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2005中国科技100强评选 > 正文
 

中兴通讯长红的秘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7:35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 张含

  主文:

  在本刊连续五年的“中国科技百强企业”评选中,为什么只出了中兴通讯(000063)一个常胜将军,这的确耐人寻味。这只股票创造了股价逆市飘红,业绩持续增长的佳绩,使海
内外大券商及基金对中兴通讯宠爱有加,纷纷追捧。

  早在1997年,中兴通讯刚在A股上市时,年主营收入只有6.3亿元,而今已至227亿元,增长了近36倍;净利润也从刚上市时的1.3亿元上升到9.9亿元,增长7.6倍;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市至今从没有低于10%。

  而在这七年中间,国际通信行业却经历过:2002年的大倒退期,当年国内运营商投资减少21%,行业平均下降25%;产业热点交替调整;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海内外的直接竞争;中国电信业发展的诸多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曾经齐头并进的“巨大中华”只剩下未上市的华为与中兴并肩,其他两家无法望其项背。

  在中国的科技企业中,能够抓住机遇一举翻身的企业并不难找,但能够像中兴通讯这样每次机会来的时候都能抓住机遇,占上风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企业得以仰仗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它持续成功,能够追逐到一些短期利益就可能已是倾其所有。而发展不足20年的中兴通讯与这些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十年磨一剑的企业内功。

  鱼和熊掌求兼得

  回顾历史,有几个项目可以让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收益颇丰,如联通的CDMA项目,中国移动的GSM业务,电信部门的固网采购大单,不被人看好的小灵通业务,等等。这些业务在技术发展阶段上各有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兼顾几乎不可能。可中兴通讯不是,它哪个都要,对不明朗的业务就采取弹性投入策略,技术上随时跟进,这也成了中兴通讯今天能业务遍地开花的保证。

  1998年,尽管中国联通第一次CDMA项目招标中途夭折,但这个事件却成就了中兴通讯之后的命运。在那次招标中,投标商包括了从朗讯、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跨国电信运营商,国内厂商则有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招标叫停,各企业反应并不同。华为因此迅速将原来的CDMA95小组裁撤,转攻CDMA1X。因为华为认为,如果几年之后联通再上CDMA,将不会选择落后的CDMA95,而应该直接选择CDMA1X。

  现任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产品总经理的朱进云回忆说,当时中兴通讯也一度犹豫是否要保留CDMA95项目。后来,根据“低成本尝试”的原则,中兴通讯还是留下了,并继续投入小规模研发。2001年5月,中国联通CDMA一期再一次正式招标,选用的标准是CDMA95的加强版,这使中兴通讯能够以惟一正宗的国内厂商的身份竞标,并一举争得7.5%的份额。此后,中兴通讯在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再创辉煌,一举取得15%市场份额,并超过部分国际厂商;2003年,在联通的CDMA第三期招标中,中兴通讯抢到了最大一张饼,获得超过300万线的市场容量,其主设备获准进入联通15个省分公司市场。而且中兴CDMA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这件事情体现了中兴通讯典型的企业风格。在中兴通讯不到20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飞速发展的后十年中,每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商业机会时,中兴通讯总是采取“低成本尝试”的方法。董事长侯为贵认为,这样做即使一个项目最终放弃了,损失也不至太大,“即使国内没有市场,国外也可能有。”

  中兴通讯在2001年切入小灵通市场时,一年就抢占了近四成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并连续在小灵通和手机业务上打出一系列的“主设备+终端”的组合。2002年下半年,中兴通讯的小灵通系列产品一口气签下了武汉、南京、长沙三个大单;在广东小灵通业务的争夺上,中兴则和UT斯达康平分秋色。虽然在小灵通业务上没有UT斯达康那样的知名度,但中兴同样是利润不菲。整个2002年中兴通讯估计斩下40亿元的市场份额。现在,中兴通讯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小灵通的第一阵营里。

  说到通信业不能不提3G,眼下对所有的通信设备厂商来说,3G越来越近。早在1996年到1997年,当发现国外的3G技术开始逐步兴起时,中兴通讯就有了紧迫感,于是决定开始积累。到2003年时,在信息产业部MTNET测试中,中兴通讯和爱立信、诺基亚等7家公司的WCDMA系统设备进行了完整的接口测试,并和诺基亚、NEC等五家主流3G终端厂商的商用终端实现了接口测试。在这次系统性能测试中,中兴成为获得满分的仅有的两个厂商之一。

  高速增长背后的内功

  从CDMA项目就能看出来,中兴通讯的投入都是长线投资,而并非短期投机。在这种长线投资的背后,是中兴坚持自主研发以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战略,而这也是中兴之所以成为中国科技企业中为数不多的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的原因。

  中兴通讯多年来坚持以销售额的10%用于产品开发与技术更新。中兴通讯强大的技术实力积累是靠人才队伍来支撑的,数千名研究生为主导的庞大研发队伍,以及每年的研发费用高投入,这些在国内企业中极为罕见。20000多名员工中有40%是技术人员,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高科技研发团队之一。中兴通讯在中国上海、中国北京、美国、韩国等地设有11个全资研究所,这在中国企业中是少有的。相应地,公司总部通过绩效考核来监督研究机构的全年研发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兴通讯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强大企业文化的企业,中兴的核心价值观精髓是“互相尊重”,就是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方法,以达到人与人、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平衡。据中兴通讯在内部所做的调查,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在97%以上。在企业中,如果公司的人数持续扩大到2万人,特别是外籍员工达到1000人了之后,如何更好地在内部贯彻一种核心价值观,形成同一种价值取向,从而获得更好的执行力,核心价值观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G和国际化决定最后的胜出

  2004年,受到3G冲击的小灵通开始加速萎缩,但是国际业务的快速成长转移了中兴通讯的收益所得。按照中兴通讯1月14日的公告,2004年,取代小灵通成为中兴最大贡献的业务变成了海外收益: 2004年海外市场上的收入占据了中兴该年总收入的21.5%,同比增长了10.5%,而其海外收入总额已达到了近45.8亿元人民币(约合5.228亿美元),成长了133%。

  中兴通讯大规模的国际化尝试是在1994年、高级副总裁史立荣牵头成立有三个人的海外业务调研小组时期开始的,但是国际化业务在主要营收中占较大的份额,还是在2003年以后,海外业务开始放量增长,中兴通讯对海外事业部的调整也从以前的三年一次加快到一年一度。

  中兴开始进入的国际化市场多是周边邻国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对此,电信分析专家王煜全介绍说,在中兴通讯和华为选择进入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市场,其通信市场当时刚刚开放,往往是一片空白,拿到牌照的运营商也缺乏经验,他们迫切需要供应商能够提供全系列产品、并能够帮助其建立起全国网络。国际电信设备供应商们并不屑于进入这个市场,这给中兴通讯提供了一个空间。

  但是未来3G发展在周期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电信运营商在3G业务上可能发生的重组,还有能不能将国际化真正进入对低价策略并不敏感的欧美市场,这些将决定中兴的下一个未来。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