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评“洋奶粉”事件
中消协为何“失声”?
新西兰恒天然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已持续发酵多日,涉事企业都在争相发布公告,召回涉事产品。然而,代表广大消费者利益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却一反常态,在本次事件中噤声。(8月8日人民网[微博])
恒天然事件也是一张“试纸”,连日来,消费者见识了各色厂家迥异的应对与相似的反应,到处都是危机公关的大戏。有召回、有停售、有退货,但就是没有赔偿。
出事儿了,消费者除了关心事儿有多大、影响几何,更关心的是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求偿权。因为货架上的奶粉,可以处理;吃进肚子的奶粉,才是大隐患。记者致电这些企业时,得到的仅仅是“相关问题请看公告”的敷衍回复,而企业公告里提供的所谓“关爱热线”,没有一个能打通。有些账,赖是赖不掉的。2008年三聚氰事件后,中国内地乳业一蹶不振,都以为是质量的根源,其实想想,令消费者齿冷心寒的,恐怕还有敷衍塞责的赔偿姿态。
在食品安全层面,中国似乎还没有狠得下心来真正落实惩罚性赔偿。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虽然首次提出“惩罚性赔偿”、“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但对食品质量问题尚未造成“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情况如何办,却依然语焉不详。一句话,食品召回与赔偿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结果呢,就只是力度有限的罚款了事,消费者并不会对涉事企业构成多大的成本压力。回头看看,食药企业出事儿也不是一两天,有几家法院支持过消费者个体的诉讼请求呢?
企业的傲慢,来自于资本的天性。消费者的弱势,根源于制度的袖手旁观。恒天然出事后,事关多家龙头企业,这个时候,分散的消费者,力量是孱弱而有限的,在求偿程序上,也会遇到不专业的麻烦。于是,我们难免会惦记经常“炮轰”开瓶费等各种潜规则的中消协,很遗憾,事发这么久,身为消费者娘家人的中消协似乎并没有发声的迹象,更别说一贯的“炮轰”作派了。有好事者以“恒天然”、“中国消费者协会”为关键词搜索,最近的一条来自6月1日的新闻,题为《恒天然携手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开展乳品消费偏好调查》。
在恒天然“遗忘”赔偿的时候,中消协实在有必要哪怕是温柔地提醒一嗓子。何况,涉事企业并不“自觉”,在后续赔偿姿态上看不到任何“道德血液”,此时,中消协如果继续沉默,不仅让人浮想联翩,也会令人质疑其性质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