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公司必须抓住机遇。对于在美国取得成功的中国公司而言,它们必须适应进入市场的途径,并学习如何向美国公众直接传递积极和合作的讯息。中国的对手和竞争者很快就领会到怎样才能轻松地击垮堪称缜密策划的中国并购计划:制造争论并加强新闻报道力度。如果中国企业对在美国取得成功仍抱有一线希望,其企业信息发布人必须学会回避目前遍布于美国媒体报道和公众评价中反对中国的关卡。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在8月3日的一篇评价中海油竞购失败的社论中写道:“令人惊讶的是,鉴于中国对于众多美国企业的重要地位,居然没有迹象表明会有支持中国公司收购的消息”来对抗雪佛龙Chevron 对中海油竞购尤尼科的反对。在海尔的个案中,这家公司没有透露任何讯息——从海尔打算收购这个美国人心中的标志性品牌开始,只是一片死寂。
银行家和律师、市场商及游说者齐集起来帮助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就像中国市场对于美国企业一样陌生。与中国公司合作的西方企业将分享其成功的跨国并购活动经验,但这些企业必须尽可能提供最优秀、最具战略性的忠告。正如《金融时报》所评述的,西方“专家”并没有成功地成为支持中方的均衡性力量,因而他们的客户也失败了。
中国企业界也可以做得更好。海尔和中海油的管理层显然都未出席美国媒体活动,尤其是电视活动。而这两者的对手却保持了极高的可见度,并一直传达出对这些收购不利的警告信息。不论是语言障碍还是文化预期都不能作为不作沟通的借口。到美国来吧——西方媒体和公众一直都十分乐于接收新思想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