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部分地区油品供应趋紧 > 正文
 

成品油定价机制利弊之辩 一边厢油荒一边厢囤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8:1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清 上海报道

  5月10日零时起,国家发改委上调了柴油零售的中准价格,上涨幅度为每吨150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次调价对于缓解市场柴油供给紧张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幅度仅有4%左右,但可以确定,今后两三个月内国家发改委不会再次上调柴油价格。这样,原来的
囤油待涨预期将得以释放,市场供需矛盾将会大大缓解。

  柴油“危机”

  据了解,自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高汽油中准价每吨300元后,各地成品油经营者普遍预期,在春耕农忙后柴油的中准价格必然也将上涨,于是各地开始出现柴油抢购热潮。

  事实上,在柴油市场中,农机用油占据很大比例。农业部农机化司监督管理处处长姚春生曾算过一笔帐:我国农村仅田间作业,每年就需消耗柴油约1600万吨, 如果柴油供给中断,其后果的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不得采取限购措施,尽量控制柴油的大单批发,以保证零售市场的供应。到4月份,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旗下的地市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加油站的供应,开始部分停止向社会加油站批发柴油。

  此间,柴油市场一方面弥漫着一股“油荒”的阴霾,另一方面油商则更加积极地囤货。

  4月初,中石化宣布将其柴油出厂价每吨上调150元,这使得市场进一步确信柴油零售中准价上调已是近在咫尺。

  一位成品油经销商当时就曾放言,“2004年发改委是在3月提高汽油零售中准价,5月提高柴油零售中准价,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幕必将重演。”

  在这种强烈预期下,上海地区的柴油批发价格从3月的每吨4165元上涨至此次调价前的4300元附近,到了4月中下旬柴油批发市场已经是有价无市,甚至是批零倒挂。

  成品油在批发环节是以吨为计量单位,在零售环节则以升为单位。按通行的换算公式,每吨柴油等于1176升。以上海地区为例,其0#柴油的零售价保持在3.49元/升,按此计算,每吨0#柴油零售价为4100元,然而此时的批发价格已达每吨4300元,批零差价为-200元。但即便如此,柴油批发市场仍出现有价无市的状况。

  “国家发改委终于宣布将柴油中准价每吨上调150元,上海地区柴油零售价调整为3.62元/升,可这仅仅是将原有的批零倒挂变为批零同价。只有那些在低位抢购到资源的经营者现在才可能获利,多数社会加油站仍然没有利润空间。”东方油气网总经理钟健说。

  定价机制之弊

  钟健表示,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分析,目前国内柴油库存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前段时间出现的“油荒”现象,只是缘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为保证全年供应而有意控制市场供给。

  中石化销售公司相关人士对此表示认同,该人士称:“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承担保障社会供给的职责,一方面又要满足股东对公司盈利的要求,在目前这种定价体制下,对市场供给进行控制是不得已而为之。”

  目前国内现行的成品油价格体制主要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方案,即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汽、柴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计委(现为发改委)制定并公布零售中准价;具体零售价由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规定浮动幅度内确定,浮动幅度为上下8%。

  然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郁松看来,现行的定价机制已然是成品油经营者囤积居奇的温床。

  “当时定价机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国内油价稳定。从现在来看,这套体制对价格调整有明显的滞后性,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流于形式,只能反映国际市场的供求和趋势,却不能完全反映国内市场的供求。”

  因为有滞后性,经营者就可以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准确判断出未来国内油价的走势,从而进行无风险的囤积操作。当市场断定国家即将向上调价,就开始疯狂囤积油品,待涨价预期兑现后牟取暴利。

  2003年以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国家发改委又将2001年的方案进行了修改,新方案规定将国内油价一旦与纽约等地出现8%的价差就调价改为视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而不定期调价。

  “这样的定价机制,不但社会加油站有囤油的强烈欲望,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头也会积极寻找国内外价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钟健说。

  据他介绍,今年3月份国内进口柴油5万吨,出口柴油却达15万吨,而2004年我国月均进口柴油达19万吨,出口量仅为6万—8万吨。“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在于我国柴油价格较国际价格低了1500元。”

  在邓郁松看来,要控制这类大范围的囤货现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国际直接接轨。“直接接轨”的好处主要是可以避免价格形成的滞后,杜绝囤积居奇的炒作行为,保证市场的正常供应,由此“油荒”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邓郁松认为目前实现“直接接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障碍,但在具体的做法上则需要掌握好节奏。

  “由于国内目前在汽、柴油的生产、进口和批发等环节仍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所主导,政府对石油市场的监管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完全放开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条件尚不具备。”

  对于如何直接接轨,邓郁松提出了一套自己设想的方案。

  他建议,第一步是和国际油价实时接轨,但继续由发改委制定零售中准价,目前只是改变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滞后性”,而不对现行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其他规定进行大调整。

  第二步,建议在理顺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批发以及零售各环节的关系,并逐步完善石油流通体制和政府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后,再完全放开油价,即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政府不再公布零售中准价,在放开油价后,政府将不再对国内油价进行直接干预,而是重点监管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

  爱问(iAsk.com)
  成品油 相关网页约1,098,95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