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摩企四道难题待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18:37 《时代信报》 | |||||||||
2005年刚过去一个月,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就被国家政策重重击了一棒:近日,重庆22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的649款摩托车因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遭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封杀。 而在此之前不久,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还遭遇了骗取出口退税的传闻和原材料涨价的痛苦。加之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禁摩令”的影响,2005年,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日子将不太好过。
遭封杀影响经营 2005年1月31日,国家发改委大开杀戒,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封杀了全国141家摩托车企业的2100多款摩托车。其涉及的摩托车企业几乎覆盖了国内所有摩托车生产商,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被封杀的摩托车数量也为历来之最,包括新大洲、金城、大阳、本田,重庆的嘉陵、力帆、隆鑫等著名品牌在内的多款车型都未能幸免。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发改委此次发布的“黑名单”中,共有22家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的649款摩托车遭遇封杀,涉及到的品牌多达37个,连最大的5家摩托车企业都没能幸免。其中被封杀车型最多的是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旗下的轰轰烈、力帆、美仑3种品牌的162款摩托都在“黑名单”之上;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重庆隆鑫摩托车有限公司、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和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别有80余款、50余款、10余款和20余款车型被封杀。其余17家上“黑名单”的摩托车企业也分别有数量不等的车型遭到了封杀。 据悉,此次被列入“黑名单”的摩托车型都不符合国家标准GB14622-2002《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第二阶段要求,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冲突,因此遭到封杀。 按照相关规定,从本月10日起,这些被列入“黑名单”的摩托车型将被车辆行政主管部门拒绝上牌照。这就意味着,这些被封杀的摩托车现在已经处于不能卖出去的境地。 这是否会对重庆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对此,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该公司宣传部门一负责人称,虽然该公司被封杀的摩托车多达162款,但其生产经营将不会因此受到多大的影响。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的理由是,力帆的摩托车有很多款,被封杀的162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力帆一直非常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有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问世。目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新产品投产。 在采访中,产品受到国家发改委封杀的其他多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也均称国家发改委的封杀对自己的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这位人士分析,从这次重庆摩托车被封杀的情况看,24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中仅有2家的产品未进入“黑名单”,而且,大部分摩托车企业都有多款车型遭到了封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车型还是属于这些企业的主打产品。 “对于车型和主打产品本来就比较少的二三线摩托车生产企业来说,这样的封杀,势必造成其车型和主打产品的更加寥寥无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产经营。”他说。 “而对于力帆、嘉陵、隆鑫等少数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而言,数十款甚至上百款的车型遭遇封杀,尽管不能使其车型和主打产品减少到二三线摩企所处的困境,但仍然会令其元气大伤。因为如此多的产品遭遇封杀,面临不能生产、不能销售的境地,再大的企业都会造成显而易见的后果。” 骗税传闻损信誉 其实,在2005年已经过去的1个多月里,许多产品被国家发改委封杀,只是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所遭遇的痛苦之一。在这之前不久,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曾经深陷骗税的传闻之中。 2005年1月下旬,有媒体报道说,重庆部分摩托车企业在对外出口时,采取高报低出手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现象十分严重。该报道称,据了解,重庆出口缅甸的摩托车企业约有20家左右,基本都是自营出口或者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在对缅甸出口方面, 都有高报低出骗取国家关税的嫌疑,能够完全排除嫌疑的只有两三家。同时,该报道还将重庆市银翔、恒胜、千红鸟三家成长较快的摩企列入“黑名单”。 针对该媒体的报道,被列入“黑名单”的摩企予以了回击,称该报道完全不属实。重庆市摩托车企业也随即集体做出反应:这是对重庆摩托车产业的攻击,重庆摩企绝不会等闲视之。