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给我们上了贸易课(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9日 11:07 中国经济周刊 | |||||||||
如早在1982年,美国大豆协会就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目前的工作人员已达19名。现
某种意义说,美国大豆协会等作为行业代表,能够为争取和维护美国大豆种植者利益而不遗余力,除其令人钦佩和叹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外,还有其背后强大的财力支持, 对比之下,中国土畜商会所有费用仅限于会员会费,因此资金来源渠道少、数量更有限。在此有限的财力情况下,商会承担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都受限。现在,中国政府将开发大豆数据系统的职能确定给商会,但商会现有财力水平下能真正承担起来吗?即使在美国,该职能也是由享受政府财政预算的农业部承担的。 一个多方期待的、寄希望于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参考依据的、并借此发挥中国因素对国际市场影响力、从而“参与”国际定价权的中国“数据牌”,会否因“仅供内部参考”而丧失其国际贸易舞台上的身影? 其实,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之所以能“左右”国际市场,首先是因为其免费向全球公开发布。如果“中国数字”因为费用问题而自我限制,无疑于是中国对自身国际影响力的“自杀”行为。激情满怀要参与国际定价权的宏大志向,又从何谈起? 资料: “大豆危机”事件回放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对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作出重大调整,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大豆价格从2003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一路上涨到2004年4月初的约1060美分,创下近30年来新高。这种涨幅相当于中国境内价格从每吨2300元人民币涨至4400元。 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纷纷加大采购力度。2004年初,在美国“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折合平均价格在人民币4300元/吨的高价。 但随后,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国内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 面对如此价差,国内部分加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无奈采取了违约行为,放弃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采购合同和定金。即所谓的“洗船”事件。 对此,美方采取的措施包括:一些大的国际大豆供应商起诉中国进口商毁约,索赔金额估计高达60亿元左右;国际粮商联合抵制中国民营企业,除一部分他们参股的中国企业外,对其他中国进口商不再报价;这些供应商联合修改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合同文本,修改后的合同条款对中国进口商更为不利。目前为止,纠纷依然未果。 资料链接 美国大豆协会:是非营利性的、自愿的农民会员组织,致力于加强大豆作为其赖以为生的农作物地位。协会的主要目标是保证食品和饲料加工者对大豆的源源不断的需求,并鼓励开发和推广基于大豆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时还向全球推广美国大豆和大豆产品的使用。在美国国内,协会更致力于改善植物遗传物质的研究、资助试验工作等。协会定期向会员提供大豆国际市场的最新进展,也公开向全球公布大豆市场有关数据。美国大豆协会在中国已经20多年。 中国大豆进口最新数字:2004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预计超过2000万吨,贸易总额约50亿美元,大豆已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美国是目前对华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50%;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也已成为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200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占美国总产量的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