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整合考验民营资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18:14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 肖华 一边是越来越薄的利润,一边是越来越紧的政策。尽管国家一如既往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钢铁行业,但是新钢铁产业政策在规模、技术标准、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将使最近几年蜂拥进入钢铁行业的民营资本面临严峻考验:要么在竞争中被整合,要么关门
“我们都傻了,原料涨钢材跌,再这样一两星期就得停产。”5月25日,唐山粤丰钢铁公司老板孙荣才对记者说。不过他还算幸运,有个好消息是第二天就能领到新的营业执照。粤丰钢铁公司和邻近的瑞丰、泰丰等6家钢铁公司组成新的瑞丰钢铁集团,这使他们不仅避免了今年就将被强行淘汰的命运,还被批准新上4个450立方米的高炉。 许多同行对此羡慕不已,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越来越薄的利润,还有越来越紧的政策。中国第一部钢铁工业产业政策有望很快出炉,这一2003年底就已完成第一稿的产业政策,今年4月2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获原则通过,目前发改委正在作最后调整。 尽管钢铁工业产业政策的细则还没有向外披露,但是基本原则已经明晰,那就是:旧企业整合,新项目难批,布局向沿海转移。 大多数钢铁资本的命运将由此出现一个巨大的转折。四年前,国家对国有钢铁企业限产,而钢铁行情却一路看涨,各路资本因此蜂拥而入。在钢铁重镇唐山,钢产量从2000年的204万吨飙升到去年的2937万吨,以致许多公路都被超载的大货车轧出一条又一条裂缝。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钢铁企业数量一下就由两年前的290家猛增到871家,而标准普尔认为是1000家,民间流传的则是一些更大的数目。 这些新冒出来的钢铁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例如在唐山,官方数据表明,2004年初有钢铁企业57家,只有唐钢一家是国有,其他56家均为民营。据记者了解,尽管新的产业政策一以贯之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进入钢铁行业,但由于新产业政策在钢铁企业规模、技术标准、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将使资本实力相对薄弱的民营资本面临严峻考验。在新的产业政策即将出台之时,他们的命运也越来越清晰:要么整合,要么关门。 唐山的钢铁名单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整合”?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也是产业政策第一稿的重要参与者李新创告诉记者:“扶大去小,才能改变现在的散而乱,调整产品结构。”。 钢铁业的“散、乱”使资源大量耗费早已有目共睹,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暴涨71.5%,而中国作为一个连续9年产量居世界首位的钢铁大国,却没法用一个声音说话,在铁矿石涨价中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空间,再次让有关方面感到钢铁业“散、乱”的切肤之痛。 尽管产业政策还没有正式出炉,但各地都陆续开始了调整,唐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钢铁大市唐山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整个中国钢铁业的一个缩影。这里的产量占整个河北省的51%,而河北又占全国产量的近1/5。许多唐山人都自豪地宣称“全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不仅产量在全国举足轻重,唐山钢铁的散乱状况也令人忧心,这里甚至曾经出现“地条钢”盛行的景象,几万元小炉子一架就开始炼废钢,每吨比市价便宜好几百元。 改变这种散乱自然成为调整的重中之重。“新项目肯定没戏,我们的任务是整合。”唐山市工业促进局经济运行处处长梅民学说。去年“清场”———关掉66家不符合规定的小电炉后,今年5月唐山的第一份钢铁名单已经出来了,市长已经签署,就等着公布了。记者得知,进入名单的企业一共有39家,包括唐钢和即将搬迁而来的首钢。 榜上有名的工厂将暂时得到钢铁业的通行证,而没能挤进这份名单的企业,政府要“涨电价、水价”,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整。 进入名单的硬指标是生产能力。今年1月5日唐山市一号文件显示,2005、2006、2007年的底线分别是100万吨、150万吨、2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不过,即使是此次进入名单的37家企业(不含唐钢、首钢),平均产能也不足70万吨。另一个指标是装备。目前要求烧结机、高炉、转炉、电炉分别要达18平方米、100立方米、15吨、10吨,到2005年底这些数据则要更新为30平方米、200立方米、20吨。按照这样的标准,将近一半的现有产能将遭淘汰。 消息一传开,小钢厂们忙不迭地找靠山,大钢厂则从容挑选。比如唐钢,不仅成功整合了钢铁企业迁安荣信公司,而且正在谈判的好几家也全都是当地知名企业,连唐山丰南区率先完成整合的国丰集团都极有可能被其收入囊中。