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光明乳业您何时才兑现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5日 09:54  深圳特区报微博

  ■ 伊文

  本月19日,有消费者通过微博投诉,购买的1.5L桶装光明纯鲜牛奶出现蓝色固体颗粒物。而这已不是光明乳业第一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从今年6月至今, 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光明乳业6次深陷“食品安全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面对一次次的质量问题曝光,光明乳业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反应,公开向消费者致歉,态度虽好,却问题照出。

  光明乳业曾于今年9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开致歉,声称“要正视问题,勇于改进”,并表示将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建立问责制、一票否决制、长效监控机制、强化全员责任意识等六项整改措施。可怎么半个多月后,又被爆出质量问题了呢?此前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良好的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企业的信誉则是好品牌的要件。维持好的企业信誉,保护企业品牌,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的法宝之一。堂堂一家乳业巨头,以为动动嘴皮子就能蒙住消费者吗?道完歉,依旧我行我素,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歪道上越走越远,如此应付媒体监督与公众质疑,这是考验谁呢? 人们不禁要问,光明乳业,难道贵公司的整改之道,就只是反复道歉么?

  倘若只是频繁致歉,却不在对原材料、生产加工以及仓储运输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把控,出了问题,亦不对问题产品召回流程进行改进,那么,企业频陷食品安全泥淖就不足为奇了。

  食品安全是乳业企业的生命线,信誉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用经济学来解释信用,它建立在企业对消费者兑现承诺的基础上。企业兑现承诺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其承诺长期不兑现,就会失去消费者对其的信任。按照这个标准,光明乳业着实没有信用可言,反而在不断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对付媒体和公众质疑。

  不把消费者当回事的企业,光明不是第一家,肯定也不是最后一家。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中国乳业频频遭遇信任危机,国产乳业市场份额逐渐萎缩,渐失市场话语权,而洋品牌一路高歌猛进,坐地起价。这样的怪圈亟须打破。解决之道,要从重建信任开始。这需要国产乳业企业痛定思痛,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同时,监管部门应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处力度。

  至于光明乳业,要让消费者信任,请从兑现承诺开始吧。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党校副校长:理直气壮讲政改
  • 体育欧冠-皇马1-2 曼城1-3 阿森纳0-2 米兰负
  • 娱乐1天3报明星得女喜讯 朱茵李小璐当妈
  • 财经星巴克咖啡中国比美国贵10元
  • 科技水货iPad mini下月可入京:售价3千元
  • 博客奥巴马的表多少钱 列宁是遇刺还是自残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99%学生身陷补课狂潮 尖子生补得最多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新眼保健操真能预防近视? 洗手液杀菌吗
  • 女性韩国美男护肤绝技 李小璐喜公主变辣妈
  • 尚品全球奢华列车搭乘指南 纯爷们儿的巨兽
  • 星座测试你熟女吗 漫画:12星座御姐控
  • 收藏郑交所陷边缘化危机 莫言作品封面侵权