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中国产经新闻:解困无序竞争的中国钢铁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00:01 中国产经新闻

  CIEN实习记者 樊东 北京报道

  7月20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对整个钢铁市场、行业来说,无疑是盏指路明灯。参与编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说:“国内钢铁市场潜力巨大,资金也相对充足,只是欠缺少量精密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等着外国钢铁巨鳄来控股吞噬呢?”接着,他
着重强调,“自己的市场自己做”。

  今后不再设新钢厂

  李新创介绍说,目前,中国大概有800多家钢铁企业,去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其中落后产能有8000多万吨,15家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而美、德等国家前五名的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90%。这说明中国钢铁产业存在的第一个大问题:产业集中度低。

  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市场混乱,而且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加剧了钢铁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导致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

  今年年初发生的铁矿石定价风波也足以说明,缺乏足够的产业集中度,缺乏富有规模、秩序和效率的中国钢铁企业以及市场,难以与国外巨型钢铁企业抗衡,也难以左右国际钢铁市场的定价格局,甚至不能确保市场进一步开放后不被国外巨企控制股权。

  而钢铁产业的新政策正是针对这一弊端提出集中产业集中度,使钢铁产业形成有规模、高效率、能竞争的几个大集团。

  “针对我国钢铁产业实际产能已基本满足国内需要的现状,新的产业政策规定,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李新创向CIEN记者介绍,“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符合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的目的就是要淘汰落后能力”。

  新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李新创指出,他们要通过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型化,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型企业,要集中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自主创新,开发技术产品,实现产品专业化分工,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统一原料采购和产品营销,降低营运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而落后小企业有两条出路:一是被市场淘汰;二是积极调整结构,融入到大的钢铁集团当中去。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专、精、小的企业和大集团并存。

  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后1/3的钢铁中小企业可能被重组。这是中国钢铁企业做大自己、做大市场必须修炼的第一“内功”。

  高技术产品是重点

  要做强自己,不受国外钢铁巨头控制,成为国际钢铁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钢铁企业还面临要解决的第二大问题,那就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自给率低,产品质量不高。虽然我国钢产量达到2.72亿吨,至2004年已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是排名第2-4位的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三国钢产量的总和。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自给率低,产品质量不高,代表钢铁工业技术水平和钢材消费层次的板带比低,我国需要的大量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进口。这造成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削弱。

  接着他指出,“优化钢材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国内紧俏产品生产能力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呢?

  李新创指出,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淘汰落后的叠轧薄板、热轧硅钢片和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抑制窄带钢、螺纹钢及线材产品产能的扩张;发展高端板带材和高效钢材。产品品种应以热轧板、冷轧板、不锈钢板、镀层板、冷轧硅钢片、宽厚板、高速铁路用钢以及满足机械、军工、汽车等行业需要的特殊钢材为主。推广使用三级及以上高效螺纹钢。

  最后,李新创院长又对CIEN记者说:“相信这次新政策的出台会促进中国钢铁企业进一步克服上述缺陷,内修内功,外取外势,做强自己,必将对世界钢铁格局产生影响,会使世界钢铁格局发生变化,未来的真正的钢铁强国将是中国。”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