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看起来很美”却“障碍万千重”

  连日来,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正引起社会关注。交通部公布的针对出租车和专车的两份“征求意见稿”,体现出推动新旧业态融合发展的鲜明改革取向,并明确“给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和政策空间”。而作为国内发出第一张专车经营牌照的上海,其“试水”之举吸引了各方目光。《人民日报》连发三篇评论,对上海“专车”进行认识和解读。

  平衡发展权利与多方利益

  平衡专车活力与路网压力用开放心态直面难题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政府如何监管一直争议不断;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展,也是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老难题。交通部起草的这两份文件,历时9个多月、召开30余次会议,征求了多方意见并借鉴了国外经验。

  到今天,新旧业态融合发展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关键在于,如何融合发展?

  首先是平衡发展权利。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新旧业态绝非“你死我活”,必须对两者的发展留出空间、做出设计、给出路径,不能在改革中激化矛盾、制造新的冲突。传统出租车行业积弊甚重,这次深化改革如能像方案设计的那样厘清发展定位,克服经营权、价格、承包费等多年为人诟病的“顽症”,无疑是给出租车从业者松绑的一大历史进步。同时,网约专车也需要有个“说法”,对其监管规则、责任义务进行明确界定,既给予应有的管理,也留出发展的空间。这种空间,必须是切实能够兑现的,不能“看起来很美”却“障碍万千重”,否则就会如舆情担忧的那样,成为绊倒专车的“致死绳索”。

  其次是平衡多方利益。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既不能“拉偏架”帮出租灭了专车,也不能活了专车、死了出租。叫车软件优步在欧洲扩张之时,就曾引来出租车司机抗议。新旧业态要如何实现此长彼长,而不是此消彼长,需要错位竞争、相互补充,全局考量。改革方案应尽力体现这种政策引导,使两者在差异化经营上各美其美,成为城市客运系统中的并蒂莲。

  平衡专车活力与路网压力

  对于衣食住行,政府的微观调控往往费力不讨好,宏观规制却必不可少。

  专车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只能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价格必须和普通出租车有所差异;发展的目的,也绝不是把尽可能多的私家车动员到道路上,否则将给城市出行带来灾难性后果。尤其是在交通密度较高的大城市,如果用短期高额补贴来吸引私家车主和乘客,看似实现了双赢,其实是给原本就非常紧张的城市道路资源添堵,最终降低的是所有市民的出行效率。如何既保证专车的运输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有效缓解“打车难”问题,又通过合理的手段减轻路网压力,关系到每一位市民路权的落实与保障。在市场化的基础上,细节的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器的位置、个人隐私与安全如何保护,以及机动车的标准、年限,驾驶员的相关资质,监管的“尺”与“度”均应与民众在沟通、协商中取得共识。

  用开放心态直面难题

  事实上,出租车行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深水区改革的一个缩影;专车所代表的新事物对旧模式的冲击,更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

  上海为专车打开“正门”,也是表明一种开放态度:当专车已是既成事实,正视新事物、正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矛盾,用开放的心态来直面难题,这是改革者应有的担当。

  出租车改革之所以成为全国性难题,难就难在利益格局的复杂。专车的出现,一方面影响到既有的利益分配,一方面也对政府监管提出现实挑战,两者往往纠缠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让专车与传统出租车两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对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也是一种提醒和倒逼。而能不能像中央部委要求的,充分利用地方自主权和政策空间,为“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探出新路,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态度。( 转自《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