。据山东地方政府人士介绍,中石化方面允诺在山东总计投资88亿进行大规模的装置改造和项目投资,但作为交换条件,它们希望山东地方政府能够将那些100万吨左右的小炼厂全部关闭。

  而黑龙江石油业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

商务部一个由司局级官员带队的研究组日前抵达哈尔滨,曾欲专程赴大庆召集中石油及黑龙江四家炼油厂首脑解决黑龙江石化等企业的停产问题,商务部打算要求大庆油田每年给予黑龙江石化等四家企业250万吨原油,且所产成品油都由黑龙江社会加油站负责销售,不纳入中石油销售体系。不过,目前此事进展却并不十分顺利,但到底卡在哪里,这位人士也不甚了解。

  路在何方?

  8月13日,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石油工作会议,除曾培炎副总理坐镇之外,几大部委的领导及两大石油巨头的老总陈耕、陈同海悉数出席。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该此会议除了讨论目前被外界广为关注的石油定价体制之外,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亦在讨论之列。

  而上月,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曹玉书则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石油改革要在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批发及零售等各个环节公平对待各类投资主体。

  针对油源问题,曹玉书表示,在批发环节,要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在进口环节,要逐步实行竞争,研究解决非国营贸易企业进口原油的使用问题,论证允许社会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份额油参与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的申请与分配。

  这亦是首次由官方渠道传出的关于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信息。

  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逐年攀升,今年的进口量大约在1.5亿吨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在40%以上,而且这种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改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企寻找海外油源难度很大,那么让没有身份包袱的民营企业参与到石油开发领域就是一条合理路径。既然人家有了原油,就没有理由限制其进入炼油及销售领域,因此应该尽快打破现行的垄断格局。”

  而事实上,民营企业对于“走出去”寻找油源的积极性确不输与国企石油巨头。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由于地缘与石油大国俄罗斯接壤,其民企欲到俄罗斯寻求油源的热情更是高涨,一些民营企业甚至在策划兴建民间的跨境石油管线来解决运输问题。惟因政策仍未放开,还面临着种种难题和不确定性因素。

  事实上,在8月13日“油荒”危机中召开的高层次石油会议早已引起各媒体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国家仍没有明确的政策予以发布。

  也许,博弈仍在继续。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