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 > 正文
 

中美纺织品贸易和为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1:03 中华工商时报

  □ 成锋

  谈判本周有望达成结果极有可能拷贝中欧模式

  中国和美国之间有关纺织品争端的协商仍旧在继续,并且可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报道,华盛顿时间上周四晚上,中美的贸易官员进行了一次视频电
话商谈,探讨美国对7种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设置特别保护限制的问题。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的新闻发言人理查德·米尔斯对美国媒体承认这一次电话商谈,但是他拒绝透露更多的会谈细节。

  今年1月全球纺织贸易配额制度完全取消,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根据美国提出的数据,在今年前4个月时间里,部分中国服装产品对美出口增长了70%,甚至还有部分产品出口激增了15倍。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签署的协议,世贸组织成员国可在纺织品全球配额体系取消后的3年内,在中国纺织品可能扰乱国内市场秩序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年增长不超过7.5%的保护性措施。美国就以此条款为依据单方面对中国部分产品提出了特别保护措施。

  从美国提出限制措施开始到本周,世贸组织规定的30天磋商期限即将期满。因此在本周内的某一天,中美之间有可能就保护措施问题达成一项磋商结果。此前,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由于中方做出让步,中国的10种纺织和服装产品将仅以每年8%-12.5%的增长率出口欧盟,而对于10类以外纺织品实施保护性贸易措施的权利,欧盟同意要体现“克制”。

  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对谈判的结果心满意足,他甚至宣告这是欧洲温和外交政策的胜利,同时,他对美国贸易政策提出批评,称美国对抗策略过于鲁莽。曼德尔森言语之间难掩喜悦,毕竟这是他就职以来达成的第一个“令人满意的”贸易争端处理结果,欧盟似乎想把这一成就引为范例。

  无论曼德尔森如何描述与中国的谈判模式以及谈判结果,中国政府其实是希望和美国也能达成类似的谈判结果的,即中国自动采取限制对美出口的措施,而非接受美国单方面的特别保护措施。

  虽然美贸易代表新闻发言人理查德·米尔斯并没有透露中美贸易官员之间电话磋商的具体内容,但是仍旧有美国专家相信,美国有可能最终接受一个类似于中欧协议的协定。一位曾经担任过美国首席纺织品谈判代表的法律公司副总裁表示:“我知道无论美国政府还是美国商人都对一项类似的中美协议很有兴趣。我认为,美国政府同意一项类似中欧协议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前,美国商务部通过一位女发言人表示对中国和欧盟之间达成的纺织品协议表示关注,但是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企业对于中欧之间达成的协议也表示了谨慎的乐观态度,因为,就算是做出一定让步,也要比迟迟不出结果、增加商业不确定性要好。因此,大多数中国企业希望中国和美国之间也能够达成相似的协议。

  目前配额大小的不确定性已经极大限制了美国商人向中国制造企业下订单的积极性。在这个时候,不确定性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采购商和零售商都是一样,制造商也担心买家最后突然取消订单造成自己的损失。

  尽管分析人士认为中美之间极有可能在最近达成一项类似于中欧协议的协定,不确定因素还是存在的。美国的纺织业制造商坚持认为,欧盟同中国达成的协议还不够广泛。他们主张在2008年之前,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

  一位制造商代表说,“应该有更多的产品种类被包含在最初的协议中”。他这样认为,是因为感觉到中国有可能在任何纺织产品上轻松获得支配性贸易优势。

  一些外界评论也认为,尽管中国谈判者希望同美国达成一项协议,但是他们将会面对更多的国内压力,因为过多的让步将影响到国内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