唐钢将这些整合与建设老厂区1000万吨产能、以及和首钢合作的曹妃甸大钢项目共同列为“三级发展战略”。 “太残酷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厂老板说,“就算这次挤进去了,也迟早要被踢出来。”因为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今年底冶炼企业要从57家降到30家以内,2006年要进一步减少到20家,2007年则是10家。就凭目前30多万吨的产能,他深知自己毫无希望。眼下他根本没去理会这份名单,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寻找原料以加足马力生产。 不过,对唐山的官员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天大的不容易”了。如果不是他们尽力争取,全市绝大部分钢铁企业恐怕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早在去年10月份,河北省曾经列出过另一份名单,要求只对入榜者大力扶持。名单包括全省25家企业,唐山有11家。后来唐山经过反复努力,采取了这种更为公平的“动态名单”方式,为更多企业留下了两年时间以及最终赢得入场券的可能性。 唐山的这种方式不仅得到河北的认可,并极有可能被推广。国家希望看到的是,2010年国内前10家钢铁企业产量能占全国半壁江山,2020年达到70%以上。在目前,全国15家年产500万吨以上的企业,合起来产量占全国的45%。 暴跌警告 难以跨越的不只是政策门槛,对许多钢铁企业来说,更痛苦的煎熬来自市场。国内钢铁市场供给由两个方面的量决定:一个方面是钢铁企业的生产量,一个方面是进口钢铁数量。这使得国内和世界经济形势同时对钢铁价格产生影响,加大了钢铁价格的不确定性。 许多钢铁老板对去年四五月间的一波钢价剧烈波动心有余悸。 当时钢价曾在一周内每吨暴跌上千元,这给了连续几年一直顺风顺水的钢铁资本一个当头棒喝,唐山丰南区的一位钢铁老板甚至为此跳下3楼。不过戏剧化的是,不仅生命有惊无险,而且企业还在随后的钢价大涨中反而赚了一把。 “还好,只是吓了一跳”,如此评价的并不只是他,广州的一位钢材进出口商也认为“那只是一场心理博弈”。那场暴跌一是因为心理恐慌;二是价格向来低于国内市场的国际钢市在中国的持续需求和美国经济复苏的突然拉动下,持续上涨并与国内拉平,而国内贸易商此前的大量订单于四五月间集中到货,以致码头堆满钢材,“人心慌了,开始抛货”。 待到回过神来,无论是钢厂还是流通商们都迅速发现,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需求依然旺盛。他们祭出各种招数,大钢厂价格联盟,经销商“对倒”以营造繁荣气氛,广东乐从钢市的几大经销商甚至曾集体封盘两三天,然后开盘就一起上浮两三百元。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很快被拉回市场,去年6月至今年4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持续攀升29.77点,合计上涨1239元,去年全年钢材综合均价比上年上涨24.1%,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均创历史最高。 尽管看起来这一次回涨依然是由强劲需求所拉动的自然回升,但一轮动荡之后,关于钢市供需拐点是否已经出现、是否已经出现过热的讨论骤然升温。 数据表明,需求增长已经从放量上升开始放缓:国内钢材市场表观消费量增幅2002年为21.2%,2003年为25.8%,2004年回落到13%,2005年一季度又降为9.79%。而英国钢铁业咨询公司MEPS则预测这一数字今年将下降到6%,明年进一步降至3.9%。 与此同时,钢铁产能却保持着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是704亿,2003年增长89%达1329亿元,2004年更是进一步增长,“到我这买钢材的好多都是建钢厂的。”王之武说。他在唐山几个钢材市场里经营着三个叫“中盈”的档口。 尽管目前钢铁的供需依然比较平衡,但是安泰科咨询公司的钢铁研究员马海天认为,“得警惕有些品种过剩”。因为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有80%仍然需要进口,“大部分钢厂都还在生产低附加值产品”。 这种状况已经让许多老板们都感到了紧张,“跟炒房一样,谁都不知道过剩什么时候爆发,谁都怕最后一棒交到自己手上。”一位钢铁老板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阴跌的折磨 进入今年4月,钢铁资本迎来了一场比去年更难捱的折磨,先是流通商,然后传递到生产商。这一次博弈的不只是心理,更是资金实力。 由于国家抑制房价、钢坯钢锭取消出口退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钢价回头进入一个阴跌通道,每一两天就下滑几十到一百元。首先感到难受的是经销商,而且越小的经销商就越吃力。 难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消费者大多随用随买减少消费量,原本钢铁业通行的三三制原则(钢厂、经销商、消费者各掌握钢材的1/3)悄然改变,经销商手中库存积压。另一个是钢材价格已今非昔比,就算同样的库存占用的资金都已大不一样,比如天津,尽管经销商手中的社会库存还是8万吨,但卷板价格已从去年的2000多元变成今年的4000多元,所需资金量几乎翻了一倍。 “比起上次的暴跌来,阴跌会更让经销商难受。”冯卫说。不过他显然并不太在意,这个33岁的年轻老板一周前刚刚新换了辆保时捷。从1996年蹬着自行车靠信誉与人脉赊钢材卖起家,到现在他的佳润公司已成为唐山地区最大的钢铁物流企业,去年销售额20个亿。