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国
最近,德国的《柏林日报》刊登了一篇来自意大利的通讯,讲的是世界知名的意大利鞋面临来自中国竞争的故事。这个故事折射了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世界市场激发的种种反应和变化,颇带普遍意义,因此很值得回味一番。
故事的主角是意大利一家著名鞋厂的老板,名叫杰马诺·吉罗纳奇,他不仅以其“美拉尼亚”牌童鞋闻名于欧洲,而且是当地的鞋业联合会主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意大利中部费尔马诺省。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产鞋区之一,鞋业公司多达3329家,职员有2.4万人。这还不算遍布在该省36个村镇的零配件供货商大军。吉罗纳奇兄弟6人,每人都拥有一个鞋厂。
吉罗纳奇先生最近的烦恼是中国鞋的大举“入侵”。据他说,自从今年1月“边界开放”以来,中国鞋的进口一下子增加了700%,把这个世界鞋都冲得踉踉跄跄。一双中国鞋的批发价才三四个欧元,而意大利鞋的生产成本至少是这个价钱的5倍到6倍。他当然明白这是为什么,意大利的一个工人月工资为2000欧元,罗马尼亚工人大约是其1/10,中国工人大约是50到100欧元。尤其令他感到无可奈何的是,中国鞋的质量不错,合成材料的鞋做得同意大利鞋“已经没有区别”。
报道说,中国鞋的大举出口威胁着约4万个意大利劳动岗位,这还不包括鞋带、鞋扣等零配件供货部门。这不仅让当地老板心焦,也让工会着急。企业家们要求重新启用过时的保护性关税,工会责怪老板们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舆论则指责中国进行“不公平竞争”。他们尤其把矛头指向在意大利鞋业工作的中国移民,认为他们把中国的劳动模式输入到了意大利:不讲究劳动条件,不体检,不要求高工资,等等。一些聪明的企业家干脆把鞋厂迁到中国,实行“意大利设计、中国制造”,以图新路。但也有一些鞋厂老板激愤地表示,宁肯破产,也不与中国合作。
平心而论,这些老板们的忧虑焦急完全可以理解。谁愿意把自己多年心血积累起来的市场份额和声誉拱手相让呢?面对挑战,总不能坐以待毙吧。但另一方面,“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的规律毕竟是难以抗拒的。这个道理意大利鞋厂的老板们很清楚,意大利制鞋业原本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大约100年前,英国鞋执世界牛耳,后来受到美国廉价鞋的大举入侵。当时,欧洲舆论指责美国时,有些用语简直与今天指责中国的语言如出一辙。意大利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美国的遭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费尔马诺省还是一片农牧业区,因为农业收益不高,人们渐渐放弃了养牛,在牛皮上做起了文章,几乎全部农民都改行成了鞋匠。吉罗纳奇先生的父亲开办鞋厂是在1967年。当时意大利人如同现在的中国人一样受到抨击,被指责为“倾销”、“低工资”和“不公平竞争”,等等。《柏林日报》的通讯说得好,当年的意大利人就是(如今的)中国人。如果说这中间有何不同,那就是,100多年来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上的角色都是西方文化圈中人,而现在登上这个舞台的是久违了的中国人。
欧洲大陆对美国鞋的“入侵”大惊小怪了一番,接受了它;又对意大利鞋的出现叫嚷了一阵,最后也承认了它,并且喜欢上了它。对中国鞋的“入侵”,一些欧洲人却难以接受。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看惯了中国这头狮子昏昏沉沉的睡相,一朝发现它也会苏醒过来,便觉得怪异和心里不安。
世界是个大舞台,不可能永远只有那么几个演员。产业中心的转移是历史长河中的正常现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会带来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整体看来,中国鞋无论从设计、研发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同意大利鞋相媲美,但是,欧洲人应该欢迎中国参与到竞争的行列中来,应该给中国货登场表演的机会。对此,吉罗纳奇先生就有切身体会,他说,中国人学得很快,“我们挡不住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