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32家电厂建设戛然而止 违规之过谁之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6:40 中国经营报 | |||||||||
记者 崔毅 政府的一纸禁令,使32家电厂热火朝天的建设戛然而止,并留下一连串疑问:为何不可妄动的土木当初可以大行其道?停建后一系列比“违规”更严重的问题将如何解决?“违规”之过到底由谁负全责?所有疑问的分量,并未因停建而变得轻松。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发耳乡距最近的县城——水城,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可汽车却要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近百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交通成为制约发耳,乃至贵州经济的最主要瓶颈。由于发展的滞后,贵州GDP多年来名列全国倒数第一。 穷则思变,“西电东送”让贵州找到了久违的发展良机。在煤炭丰富而交通落后的黔西及黔西南地区,“与其投巨资于煤炭外运,不如兴建电厂,让煤从空中走”的观念,已成为当地政府与企业达成的共识。发耳电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然而,顺利出生的发耳电厂在成长过程中却遭遇变故:由于投资巨大,电力成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投资体制改革所形成的制度断层,又直接使电力建设的前期工作陷入两难。而在利益驱动与侥幸心理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没有放慢投资步伐,无奈之下的政府部门只得重祭计划经济下惯用的“禁令大旗”。 或许,禁令本意在于“杀一儆百”,不过,正如投资者所言:禁令虽立竿见影,最终损失的还是国家。工程停工不仅直接导致投资方巨额投资无法收回,更让众多利益主体间接被“套”:银行贷款有去无回、工程款成为呆账。如再考虑地方经济因工程停建而遭受的“牵连”(尤其类似发耳这样的赤贫地区),那么,“叫停”背后的现实意义实在值得商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