与此同时,重庆市有关职能部门也介入解决此事。 目前,此事虽然还没有定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这突如其来的重庆摩企“骗税”传闻,将对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骗税’传闻只点了几家重庆摩企的名字,影响的只是这几家企业的声誉。但实质上它影响的将是整个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信誉。”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国内外摩托车销售市场,经销商都非常看重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信誉。谁的信誉好,谁的产品就越好卖。”他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很可能会因为信誉受损而失去不少的市场份额,进而较大地影响到其生产经营。 对于二三线摩企而言,这种影响将会更大,极可能会将其推向死亡的边缘。这位人士的理由是:二三线摩企的产销规模、流动资金和市场体系等还不够完善,难以承受信誉受损导致的市场份额萎缩。而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某三线摩企的一销售人员透露说,春节前夕,该企业接连被两个外地经销商退掉了两批共160多辆摩托。 “在骗税传闻发生以前,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这位人员说,“此种结果的产生,与“骗税”传闻有很大的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事只是“骗税”传闻带来的影响中的一个前奏。在此之后,极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重庆摩企受到“骗税”传闻造成的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消失。 原料涨利润下降 与“骗税”传闻一样会给重庆摩企带来痛苦的,还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据一摩托车生产企业的老板刘某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摩托车原材料价格就不断地上涨。以无缝钢管为例,去年上半年,其价格为每吨7500元左右。如今,已涨至每吨9300元左右,足足涨了1800元。与此同时,0 .5毫米冷轧板的售价高达每吨8200元,比去年上半年的每吨5100元上涨3100元,涨幅超过60%,创历史新高。 “由于钢材和板材等原材料的涨价,导致每辆摩托车的成本上涨了50至100元。”这位老板说。而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因摩托车整车价格并没有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提升,目前,摩托车的利润已经较前两年大大地降低,每辆仅在50至100元左右。 在成本提高、利润低的情况下,摩托车生产企业又无法消化掉增加成本,因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早在2004年11月底,一两年前还风光无限的重庆先风摩托车有限公司就自曝资金链断裂危机。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陈利强对媒体称,先风摩托以前的固定资产为3000万元,但经历近1年的亏损后,固定资产已不足1000万元,而且还欠配套商的货款600多万元。 据一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由于利润太低导致了资金紧张,重庆已经有1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开始被迫减产。在整体上,重庆摩托的减产幅度已经达到了15%左右,部分规模较小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的减产比例甚至达到了20%。有些二、三线摩托车生产企业,甚至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 而这种影响还将在今后继续存在。一业内人士称,摩托车生产所需要的钢材等原材料,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不可能降价,只可能涨价或维持原价。 因此,这位人士认为,今后摩托车企业的成本压力不可能减小,只会增加或维持目前的水平,摩托车企业将会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 禁摩令雪上加霜 2005年,令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痛苦的还有城市“禁摩令”。据了解,近年来,各个城市的“禁摩”行动越演越烈。目前,全国已经有148个大中城市宣布“禁摩”,惟一没有禁摩的大城市,只剩下重庆。 这些“禁摩”的大中城市采取的“禁摩”方式主要有三种:禁止摩托车上牌,限制摩托车上牌数量,限制摩托车在某些重要路段通行。而不管是哪种,都会对摩托车生产企业造成极大的不利。 重庆摩托车研究所所长向精华认为,城市普遍限摩,每年将直接导致摩托车行业销量减少300至400万辆,从而进一步加剧摩托车市场的萎缩。 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摩托车企业的产能已经超过2000万辆,其中,约有600万辆是过剩的。而这些过剩的摩托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禁摩”带来的摩企城市阵地沦陷而造成的。 “由于城市市场的逐步沦陷与萎缩,摩托车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必将大大地受到影响。”这位人士分析。 这位人士还说,只要“禁摩”令一天不消除,这种影响就不会消失。而且,在2005年,这种影响将会比以前更大,因为目前搞“禁摩”的,几乎遍及了全国的所有大中城市,城市摩托车市场的萎缩幅度将更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一些二三线摩托车生产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极可能遭到淘汰。而那些大型的一线摩托车生产企业,也将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的话,重庆摩托车产业很可能会受到巨大的创伤,并进而影响到重庆打造摩托车之都的构想。 如何从这场危机中突围,将是重庆摩托车生产企业和主管部门在2005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