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日立:整合资源的本土化之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7:41 《经济》杂志

  

日立:整合资源的本土化之路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冢田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经济》杂志、新浪财经和经济日报联手主办《跨国公司老总专访》之一

   ——专访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塚田实

  《经济》杂志记者 陈言

  (注本文同时刊登在《经济》杂志,新浪财经和《经济日报·跨国公司》专版上)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企业开始来中国建办事处;改革开放后,很多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工厂,近些年来又开始拓展中国市场。日资企业在中国有相当大的生产能力和日益成熟的市场,不少已经在中国建了几家或几十家工厂和销售公司。2000年以来,日资企业开始一定程度地整合它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希望更深更广地开拓市场。除了整合现有资源外,日资企业还在中国开发有中国特色,同时具有国际性的产品及产品生产技术。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长野晄史像一个柔道运动员,身材魁梧高大。白衬衫左袖上侧,绣了一小行英文(Nagano Koushi),这是他名字的日文拼音。从东京来到北京赴任后,长野作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首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就日资企业如何整合在中国的现有资源,以及有关在中国的研发,人才教育等问题,记者专访了长野总经理及日立公司的相关部门。

  跨国公司在不少场合已经不能在单品种上和中国企业简单地竞争,它们需要在自己统一的品牌下,日立集合九个领域的生产技术优势,开拓中国市场

  在长野晄史来中国任职之前,日立在2005年2月1日派冢田实出任中国总代表兼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冢田作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的一名常务董事来到北京,成为第一个常驻北京的日立中国总代表。塚田的到来表明,日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看好中国市场,要把中国业务做成公司业务中的一根支柱。7月,长野正式来中国工作,他的任务是具体地实施冢田的中国战略。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立开始来中国投资建厂,到2004年度末,集团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17家,中国职员人数为2.9万人。长野把日立在中国的业务领域分成九块进行了说明;“这包括:(1)电力及工业设备系统(2)楼宇系统(3)城市交通系统(4)信息通信系统(5)

医疗系统(6)电子消费产品(7)建设及资源开发系统(8)汽车系统及汽车系统新材料(9)信息电子及面向数字
家电
产品的零部件与材料。”记者不能立刻理解长野说的那些领域,只是大致知道日立的产品范围包括发电厂、大楼、交通控制室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电子零件。

  我们对日立的家电,也就是长野说的“电子消费产品"知道的相对多一些,但是其他产品就不是很清楚了。长野说:”我们也认识到了这点,现在需要把日立品牌统一起来,在九个领域推进日立产品在中国的全面铺开。”

  当中国本地厂家的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生产品种丰富起来以后,跨国公司在不少场合已经不能在单品种上和中国企业简单地竞争,它们需要在自己统一的品牌下,发挥多种技术齐头并进的优势。

  日立提出了IT住宅系统的概念。日立在从事电梯、空调、安全系统产品的生产,日立的战略是,通过IT住宅把公司能够生产的产品都装进去,发挥集团优势,集中在几个领域不断突破,而不再是电梯、空调各干各的,分散出击。用户也能因此得到集中服务,住宅内的硬件、软件出了问题,找一家企业就都能解决了。

  跨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它不是生产某一个产品,而是能囊括某个行业中的一系列生产内容,日立在住宅、城市交通方面整合资源

  北京召开科博会时,日立常务董事大沼邦彦特意从东京赶来参加。大沼在日立主要负责电梯、楼房设备、小区设备系统方面的工作。把日立的生产服务整合到一起,这个工作实际上也是对大沼在日立三十多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大沼当过电梯本部的本部长,做过楼宇系统集团楼宇系统本部长,现在是日立都市开发系统集团长兼CEO。

  大沼说:“我现在的工作是把电梯的制造、销售、安装、维修各个环节的业务都拿下来。”过去日立在中国只生产电梯,电梯销售出去以后,安装等工作都是别的企业做的,现在日立要把这个工作也拿下来,从以硬件生产为主,推进到软件服务也跟上。

  在公寓、写字楼方面,大沼同样要“软硬兼施”。空调、电梯、安全系统等硬件是日立的长项,现在日立用通讯把硬件整合到了一起。“孩子回家刷卡开门,母亲的手机便能做出提示。空调、照明、门锁的控制,录像监视的开始等都可以用手机来进行。”大沼说。日本目前已经有1万多户居民用上了日立的IT住宅系统。

