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上海国资》2004 > 正文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20:16 《上海国资》杂志

  文/许立军

  导读:未来外资并购将从制造业蔓延至服务业,但两者的并购模式有所不同。在制造业中,并购将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将由商业、酒店业的合资合作拓展到金融、通讯、公用事业等高门槛行业企业。

  外资并购行业特征:由中外双方意愿所决定

  外资并购的行业特征与中外双方的意愿和兴趣有关,但双方的意愿在加入WTO之后有所变化。

  加入WTO以前,我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引资原则和开放策略,试图通过引资政策保护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安全,同时引导资金的流向。但实际上,外商的行为有短期化倾向,总是设法将资金投向投资回收期短、回报率高的工业和房地产行业。如1979—1990年,外商投资的部门占外资总额的比重为:工业部门58%,房地产公用服务业22%,农业部门2.85%,交通运输部门1.18%,建筑部门1.8%,商业部门4.15%,科技部门0.12%。

  加入WTO之后,中方的引资意愿大大增强,很多地方政府和垄断行业都开始制定向外资开放的方案,个别行业(如航空)的开放方案甚至已经超越了WTO协议,以利用WTO所规定的保护期获得更多的股权溢价。

  同样,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明显增强,开始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性市场和资源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购目标也在逐渐转变,由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转向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笔者估计,外资并购将会较多地出现追求长期价值(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规模优势等等)的案例,追逐短期性收益(财务性并购、其它避税等等动机)的比重将会减少。

  综合双方意愿,大致判断可能较多地发生外资并购的行业如下:

  1、受政策性限制,目前只能参股的行业

  所谓政策性限制主要是指敏感或者关键性行业,受WTO政策限制,目前只允许外资参股,如银行、保险、证券行业、零售行业,通信业等。这些行业常常有垄断的利润,所以深受外资青眯,现在外资对这些行业的参股将为未来政策松动后的整体收购创造条件。

  2、速度:有助于外资更快抢占市场的行业

  所谓速度主要是指被外资并购的企业能够更快地形成生产能力,从而更快地抢占市场。这样的行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而且外资相对弱小;集中度比较高或者进入壁垒比较高的行业,因为在位企业通常比较强大,并购现有企业是外资进入的较好方式;竞争激烈或者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行业,外资采用并购方式,能迅速获得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较高的行业,汽车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燃油)明显属于这一类,其他的行业包括保险、通信等。

  3、有核心竞争力、与外资资源互补的行业

  外资并购国内公司,一般是希望并购后能换取自身发展急需的互补性资源,因此,这些公司是否拥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尤其显得重要。目前,国内公司中具有相对优势、与外资互补的行业如表1所示。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城市中国系列活动配图(图片来源:上海国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城市中国系列活动配图(图片来源:上海国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根据以上框架,可以发现外资青眯的重点行业,如表2所示。此外,与传统的观点相反,笔者对医药行业会发生大面积的重组持怀疑态度。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城市中国系列活动配图(图片来源:上海国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外资并购趋势: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

  可以判断,未来外资并购将从制造业蔓延至服务业,但两者的并购模式有所不同。在制造业中,并购将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将由商业、酒店业的合资合作拓展到金融、通讯、公用事业等高门槛行业企业。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城市中国系列活动配图(图片来源:上海国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制造业,加入WTO之前,外资就大量参股了制造业的公司(具体行业细分见图3),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避开较高的关税限制,规避本土市场资源和信息的不足。加入WTO之后,外资涉足中国市场的程度逐步加深,从国内产业的集中度、全球国际分工安排战略及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来看,在部分行业内,外资并购的效果可能好于新设投资的效果。

  已经与外资建立了合资企业、或有良好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内公司,很容易成为收购目标。此外,外资也会更多地考虑一些有核心资源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国内企业,这些行业包括:汽车、电器、通讯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化工(主要为精细化工和橡胶)以及医药等。外资并购的可能模式是,首先收购原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份,将合资转为独资,然后会考虑直接收购其它有竞争力的国内公司。

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明天外资会并购谁

城市中国系列活动配图(图片来源:上海国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胡喆 石磊 公剑:《外资进驻、狂澜将起》,海通证券研究所

  在服务业,加入WTO之前比较积极的是商业及酒店旅游业方面的合资合作,其他领域的外资进入及合作较少。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传媒、旅游业、批发零售以及仓储运输等行业均有3-5年的过渡期及严格的限制性措施。在过渡期内外资投资的模式是,在不超过股权限制比例的前提下,首先设法合资合作,以谋求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待过渡期和股权限制措施解除之后,再伺机发动大规模的并购行动以谋求企业实际控制权。

  (作者为国泰君安基金经理,博士)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并购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