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前5个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57%,车市终于呈现出回暖迹象。而商务部5月初发布的行业利润指标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滑约100亿元,下降幅度近六成。
对于中国汽车业,这是一个忧大于喜的形势。维持多年的高利润率已成往事,“近忧”已经显现,对中国汽车业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要“远虑”。
所谓“远虑”,是指除了要抓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比如中国汽车业,目前困守在生产制造阶段,而技术含量高的设计研发、品牌服务则少有涉及,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同时,除了劳动力成本,包括日常运营成本、制造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等都要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种状态下,中国汽车业维持了多年的高利润率必然不会长久,一有外界环境的风吹草动,比如价格战、原材料价格上涨,其结果定是利润率的摊薄。
中国汽车业如何摆脱困境,以下几个案例或许可以给我们启示。
奇瑞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1年10月,实现第一批奇瑞轿车出口。截至2004年底,奇瑞已与全球25个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出口总量逾万辆。
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重视本土研发能力,以此实现新产品的持续投放,为强劲的销售创造了条件。海外扩张方面,去年收购了韩国的运动型多功能车制造商双龙,并已顺利完成整合,最近酝酿控股MG罗孚汽车,交易的真正价值,应该是工程团队、汽车开发能力和罗孚品牌。
脱困方法一个是加大销售量,一个是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意味着要拓展海内海外市场。降低成本,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一方面“走出去”,把国外的先进技术拿进来,奉行“拿来主义”。奇瑞、上汽现在的良好发展是长期以来“一手抓眼前利益,一手谋长远发展(上汽总裁语)”的结果,是“远虑”的结果。
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谋略深远程度与成功度总是成正比,如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中国汽车业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系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