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填补养老金缺口应考虑国企资产

2013年04月12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苏安

  近日,在博鳌论坛上,我国养老金的巨大缺口再次成为话题。尽管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公共养老金严峻的现实依然是一块巨大的心病,处理不好甚至会严重影响今后的社会效率。

  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依旧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不行”,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即便是高福利的北欧国家也在不断寻求改革之路,高龄化严重的邻国日本更是在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上有着无尽的烦恼。

  目前,养老金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在很多国家都是源自于资金积累程度不足,但同时高龄化带来的支出增加却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这几年全球宏观经济动荡不安,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劳动阶层在财政恶化和收入减少的双重挤压下,对现行要老金制度的不信任和对今后的担忧更是导致了很广泛的世代间不平等感觉的蔓延。而中国的情况似乎也说明仅仅靠经济增长是无法自动填补养老金的资金缺口的。

  但是中国还具有一个其他国家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庞大的国有资产。特别是中国在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笔者认为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就考虑一种有序的市场化改革,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能辅助分配改革稳定社会。国家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继续掌握战略产业等经济命脉的同时,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更多具有发展空间的行业,盘活国有资产巨大的潜在价值。而作为这些资产的民营化的代价,其收入可以用来修正多年来失衡的分配问题。这个改革可以利用常年来波动剧烈的A股资本市场。很多海外投资者都知道,国企发行H股所融资金中的一部分需要上交社保基金,这个方案或者说体系显然有扩大的空间。

  以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可以允许出现泡沫并能有效控制的市场显然就是股市,和当年一窝蜂的上股权分置改革不同,这个过程完全可以参考日本NTT,JR的民营化措施,将巨大的垄断性国企根据市场情况,分阶段的有序的市场化。从国家安全、经济效率等方面而言,目前政府可以认真考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持续的持有那些巨大国企的绝大多数股权不放,而同时,我们的A股依旧充斥着很多低效率的公司不断圈钱。实际上只要新体制能约束企业正常纳税,且不让其具有垄断性质的话,名义上是国企还是民企并没有实质区别。

  一个可以自主把握节奏的优质国有资产的流动化,或者说现金化改革,如果能促进国有企业治理,提高经营效率,并刺激民间资本活跃程度的话,那么,对于严重依赖银行融资的金融体系而言也不见得是坏事。尤其是优质资产的上市流通如果能带动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出售这些资产得到的资金不仅可以作为养老金资金缺口的填补,寻求新的投资机会,甚至成为引导各种产业创新,带动新产业发展的新兴资本的可能性都存在。盘活国有资产和保持国有性质在理论上和现实里其实都不存在不可化解的必然矛盾。在承认某些客观矛盾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并非办不到。关键是如何有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可执行的改革方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涉贿约6千万 曾让律师保其不死
  • 体育欧联-切尔西进4强 FIFA排名国足涨11位
  • 娱乐林志颖被曝身家百亿 网友:真正高富帅
  • 财经一汽董事长徐建一辞去职务 近期曝出窝案
  • 科技苹果售后漏洞遭利用:假iPhone被换真机
  • 博客易中天:我墓碑要刻的话 吉林下暴雪(图)
  • 读书梁晓声知青文学终结篇:返城年代
  • 教育泰晤士2013亚洲大学排名:北大第四
  • 育儿雅培奶粉里现黑色小虫 坚称质量无问题
  • 刘石: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如何不再纠结
  • 孙立坚:中国为何不能学美日的做法
  • 刘杉:新自由主义还有灿烂日子吗
  • 管清友: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
  • 水皮:魏家福委屈从何而来
  • 袁岳:说给领导者听的八句话
  • 叶檀:不要救股票市场
  • 姚树洁:北京3代4口人住5平米地下室
  • 陶冬:人民币汇率不再是美国关注焦点
  • 黄鸣:黄胜妻子绝对不是受贿案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