自有资金充沛,加上银行争相贷款,他现在一心琢磨的只是上什么新项目,这两天刚对钢铁期货好奇起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样轻松,王之武就有些担忧。尽管无法判断钢价何时抬头,尽管利润无几甚至一卖就赔,他还是得四处奔忙着去进货,因为客户必须得用货来拉住。5月19日傍晚刚指挥着清闲得在店门前踢毽子的业务员们卸下了一车60吨的镀锌板,第二天一大早他又驱车去丰润区一家钢厂进了40吨货。三四百万流动资金能支撑多久他并不知道,这个十多年的“老钢铁”连连摇头说“看不懂了”,他现在又是上网又是看新闻,对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之类的数字非常敏感。 王之武在吉祥路钢铁市场里还算大户,他还有一批订下长期合同的老客户可以支撑,对更多的经销商来说,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他们迷茫而焦躁,对市场信息失去判断力。4月份当鞍钢独自逆市将5月份出厂价调高约200元,市场价格马上跟着出现一两天的小幅反弹。其实鞍钢只不过想托一下4月市场而已,他们早已明白5月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一路坠落。 “真正的洗牌开始了,先是经销商,接下来就是钢厂。”河北津西钢铁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随着经销商的资金链条吃紧,钢厂也将在不久后感觉到压力,因为按照行业惯例,现在钢厂几乎一两个月的生产、运营都是靠经销商的预付款支撑。一旦这个链条绷紧,自有资金不足的钢厂将立感难受。而随着全行业生产成本在2004年上涨46%之后进一步推高,同时钢价下跌,没有谈判能力的中小钢厂利润空间显著压缩,进一步加剧痛苦。 这正是势大力雄的大钢厂乐于见到的情形,他们普遍对这一轮阴跌保持了沉默,甚至推波助澜。“这样的价格,大家是接受的,”一位国有大型钢厂的销售负责人说,“看吧,七八月份会是个坎儿。” 整合之难 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挤压,使一些中小钢铁厂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开始积极求变,比如孙荣才的粤丰钢铁和其他的五家钢铁公司组建成集团公司,另一些则还沉浸在钢铁市场的繁荣里,他们要么没有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的风险,要么没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改变。 创造着钢铁企业生存空间的是这样一串数字: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03年再增长26.7%,达5.5万亿;2004年尽管国家已经采取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这两个数据还是被刷新为25.8%与7万亿。“这些投资,总不能用土来建吧?”李新创说。 尽管速度受到调控,但依然在膨胀的需求,仍是钢铁生意的强劲引擎。销售是如此红火,商家都是自己找上门来,位于唐山市玉田县一隅的河北中钢钢铁公司干脆撤销了原本设在东北、内蒙等地的好几个办事处,业务员也从十来个减了一半。 很多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着变化。5月22日,在唐山市丰南区连片的青青麦田边,8辆加挂的大货车一溜排在泰丰钢铁厂门前的公路上,一位倦得直揉眼睛的司机告诉记者,从去年起他的收入增加到接近3000元,是“开了几十年车最高的工资”。而几里开外的粤丰钢铁厂门前的小餐馆里,22岁的钢厂工人小张为自己的午餐加了瓶5块钱的啤酒,他梦想着能天天加班,那样今年就能买个手机。 这样的情景,使得当地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在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时候,进行产业集中的效果有待观察,”他说,“要避免只是走个过场。” 对这样的担忧,唐山的打算是由政府来推动。他们的做法是要把握审批权,企业要想新上多少产能,就得整合并淘汰掉多少产能。这个想法可能变成现实,可以看到,在通往曹妃甸的一个路边钢厂里,3个冒着烟的179立方米高炉旁边,一个大约300-400立方米的高炉正在建设之中,倘若政策严格实行,便可实现“上一个拆三个”。 不过,这又碰上了钢铁整合的另一只拦路虎:地区利益。“拆炉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唐山一位观察人士说,“那可是区、县、乡镇政府的经济支柱。”三年前,河北曾将唐钢、邢钢等5大钢厂整合成一个唐钢集团,不料这些钢厂所在市为利税搞得矛盾重重,集团名存实亡,终于在今年年初宣布散伙。 实际上,唐山碰到的难题也是国内其他地方碰到的难题,但是这一次看起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河北、唐山,决心都更为坚定。在各级政府出面协调下,唐钢将宣钢、承钢收入囊中,而久拖不决的唐山半壁店钢厂向沿海搬迁一事也终于有了动静。至于那些试图走过场的企业,唐山市副市长张羽在全市钢铁企业整合现场会上说,“不整合就等死,等着年底关门吧。” 看起来,在政府的决心与市场的压力之下,钢铁资本的整合势在必行。“现在就是抢时间,谁在越短的时间里做得越大,谁就生存得越好。”唐山建龙集团一位人士说,他所在的集团将2005年的主题定为“合作年、联合年、并购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