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深接受采访时说——
深圳将引领中国自主创新潮流
●深圳高科技产业规模有了更大的发展
●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可喜的变化
●市政府对支持、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高科技产业的集群优势开始发挥
【本报讯】(记者李兴华实习生刘洁)“深圳明确提出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这将使深圳在当年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潮流后,又一次站在潮头,引领未来中国自主创新的潮流。”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四个可喜的变化
刚刚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结束了上午考察的路甬祥神采奕奕,来不及休息,他就同记者谈起了此次考察的感受。
“同10年前相比,目前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生了四个可喜的变化。”
路甬祥表示,首先是深圳高科技产业规模有了更大的发展,深圳仅高新区的年产值就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
其二,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可喜的变化。与传统的来料来样加工产业相比,深圳有一大批企业开始通过自主创新发展起来,而且有一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进军国际市场。还有一些年产值在10亿元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有很强的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和集成能力,这些企业是深圳未来的希望。
其三,深圳市政府对支持、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特别是在企业最困难的前期发展问题上,也有了切实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这是深圳大批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其四,深圳高科技产业的集群优势开始发挥。深圳发展IT、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配套支持和合作伙伴都能够在珠三角找到,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
深化改革推动创新
路甬祥认为,深圳实行自主创新战略的意义巨大,这符合深圳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符合建设现代化科技城市的要求,也符合全球竞争形势的要求。
他表示,目前,中国的人均产值已达到1000美元,深圳的人均产值远高于全国水平,达到8000美元。深圳要往更高的水平发展,就必须提高人均劳动生产力,这不仅要靠科技水平的提高、经营水平的提高,更要靠优化产业结构,使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转变,而这都需要依赖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当然,实施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要进一步改革,所以,深圳在改革上还不能放松,还要继续推进,还要继续研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路甬祥特别指出,深圳必须建设一个有深圳地方特点的区域创新链,这个链条应该与国家创新链条相衔接,但还要有自己的特点。他还指出,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完全在企业里产生,它必须是以企业为主体,在产学研诸方面紧密结合,这也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圳应该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
路甬祥还表示,事实已经证明,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但他认为,“深圳市的扶持力度还可以加大,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自主创新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
院市合作服务深圳
“人才是实施深圳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关键。”路甬祥认为,自主创新要形成生产力,必须同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要营造更好的氛围和环境,把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吸纳到深圳自主创新体系的大平台上来。
尽管深圳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港澳和海外市场,市场氛围好、改革开放观念新,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天时地利,但路甬祥认为,深圳本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力量依然薄弱,一直以来人才主要从外地吸收。“深圳过去从东南西北吸引人才,现在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深圳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要提高自己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能力。”他认为,深圳近年来建设了大学城、虚拟大学园等,把自己培养人才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可喜的尝试。
谈到中科院与深圳市多年来在多个领域开展的院市合作,路甬祥表示,“中科院将进一步根据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需求,参与、服务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他透露,在人才培养上,将尝试把中科院的研究体系与深圳的创新体系和企业的研发体系衔接起来,与深圳共同设立一些联合研究组,并互换一些干部,加强交流。此外,中科院将与深圳市政府一起合作,建设中科院的高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些面向深圳高科技产业的联合研究机构,鼓励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来深圳从事创新、创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