  “我们是在客户已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服务来实现普通市民家庭设备的整合的,提供这样的服务,量体裁衣,所需费用并不高。”大沼特意解释说。

  在城市交通方面,日立在日本建设过不少单轨交通系统,如从羽田国际机场到东京城里的单轨火车就是它们建造的。冢田董事长对本报说:“现在你可以去重庆坐坐单轨火车了。重庆的单轨铁路系统使用了日立的产品。”其实北京在很多地方也在使用日立的产品。2001年北京上地铁13号线时,采用了日立的车辆电气方面的产品,去年北京决定在地铁5号线上使用日立车辆牵引系统,使用32编组(192辆车)的电气产品。

  跨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它不是生产某一个产品,而是能囊括某个行业中的一系列生产内容。能来中国生产一种半导体部件或者汽车部件的企业,我们不能称其为跨国公司。而日立这样的企业来中国时,我们看到的是,在交通领域,它的业务范围包括了售票系统、行驶管理信号系统、电力、变电系统等等,显现出的是一种综合技术力量,能长期支持城市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能力。如今,城市交通正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时,日立正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塚田就觉得在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上,日立依然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跨国公司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正在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日立要在中国研发供全世界使用的产品

  跨国公司在中国同样也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需要迅速地应对中国市场提出的新需求,开发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的产品。近些年来,每年400多万大学毕业生步入到工作岗位上,中国研发能力迅速提高,跨国公司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研发力量。

  今年,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总经理增位庄一很自豪地说,研发公司的董事长是中村道治。业内的人都知道,中村是日立的副总裁,以一位跨国公司副总裁的身份来一家还只有53人的新建企业来当董事长,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意义。我们计划将进一步增强人员实力,在2005年内,把工作人员的人数增加到80人,2006年再提一步,增加到120名左右。

  副总经理陈杨秋有板有眼地介绍了公司的研发内容。她说:“我们主要负责信息通信系统、开放源代码软件、数字家电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后还准备在材料、生物学等尖端领域进行研究。”陈杨秋反复说明的是,这里将是日立集团在中国研发的核心机构,要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开发出全球战略性的产品来。

  记者在塚田那里得到了验证,塚田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研发供全世界使用的产品。”日立从生产销售到开发,与

中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信息通讯产业方面,日立与清华大学组建了联合实验室,开发世界最尖端的通讯技术。在上海则成立了信息系统上海研究室,积极地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进行共同研究。设在上海金桥加工开发区的家用电器开发中心,更是日立空调的国际开发中心。

  我们从日立(中国)看到的是,跨国公司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正在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定位,过去,中国是生产基地,也是产品销售市场,今后将重点发挥中国的研发能力。

  日立有一支由中国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日立对商业道德等基础项目的教育非常重视

  今年1月我们在日立公司总部采访专务董事中西宏明。他对记者说,日立定下的2006年中国业务规模目标为100亿美元,这是包括非控股公司在内的日立集团的总销售额。日立通过加快对华投资,来实现它们的业务目标。

  同时,为了实现100亿美元的业务目标,冢田强调的是,让在日立公司工作的人觉得这里是一家中国企业,让中国企业觉得日立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日立在华一百余家公司中,应该有一支由中国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让中国经营管理人员担任起企业的最高领导,这是冢田董事长来到中国后,在集团经营理念上做的一个重要调整。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北京日立北工大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众多日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已经由中国管理者担任,负责日常的经营任务。

  资源的整合、新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一支信得过的人才队伍。长野史总经理说:“我们在职工进公司工作时,就把”在中国最受信赖的合作伙伴”这个理念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达到新职工那里。”长野认为这是日立集团共有的一个理念,在进行职工教育时,把这个理念直接传达到中日所有职员那里。

  长野说,日立在对新职员进行教育时,“对商业道德等基础项目的教育非常重视。”6月29日,长野来中国就任总经理一职,讲了很多“和”、“诚”、“开拓者精神”等等。不过,长野总经理对这些词赋予了新意。他说:“我们通过这些基本理念来实现让顾客满意,和社会共生,保护环境,让公司职工满意等。”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