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海建
双氰胺事件之后,抛开新西兰政府“毒性比食盐还低”的说法不谈,其在中国境内并未掀起轩然大波。譬如中国乳业专家说,“没必要恐慌,应冷静对待”;媒体也援引港台相关资讯,认为应“理性看待‘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而在市场上,奶源来自新西兰的产品并未下架,“双氰胺风波”对于销售渠道影响有限……本以为是一场墙倒众人推的食品安全事件,结果却成了惺惺相惜的解围游戏——而在这种有趣的“逆向效应”中,国产乳业并未能借机“上位”,反倒继续“沉溺”在三聚氰胺的不堪历史里。
这是一种典型的“次坏选择”。消费者并非不担心新西兰奶源的安全性,但因为国产乳业早已透支了巨量的市场公信——即便前者出事,也会因后者的恶劣表现而显得“情有可原”。这个逻辑不是没有现实支撑:一方面,在产业链上,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为严格和成熟的奶制品质量监管制度;另一方面,严苛的管理还摒弃了“左手管右手”的弊端。在检测方面,新西兰采用的是更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制度,所有的评估和检测都是委托有论证资格的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和风险评估机构进行。
以上种种,并非是说新西兰奶源就一定没有任何问题,而是在制度与监管缺位、不给力的对比下,消费心理会自然将忠诚与信任的票投给更可靠的生产者。在这个资讯爆炸年代,扣在消费者头上“崇洋”的帽子其实有点不分青红皂白——“崇”的哪里是什么“洋”、而是成熟完备的质控体系而已。
双氰胺给我们的启示,起码有两点是确凿无疑的:一者,数据显示,2012年从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占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八成,接近50万吨,在国内上下游产业广泛使用,那么,一旦新西兰爆发大面积乳品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乳业安全的命脉,不能总握在人家手心里;二者,双氰胺事件不管真相如何,说到底还是食品质量安全忧虑,在这种忧虑背后,本质其实是市场体制与监管体系的忧虑。
这一次,双氰胺不仅没能撼动洋奶粉的地位,反倒催化了公众对国产奶粉质量问题的再度焦虑——这种“逆向效益”确实值得反思。也许只有纾解了这个症结,国产乳业就算不是“世上最好”,起码也不会太令人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